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涅盘重生:千金逆袭撕渣录 > 第42章 下笔如有神,初遇瓶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章 下笔如有神,初遇瓶颈

投稿后的日子,苏晚在一种微妙的期待与按部就班的平静中度过。她并没有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那篇投稿上,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多线推进。

白天,她依然是那个认真听课、笔记工整的金融系学生,只是偶尔在老师讲到某些未来会被验证或颠覆的经济理论时,眼中会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课余时间,她大部分泡在图书馆,不仅恶补专业知识,更有目的地阅读商业案例、人物传记,甚至开始自学一些基础的数据分析和营销知识,为她构思中的商业计划打下地基。

晚上回到苏家,她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快速吃完饭后便回到房间,锁上门,进入属于自己的秘密空间。网文投稿石沉大海的这几天,她并没有干等,而是开始着手准备第二个备选方案——如果第一家网站未能通过,她需要立刻转向其他平台,或者对开篇进行修改。

她深知,在这个行业,等待是常态,而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就在她几乎要将第一个开篇再次修改完善时,邮箱终于传来了一声清脆的新邮件提示音。苏晚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她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邮件。

发件人是“星辉小说网”的编辑,邮件内容简洁而公式化:

“未晚作者您好,您的作品《逆流时代》(她最终投递时用了这个更含蓄的书名)已通过初审,请添加签约编辑qq:10******,进一步沟通后续事宜。”

通过了!

一股巨大的喜悦和 relief(解脱感)涌上苏晚心头,尽管只是初审,但这意味着她的方向得到了初步认可,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她立刻按照邮件提示,添加了签约编辑的qq。

对方的qq昵称叫“青山”,头像是一座远山的剪影。验证很快通过,青山编辑发来一个微笑的表情,然后直接切入正题。

“未晚你好,我是星辉的编辑青山。《逆流时代》的开篇和大纲我看过了,题材很有新意,将职场商战和重生元素结合得不错,主角人设清晰,开篇的冲突和悬念设置得也很好,节奏明快。”

看到肯定的评价,苏晚稍稍放松。但紧接着,青山的话锋一转:

“不过,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和你沟通一下。首先,专业术语的使用需要把握好度。开篇关于金融市场的部分描写很见功底,增加了真实感,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阅读门槛。建议在后续行文中,适当用更通俗的比喻或解释来软化。”

苏晚认真地看着,这点她其实有所意识,立刻回复:“好的青山编辑,我会注意平衡专业性和可读性。”

“其次,”青山继续道,“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注意到你的大纲里,主角林薇的成长轨迹非常迅速,几乎是凭借先知一路碾压。这种‘爽’感很直接,但长期来看,可能会让读者觉得缺乏挑战和期待感。重生文的核心优势是先知,但如何让主角在利用先知的同时,依然面临足够的、合理的困境和成长,是决定作品能否走远的关键。”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让苏晚发热的头脑瞬间冷静下来。她仔细回味着青山编辑的话,不得不承认,对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潜意识里可能存在的隐患。她因为拥有先知,不自觉地想把所有优势都堆给主角,却忽略了小说阅读最本质的需求——悬念和成长。

她太想成功了,太想快速证明自己,以至于在追求“爽”的同时,忽略了故事的张力和深度。

“您说得对,”苏晚诚恳地回复,“我会重新审视大纲,为主角设置更合理的障碍和成长弧光。比如,先知信息可能是模糊的、有局限的,或者利用先知改变一件事,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带来新的麻烦。”

“很好,你能意识到这点非常棒!”青山编辑发来一个赞赏的表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手指的制约’。有了制约,主角的智慧和努力才更有价值。你修改后的大纲可以再发我看一下。另外,关于签约事宜……”

接下来的沟通顺畅了许多。青山编辑详细讲解了星辉的签约流程、稿费标准(底薪+分成)、推荐机制等。条件在行业内属于中等偏上,对新人来说相当不错。苏晚仔细阅读了电子合约,确认没有陷阱后,爽快地答应了签约。

流程走完,作品状态变为“签约作品”,出现在了星辉小说网的潜力新书榜末尾。

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苏晚开始了每天稳定更新四千字的生活。最初的几天文思泉涌,将精心打磨的开篇内容发布后,数据稳步增长,收获了一些鼓励的评论和珍贵的推荐票,这让她动力十足。

然而,写作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很快,她遇到了第一个瓶颈期。

在写到主角林薇利用第一个关键信息,在实习公司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初步崭露头角后,剧情需要过渡到下一个冲突点。但如何自然引出下一个事件,同时保持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她卡壳了。

连续两天,她对着文档枯坐,写了删,删了写,总觉得情节平淡,缺乏爆点。她知道接下来要引入一个重要的反派竞争对手,以及一个潜在的盟友角色,但如何让他们的出场不突兀,如何编织人物关系网,让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烦躁感开始滋生。她看着后台增长放缓的数据,以及偶尔出现的质疑剧情节奏的评论,压力倍增。这才不到十万字,难道就要后继乏力了吗?

她强迫自己离开电脑,走到窗边深呼吸。夜色中的城市依旧繁华,但她却感到一丝孤独和疲惫。这条路,果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她想起青山编辑的话,想起自己重生的优势不仅仅在于知道什么会成功,更在于知道坚持和调整的重要性。她重新坐回电脑前,没有继续硬写,而是打开了文档里单独的人物设定和细纲文件。

她开始更深入地剖析已经出场和即将出场的人物,给他们赋予更丰富的背景故事和行为动机。她不再仅仅满足于设计一个“打脸”情节,而是思考这个情节如何推动人物关系和主线剧情发展。

同时,她再次深入研究了这个时期真实的商业案例和金融事件,寻找可以融入故事的灵感和细节,增加真实感和厚重感。

慢慢地,思路重新变得清晰。她意识到过渡章节不必追求强烈的戏剧冲突,可以用于铺垫人物关系、展现主角的日常努力和成长,为后续的大高潮蓄力。

想通了关键,十指重新在键盘上飞舞起来,虽然速度不如之前快,但每一个字都更加沉稳和坚定。

瓶颈仍在,但她已经找到了攀越的方法。这不仅是对写作技巧的磨练,更是对心性的锤炼。苏晚知道,跨越过去,她的笔下的世界,和她自身的世界,都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

窗外,天色渐亮。新的一天,新的挑战,但她已准备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