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白夜蚀痕 > 第58章 接应迷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航班落地前两小时,陆延昭已提前抵达那个位于机场偏远货运区的坐标点。这里充斥着巨大的仓库、堆积的集装箱和夜间作业的车辆噪音,是城市光鲜表皮下一处不为人知的粗糙脉络。

目标仓库是一间老旧的中型库房,卷帘门紧闭,侧门虚掩。陆延昭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借助地形和阴影,如同融入夜色的猎豹,从多个角度观察。仓库内部没有灯光,但热成像仪显示,在深处角落有一个人形热源,静止不动。

是陷阱?还是接应者?

他谨慎地靠近侧门,手指搭在配枪上。门内传来一股混合着机油和尘埃的气味。他侧身闪入,战术手电的光柱瞬间刺破黑暗,锁定那个角落。

一个穿着工装、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坐在一个废弃的轮胎上,正慢条斯理地卷着一支烟。对于陆延昭的闯入,他并未表现出惊慌,只是抬起浑浊的眼睛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继续手上的动作。

“等人?”陆延昭声音低沉,保持安全距离。

老人点燃了烟,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生锈的齿轮:“等该来的人。”他抬起手,指了指仓库深处另一个方向,“那里,有你们想要的东西。拿了,就快走。”

陆延昭没有放松警惕,示意老人走在前面。老人蹒跚着起身,带着他走到一排货架后面。那里放着一个半旧的登山包。

“打开它。”老人说完,便退到一旁,沉默地抽着烟。

陆延昭小心地检查背包,确认无爆炸物后,拉开拉链。里面没有武器,也没有危险品,只有几样东西:

一份泛黄的、装订简陋的档案袋,封面手写着「‘星火’舆论引导项目 - 1989年春季 - 阶段性评估(内部)」。

一个老式的、似乎被暴力破坏过的寻呼机。

以及,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群年轻人在某个实验室门口的合影,其中一人的面孔被红笔圈出,正是年轻时的顾永臻。而站在他身边,搂着他肩膀、笑容灿烂的另一人,赫然是同样年轻、却气质迥异的——傅明远!

陆延昭瞳孔骤缩!顾永臻与傅明远,不仅是师生,更是旧识!甚至可能曾是志同道合的研究伙伴!

那份“星火”项目档案,名称看似普通,但出现在这里,与顾永臻的笔记、“水晶之夜”的验证点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不言自明——这是“时序会”或其关联组织,在国内进行“模因投放测试”的证据!

“东西哪来的?”陆延昭收起震惊,目光锐利地看向老人。

老人吐出最后一口烟,将烟蒂踩灭。“一个快死的人托我保管的。他说,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着‘钥匙’来找‘锁’,就把这个交给他们。”他指了指背包,“你就是那个拿‘钥匙’的人。”

“钥匙?什么钥匙?”

“我不知道。”老人摇头,眼神空洞地望着仓库顶棚,“他只说,‘钥匙’会自己找来。他还说……‘监护会’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人想封存过去,也有人……想利用过去,开启更危险的未来。”

他顿了顿,看向陆延昭,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他让我转告一句话——‘沙漏已经开始反向流动,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说完,老人不再理会陆延昭,转身蹒跚着走向仓库深处,消失在黑暗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陆延昭没有阻拦,他知道,这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信使”。他迅速背上背包,撤离了仓库。

当沈墨池的航班顺利落地,通过特殊通道与陆延昭汇合时,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在绝对安全的移动车辆中,沈墨池快速查看了背包里的物品。看到顾永臻与傅明远的合影时,他沉默了片刻。看到那份“星火”项目档案,他的眉头深深锁起。

“所以,顾永臻和傅明远,都曾是‘时序会’理念的探索者,甚至可能是早期的参与者。”沈墨池分析道,“傅明远走向了极端的个体神经控制,而顾永臻,则专注于更宏大的历史‘模因’验证。他们因理念或方法不同而分道扬镳?”

“那个老人提到的‘钥匙’……”陆延昭一边驾驶车辆穿梭在夜色中,一边说道,“会不会是指你从顾永臻那里得到的笔记和电路板?那是开启某个更大秘密的‘钥匙’?”

沈墨池拿起那个被破坏的寻呼机,仔细观察着内部的烧毁痕迹,与顾永臻那块电路板的损毁方式极为相似。“顾永臻的设备被毁,或许不是意外,而是灭口。他触及了‘监护会’不允许他触及的核心。”他看向陆延昭,“而那个老人背后的‘快死的人’,可能是‘监护会’内部的异议者,他在临死前,试图将这些证据传递出来,借我们的手,去阻止另一派更危险的计划。”

车辆驶入隧道,灯光明明灭灭地掠过两人的脸庞。

“沙漏反向流动……”沈墨池轻声重复着那句警告,“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要……逆转时间?还是……颠覆现有的历史认知?”

陆延昭握紧方向盘,眼神坚定而冰冷:“不管他们想干什么,我们都必须在他们成功之前,弄明白这一切,然后……阻止他们。”

背包里的物品沉甸甸的,仿佛装着一段被刻意掩埋的、沉重的历史,以及一个更加扑朔迷离、危机四伏的未来。下一章,他们将如何解读这些新的线索?而“监护会”内部的分裂,又会给他们带来机遇,还是更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