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涅盘重生:千金逆袭撕渣录 > 第92章 工作室的战略升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站在窗前,再次望向城东的灯火。心中的坚冰正在融化,家庭关系的回暖,为她筑起了一个更为稳固的后方。这份失而复得的温情,如同坚实的铠甲,让她在面对“林溪基金会”的迷雾、傅家内部的暗流乃至未来京城的风雨时,拥有了更强大的底气和更柔软的力量。

温情时刻,是治愈过去的良药,更是奔赴未来的基石。家庭回暖,让苏晚的“涅盘”之路,不再孤单。

家庭关系回暖带来的内心平静,像一块被精心抚平的画布,让苏晚能够以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宏大的视野,重新审视她的事业版图。城东项目的成功,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不仅宣告了她在苏氏内部的地位稳固,更让她个人品牌的价值与“涅盘”这个名字,在京海的资本圈里拥有了不容小觑的回响。

原有的个人工作室模式,虽然灵活,但已经无法承载她此刻的野心与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网文Ip的持续收益、前期在傅承聿指引下精准投资的丰厚回报,以及城东项目带来的隐形资源加成,都为她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是时候,让“涅盘”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进化了。

决策:从工作室到资本

周一清晨,“涅盘个人工作室”的几位核心成员——负责法务的赵琳、负责财务分析的陈默,以及苏晚从苏氏集团挖掘来的、拥有出色项目执行力的助理张涛,齐聚在苏晚那间视野开阔的公寓办公室里。

这里不再是仅仅处理文稿和简单投资的场所,气氛严肃而充满干劲。

苏晚站在白板前,上面已经写满了关键词和结构图。她目光扫过三位得力干将,开门见山: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是有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需要宣布并立刻执行。”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们将正式注销‘涅盘个人工作室’,成立‘涅盘资本’。”

尽管早有预感,但听到苏晚亲口说出,三人眼中还是瞬间迸发出兴奋的光芒。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一个依附于苏晚个人品牌的“小作坊”,而将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公司,舞台和格局将完全不同。

“我们的定位,”苏晚用马克笔在白板上重重写下,“将聚焦于‘文化创新’与‘科技驱动’两大核心赛道。”

她进一步阐述:“文化创新,不仅限于网文Ip。我们将向下游延伸,主动孵化、投资有潜力的影视制作团队、动漫工作室、新兴文创品牌,甚至线下沉浸式体验项目。我们要构建一个以优质内容Ip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圈,而不是被动等待版权售卖。”

“而科技驱动,”苏晚顿了顿,目光锐利,“我将重点关注那些能够与文化内容结合,或能深刻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沿科技领域。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在娱乐、教育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AI)在内容创作辅助、精准营销方面的潜力;甚至包括一些符合未来趋势的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我们要做的,不是追逐风口,而是提前布局未来十年的价值洼地。”

这番蓝图,让在座的几人心潮澎湃。这不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带有强烈战略意图和生态布局的产业投资。

“苏总,我们的初始资金规模和目标是什么?”陈默率先提问,这是他作为财务负责人最关心的。

“初始资金,由我个人投入五千万,作为启动和第一期基金的基石。”苏晚报出一个数字,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在一年内,成功发起并运营我们的第一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目标,三个亿。我们要吸引外部有限的合伙人(Lp)加入,用我们的眼光和业绩,证明‘涅盘资本’的价值。”

三个亿!这个目标让张涛都暗暗吸了口气,但随即涌起的是无限的斗志。

架构:专业化与规范化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团队如同上紧发条的精密仪器,高速运转起来。

在赵琳的主导下,新的公司注册、股权架构设计、合规流程制定紧锣密鼓地展开。“涅盘资本”将采用标准的基金管理公司架构,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苏晚自然担任主席,同时开始物色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和人脉的合伙人加盟。

陈默则开始搭建更复杂的财务模型,规划资金池,并与多家银行、券商接触,为后续的基金发行和资金托管做准备。他需要确保每一分钱都在严格的风控体系下运行。

张涛的任务则更为具体和繁杂。他需要寻找符合要求的办公场地——不能再是公寓,而必须是位于核心商务区、能彰显公司实力与品位的甲级写字楼。同时,他开始按照苏晚划定的方向,初步筛选潜在的投资项目,建立项目库。

苏晚本人则忙于两件事:一是亲自操刀,撰写“涅盘资本”第一支基金的招募说明书(LpA),用极具说服力的逻辑和前瞻性的视野,描绘基金的投资策略、目标回报以及团队优势。二是开始有选择地接触一些潜在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高净值Lp,为基金的募集铺路。

在这个过程中,傅承聿再次展现了作为战略盟友的价值。他并未直接提供资金,而是引荐了两位在科技投资领域颇有建树的资深人士给苏晚认识,并在一次小范围的圈内聚会中,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苏晚的‘涅盘资本’很有想法”,这句话的分量,胜过千万言的广告。

亮相:新起点的宣言

两周后,位于京海cbd核心区的环球金融中心28层,“涅盘资本”的崭新铜牌挂在了前台背景墙上。线条简洁现代,空间开阔明亮,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景象,无不彰显着这家新生投资公司的野心与格调。

没有举办盛大的开业酒会,苏晚选择了一种更符合资本圈调性的方式——一场小型的、高规格的战略发布会暨第一期基金路演。

受邀前来的,除了之前接触过的潜在Lp,还有几家关系密切的媒体,以及部分被看好、有合作可能的创业公司创始人。

苏晚身着一套剪裁利落的深蓝色西装套裙,站在演讲台前,背后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涅盘资本 - 聚焦未来,价值共创”的slogan。她未施浓妆,气质沉静,眼神却锐利如鹰。

她没有过多回顾个人工作室的成绩,而是直接切入主题,用清晰的数据、严谨的逻辑和充满感染力的语言,阐述了“涅盘资本”的投资哲学、两大核心赛道的巨大潜力,以及第一期基金的具体规划和风控措施。

“……我们相信,真正的价值投资,在于发现并陪伴那些能够塑造未来的创新力量。‘涅盘’二字,于我而言,是过去的终结,更是新生的开始。而对于‘涅盘资本’,它代表着我们将致力于帮助有价值的企业完成蜕变与升华,与创业者共同成长,共享未来。”

她的演讲,没有浮夸的承诺,只有冷静的分析和坚定的信念,反而赢得了台下那些见多识广的投资人和精明创业者的认可。提问环节气氛热烈,苏晚应对自如,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战略眼光,让人几乎忘记了她年仅二十出头的年龄。

路演结束后,当场就有几位颇具分量的投资人表示了明确的投资意向。陈默和赵琳忙碌地交换着名片,与感兴趣的人进一步深谈。

苏晚站在会场一角,稍稍松了口气。傅承聿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中端着一杯香槟。

“很精彩的亮相。”他低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涅盘资本’,这步棋走得很好。”

“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苏晚与他轻轻碰杯,目光扫过这间属于她的新战场,眼中燃烧着冷静的火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工作室的战略升级顺利完成,“涅盘资本”这艘航船,已经鸣响汽笛,正式驶入了波澜壮阔的资本海洋。苏晚知道,从这里开始,她的对手将不再是家族内宅的魑魅魍魉,而是市场上真正的巨鳄和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

但她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