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会房的门就没关过——江荣廷、朱顺、庞义、刘绍辰围着木桌坐定,桌上摊着张碾子沟的地图,旁边放着半壶还冒热气的粗茶。江荣廷手指敲着桌沿,开门见山:“从今天起,开始招兵。咱原本人马一千一,这次直接扩到两千。”

话刚落,朱顺就皱了眉,手里的茶碗顿了顿:“管带,扩这么多人,要不要先请示将军府?毕竟咱巡防营的编制是朝廷定的,一下子加九百人,苏和泰那边要是问起来……”

“请示?”江荣廷抬眼看向他,语气里带着点冷意,“白熊他都能放了,咱要扩编,苏和泰能点头?他不反过来嫌咱‘惹事’就不错了。”

庞义在旁边“啪”地拍了下桌子,粗嗓门震得桌上的油灯晃了晃:“就是!请示他干啥?那怂蛋眼里只有俄国人,咱扩编是为了护金沟,又不是造反!”

刘绍辰手指在地图上的金沟位置画了圈,缓缓开口:“朱顺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苏和泰管着吉林的巡防营,咱明着扩巡防营编制,他要是想找碴,确实麻烦。不如这样——新招的九百人马,对外不说是编入巡防营,就叫‘护矿队’。”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的目光继续说:“就说最近听说白熊没走远,怕他带着匪帮回来袭扰金沟,咱们才临时招募乡勇组建护矿队。对外就称是‘农闲时巡逻护矿,农忙时还能回家种地’的临时队伍,不算正规编制。真等苏和泰问下来,也有说辞,既没犯他的规矩,又能把人攥在手里。”

江荣廷眼睛一亮,伸手拍了拍刘绍辰的肩:“绍辰,你这脑子转得快,想得周到!就按你说的来,对外叫护矿队,对内还是咱巡防营的人,训练、调度都按咱的规矩来。”

商量定了,当天上午,屯兵场旁边就搭起了招兵的木棚子,棚子前插着两杆红旗,上面写着“护矿队招募”五个黑字。马翔带着两个亲兵守在棚子前,桌上摆着登记册和笔墨,旁边还贴了张告示,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护矿队招募乡勇,年龄十八至三十五,身无劣迹、力壮者皆可。月饷四两。”

告示一贴出来,没半个时辰,棚子前就围满了人。有从周边屯子来的村民,也有之前没安置完的流民,还有几个年轻小伙挤在最前面,指着告示上“月饷四两”的字问:“这位兄弟,这月饷四两是真的不?可不是哄人的吧?”

马翔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江管带说话向来算数,只要你够条件,入了队,每月初一准发饷,一分都不少。训练时顿顿有粗粮,要是出任务,顿顿有肉。”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一个皮肤黝黑的流民搓着手,眼里满是激动,“俺能报名不?俺以前在关里种过地,有力气,还会点拳脚!”旁边的人也跟着抢着说:“俺也报!俺能扛枪!”“俺不怕白熊!他抢过俺们村,俺要跟着护矿队,绝不让他再回来!”

江荣廷站在远处的土坡上看着,庞义跟在旁边,笑着说:“大哥,你看这阵仗,三天就能招满!四两月饷,在这地界,谁不眼红?”江荣廷点点头,目光落在人群里——有个穿着补丁衣裳的小伙,手里攥着个窝头,正踮着脚往棚子前挤,眼神里满是急切,像极了当年逃难的自己。

招兵的规矩很简单:先看年龄,再查有没有劣迹(大多靠同乡担保),最后比力气——能举起棚子旁那袋五十斤的粮食,就算过了。第一天下来,就招了两百三十多人;第二天人更多,周边几个屯子的年轻汉子都来了,连邻村的老猎户都把儿子送来了,说“跟着江管带,比在家种地有出息。”;到了第四天傍晚,登记册上的名字已经有八百九十多个,就差最后几个。

第五天一早,最后一个名额被一个叫王二柱的流民抢了去——他刚逃荒来碾子沟没几天,听说招护矿队,连夜从窝棚赶来,举起粮食时脸都憋红了,却没放下,嘴里还喊着:“俺能行!俺能护矿!”

招满九百人的当天下午,朱顺就把新招的人带到了屯兵场。他穿着巡防营的号服,手里握着根马鞭,站在高台上喊:“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护矿队的人!但记住,咱护矿队不是耍嘴皮子的,是要真刀真枪跟匪帮干的!训练要是敢偷懒,别怪我朱顺的鞭子不认人!”

底下的人齐声喊:“不敢!”声音里满是劲——他们大多是苦日子过来的,有份稳定的月饷,还能护着自己和家人,没人想错过。

朱顺的训练很实在,没什么花架子。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练队列,“一二一”的口号声能传到三里外;上午练拼刺刀,用的是巡防营之前换下来的旧木鞘刺刀,每人一把,朱顺亲自示范,从握刀姿势到冲刺动作,手把手教,哪个动作不对,他就用马鞭轻轻敲一下,再重新教;下午练持枪,用的也是旧步枪,虽然有些枪身发乌,但保养得还算好,朱顺教他们怎么举枪、瞄准,还让老兵带着新丁练端枪——端着枪站半个时辰,谁手抖谁就得多站一刻钟。

江荣廷偶尔会去屯兵场看训练,拼刺刀的“当啷”声、喊杀声混在一起,心里踏实了不少。

训练的日子一天天过,新丁们渐渐有了模样——队列走得整齐了,拼刺刀也有了劲,端枪时手也不抖了。朱顺每天都把训练情况报给江荣廷,说:“这些新丁都是好苗子,能吃苦,再练半个月,就能跟着老兵去金沟巡逻了。”

江荣廷听了,心里更定了。他知道,这两千人不是简单的队伍,是他护着碾子沟的底气,是对抗白熊、对抗日俄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