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小镇炊烟米其林 > 第60章 “味觉共享”的暧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味觉共享”的暧昧

苏蔓那篇不痛不痒的黑文,果然像滴入油锅的水珠,噼啪响了几下就没了踪影。青川镇的街坊们只关心今天的回锅肉镬气足不足,麻婆豆腐辣不辣,谁有空去理会网上那点捕风捉影的八卦。

倒是苏琪,经过她姐这么一闹,反而像是卸下了最后一点包袱,彻底在我们这小店扎下根来。干活越发卖力,挨骂时脸皮也越发厚实,甚至能在我咆哮的时候嬉皮笑脸地回一句“好嘞师父!下次还敢!”

就是她那头扎眼的粉紫色短发,在油烟里折腾了这些日子,褪色了不少,变得有些灰扑扑的,发根也长出了一大截黑发,看起来有点……落魄的杀马特。

这天打烊后,她对着厨房不锈钢门框照了半天,突然哀嚎一声:“啊啊啊!丑死了!像个掉色的火龙果!”

我正算账算得头大,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那你去染回来呗,或者干脆染个别的色?闷青色?蓝灰色?最近好像挺流行。”

苏琪却沉默了半晌,然后凑到我身边,小声问:“薇薇姐,你说……我染回黑色怎么样?”

我惊讶地抬起头:“哟?想开了?不做粉毛鹌鹑了?”

她挠了挠那头乱毛,有点不好意思:“就是觉得……好像这个颜色有点太扎眼了,跟这里……嗯,有点格格不入。而且干活也不方便,老得收拾。”她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认真,“我想试试……换个样子,从头开始。”

我看着她难得认真的表情,明白了她的意思。这不仅仅是想换发色,更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她想更彻底地融入这里,告别过去那个被光环和家族期望包裹的的自己。

“行啊!”我放下笔,笑道,“黑发好,显白,还显发量!明天我带你去镇东头王阿姨开的理发店,她手艺不错,价格还实惠!”

第二天,苏琪就顶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及肩短发回来了。没有了夸张颜色的衬托,她五官的精致和东方韵味反而完全凸显出来,皮肤显得更白,眼睛显得更大更亮,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又利落,还带着点学生气的乖巧。

“哇!苏琪姐!你这样好像变了个人!好看!”小辉第一个惊呼。

我妈也围着看了两圈,笑眯眯地点头:“嗯嗯,黑头发好,看着就稳重,像个大姑娘了!”

连我爸都从老花镜上方瞥了一眼,难得地没哼唧,算是无声的认可。

苏琪被大家夸得有点脸红,不自在地摸了摸顺滑的短发,眼神却亮晶晶的,显然对新造型很满意。

而这位黑发版苏琪,在适应了新发型后,似乎解锁了新的技能点——洞察力,尤其是对某位经常“路过”的毒舌美食评论家。

陈默还是老样子,隔三差五地来,有时吃碗面,有时点个小炒,吃完照例是一番精准到令人发指的点评,从我炒菜时手腕抖动的幅度到酱油下锅的时机,都能被他挑出点“不完美”来。

但我通常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或者干脆怼回去:“嫌不好吃你别来啊!”

但苏琪却开始在一旁默默观察,然后某天晚上打扫卫生时,她突然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薇薇姐,你有没有发现,陈老师其实特别爱吃你做的菜?”

我正撅着屁股擦地,没好气地回:“拉倒吧!他那是职业病,来找茬的!你没听他每次把我批得一无是处?”

“非也非也!”苏琪摇着一根手指,一副“你还是太年轻”的表情,“你想啊,他要是真觉得不好吃,以他那挑剔的性子,怎么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来?找虐吗?”

我动作一顿。好像……有点道理?

苏琪继续分析,眼睛闪着八卦的光芒:“而且,你发现没有?他批评的时候,眼睛是亮的!那不是挑刺的眼神,那是……嗯……一种遇到值得分析的对手的兴奋感!还有,他每次虽然嘴上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盘子里的菜绝对吃得干干净净!汤都不剩!”

我回想了一下,好像……还真是!每次收他盘子,都光洁如新!

“最重要的是!”苏琪压低声音,像在分享什么惊天大秘密,“他每次点评完,看似在否定,但其实都把改进的方向和要点说出来了!这哪是批评?这分明是VIp一对一免费大师课啊薇薇姐!还是上门服务的那种!”

我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经她这么一解读,陈默那些毒舌言论,似乎……瞬间变得顺耳了许多?

第二天,陈默又来了。照例点了一份麻婆豆腐,一份米饭。

我端着菜过去的时候,莫名有点紧张。

他吃了一口,咀嚼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了我一眼。

我心里咯噔一下,准备好迎接新一轮的“暴击”。

却听他淡淡开口:“花椒香气饱满,冲击力足够。不错。”

我:“!!!”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居然夸我了?!虽然只有两个字“不错”!、

虽然他还是接着指出了豆腐焯水时火候稍微过了几秒,导致内部气孔略有变化,影响了挂汁效果……但因为有前面那两个字打底,我居然一点都不觉得刺耳了,反而虚心点头:“嗯,下次我注意。”

陈默似乎对我的反应有点意外,推了推眼镜,没再说什么,安静地吃完了饭。

他走后,苏琪立刻蹦过来,挤眉弄眼:“你看!我说什么来着!他夸你了哦!虽然就两个字,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堪比‘我爱你’了好吗!”

我脸上有点发烫,作势要打她:“胡说什么呢!干活去!”

但心里,却像被羽毛轻轻挠了一下,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痒丝丝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好像打开了某种奇怪的开关。每次给陈默做菜,都会下意识地想起他之前的点评,尝试着去调整和改进。而他,似乎也察觉到了这种变化,点评依旧毒舌,但“不错”“尚可”“有进步”这类词语出现的频率,悄然增加了那么一点点。

我们之间,仿佛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通过食物和味觉进行的奇特交流。一种基于专业碰撞,却又悄然滋生出些许暧昧的“味觉共享”。

而这一切,都逃不过苏琪同志的眼睛。她经常在一旁露出“姨母笑”,然后被我发现后立刻假装认真剥蒜。

日子就在这种平淡又微妙的氛围中流淌。直到某天,陈默吃完饭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看起来十分精美的信封,放在了桌上。

“下周,在省城有个小型的私人品鉴晚宴,主办方是我朋友。主题是‘本土食材的现代演绎’。”他语气依旧平淡,但眼神似乎有点不自然,“他们缺一个能驾驭川味元素、又有创新思维的厨师。我觉得……你或许有兴趣试试。”

我愣住了,看着桌上那封烫金的请柬,心脏突然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私人品鉴晚宴?邀请我?

好的,我们立刻开始研发新菜,让老林菜馆的烟火气烧到省城的品鉴晚宴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