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白夜蚀痕 > 第71章 暴雨困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场毫无预兆的特大暴雨席卷了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多条主干道化作浑黄的河流。陆延昭与沈墨池刚结束在城西大学的线索复查工作,便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灾困在了一家位于地势较高处的旧书店内。

书店老板是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见雨势汹汹,便好心让他们在店内避雨。窗外雨幕如瀑,能见度不足五米,世界被喧嚣的雨声填满,反而衬得这间堆满书籍的旧店格外宁静。

陆延昭站在窗边,看着窗外被狂风撕扯的树影,眉头微蹙,习惯性地评估着环境与潜在风险。沈墨池则已被书架上一排泛黄的、关于早期神经医学和声学原理的旧籍吸引,指尖拂过书脊,仿佛在触摸一段被遗忘的知识脉络。

“看来一时半会儿是走不了了。”陆延昭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他走到沈墨池身边,目光扫过那些艰深的书名,“有发现?”

“一些早期的理论猜想,粗糙,但思路有趣。”沈墨池抽出一本出版于半个多世纪前的《听觉与感知阈限》,随手翻阅,“里面提到了利用特定环境声波影响群体情绪的假设,比顾永臻的笔记更原始。”

陆延昭的眼神瞬间锐利了一分。即便是在这样一场纯粹的天气意外中,与过去案件相关的蛛丝马迹仍会不经意地浮现,提醒着他们那段并未远去的阴影。

天色在暴雨中迅速暗沉下来,书店内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老人泡了一壶粗茶,热情地招待他们。

“两位警官,凑合喝点,暖暖身子。”老人笑眯眯地说,“这雨啊,看样子得下到后半夜咯。”

陆延昭道谢接过茶杯,指尖触碰杯壁,温度适中。他看了一眼沈墨池,发现对方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连续数日高强度的案件复盘,即便是沈墨池,也难免露出疲态。

“坐会儿。”陆延昭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语气是不容置疑的陈述句,而非询问。他自己则拉过一把椅子,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这是一个既能观察外部情况,又能顾及店内全局的位置。

沈墨池没有拒绝,依言坐下。他确实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是精神层面长期紧绷后的松懈。他捧着温热的茶杯,氤氲的热气稍稍驱散了雨天的湿寒。

雨声成了最好的背景音。老人自顾自地整理着书架,留给两人足够的空间。

“杨振华的女儿,”陆延昭忽然开口,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低沉,“国际刑警那边确认了,在瑞士一家私人疗养院,状态稳定,但记忆损伤严重,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沈墨池沉默片刻,镜片后的目光落在茶杯晃动的涟漪上。“也许,遗忘对她而言,是一种慈悲。”他顿了顿,“杨振华最后的选择,至少为她换来了生存的机会。”

这是他们在“方舟”事件后,第一次如此平静地谈起那段过往。没有紧急的任务,没有迫近的危机,只有窗外无尽的雨。

“南宫谨的‘必然’……”陆延昭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你信吗?”

沈墨池抬起眼,看向陆延昭,目光清冽而坚定:“科学只承认概率,不承认‘必然’。他低估了变量,尤其是……”他停顿了一下,没有说完,但目光与陆延昭的在空中交汇,未尽之语已然明晰——尤其是像他们这样,始终坚持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变量”。

陆延昭几不可察地勾了下嘴角,那是一个极其短暂的笑意,却驱散了他眉宇间惯有的冷峻。“是啊,”他轻声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暴雨在深夜时分终于渐渐停歇,只剩下淅淅沥沥的余韵。城市仿佛被彻底清洗过一遍,空气清新冷冽。

书店老人已经靠在躺椅上睡着了。陆延昭与沈墨池悄然起身,将茶杯洗净放好,陆延昭在柜台上留下了远超过茶钱的钞票。

推开书店的玻璃门,湿冷的风扑面而来。积水的路面映照着远处未熄的霓虹,破碎而迷离。

“能走了吗?”陆延昭看向沈墨池,后者点了点头。

两人踏着积水,走向停在不远处的车辆。街道空旷寂静,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偶尔的水声回响。

坐进车里,隔绝了外界的寒意。陆延昭启动引擎,打开了暖风。

“回局里?”他问。

“嗯。”沈墨池系好安全带,目光望向窗外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夜景。

车辆平稳地驶入依旧湿润的街道,车灯划破夜幕,如同利剑,刺向未知却必将前行的明天。

这一夜的暴雨困局,不过是他们漫长守护生涯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而真正的战斗,永远在下一个黎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