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惨白的晨光驱散了夜的黑暗,也照亮了经历血战后的战场,景象凄厉得令人窒息。

沧州军第一道防线已然彻底易主。原本纵横交错的壕沟,此刻填满了层层叠叠的尸体,绝大多数都穿着沧州军的号衣。鲜血浸透了泥土,凝固成暗红色的泥泞,破碎的兵器和旗帜散落得到处都是。

经过清点,于大虎派出的夜不收带回了沉痛的消息:负责守卫第一道防线的一千五百名将士,几乎全军覆没,仅有极少数人趁乱侥幸逃回。

更为严重的是,部署在该段防线的大量火铳、弹药,尤其是那些精心打造的火帽枪,连同阵地一起,落入了清军之手。

清军方面也付出了代价,伤亡约在千人左右,但与其获得的战果相比,这点损失显得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他们缴获了一种完全陌生的火器。

鳌拜拿着一名亲兵呈上来的火帽枪,翻来覆去地研究,粗黑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这铳外形与常见的燧发枪类似,但击发机构却截然不同,没有那个熟悉的夹着燧石的龙头(燧石夹),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奇怪的小巧击锤和一个看起来像是铜制的小小“帽子”。他尝试着操作,却完全不明白其原理。

“这南蛮子的鸟铳,怎地如此古怪?”鳌拜嘀咕着,他拉拽击锤,抠动扳机,只听“咔哒”一声空响,并无任何实际作用。他完全无法理解那小小的铜帽如何能引燃火药。

“大人,此物似乎无需火绳,亦不用燧石打火,端的蹊跷。”一旁的赵小英虽然献计立功,但也看不明白。

鳌拜虽然勇悍,却也并非完全无脑之辈。他意识到这东西可能非同小可,立刻下令:“来人!将这古怪鸟铳,连同缴获的那什么‘帽子’,立刻快马加鞭,送往北京丰台大营,呈交恭顺王!请他务必设法弄清其中奥妙,若能仿造,便是大功一件!”

信使领命,携带着这份至关重要的“战利品”,飞速北上。

安排完此事,鳌拜心情大悦,重重拍了拍赵小英的肩膀,笑着说:“赵协领,此番破敌,你当居首功!若不是你的地道妙计,老子还要在那耗子洞前干瞪眼!传令,擢升赵小英为汉军旗副都统,赏银千两,绸缎百匹!”

“谢大人恩典!奴才愿为大人效死!”赵小英喜出望外,跪地谢恩。

重赏之下,清军士气空前高涨。

昨夜的胜利让他们打破了沧州军堑壕战术不可战胜的神话,信心倍增。

鳌拜趁热打铁,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城内防守。他站在城头,指着城外于大虎坚守的第二道防线,对部下诸将下令:“南蛮子能挖沟,我八旗勇士难道就不能挖?传令下去,驱赶民夫,调集士卒,就从我们占领的第一道防线开始,给老子向前挖!也挖壕沟,步步为营,向前推进!老子要用他们的法子,一步步碾碎他们!”

很快,战场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清军不再仅仅依靠蛮勇冲锋,他们也开始挥舞起铁铲锄头,学着沧州军的模样,开始挖掘属于自己的进攻壕沟。一条条土沟从第一道防线的废墟中延伸出来,如同缓慢移动的毒蛇,向着于大虎的第二道防线逼近。

偶尔,双方的壕沟接近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激烈的火铳对射和弓箭互抛,争夺着每一寸土地的控制权。

战场的形式,从沧州军单方面的土木作业围攻,变成了双方围绕沟壑体系进行的残酷消耗战。

于大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不仅失去了前沿阵地和大量弟兄,更面临着敌军学习模仿后的步步紧逼。

刘体纯收到了于大虎的战报,他没有责骂于大虎。

战争,有胜有负,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

而那个关于火帽枪落入敌手的隐患,却像一片阴云,笼罩在他的心中。

技术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他深深地知道,以他目前的兵力,一旦失去技术上的优势,便是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