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宫的太极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曹叡端坐在御座上,手中捏着两份密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脸色铁青如铁。殿下的文武百官皆垂首而立,连大气都不敢喘——寿春失守、夏侯霸归降的消息,像两块巨石,砸得满朝文武措手不及。

“啪!”密报被狠狠摔在龙案上,青瓷笔洗应声碎裂,墨汁溅染了明黄色的龙纹桌布。曹叡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暴怒,在殿内回荡:“司马懿五万大军,攻一座孤城十余日,不仅没能拿下寿春,还让赵云驰援成功,损兵三万,连夏侯霸都降了蜀汉!你们说,这是为何?!”

殿下无人应答。司马懿是曹魏唯一能与庞统抗衡的将领,如今连他都大败而归,朝中再无可用之将;夏侯霸是曹魏宗室,熟知军情,他的归降,不仅让蜀汉多了一员猛将,更让曹魏的布防暴露无遗——这两件事叠加,让本就艰难的北伐战局,雪上加霜。

“陛下息怒。”太傅钟繇颤巍巍地出列,拱手道,“司马懿虽败,却非无能——庞统用兵狡诈,又有诸葛亮在后方统筹,赵云、张嶷皆是百战老将,寿春之败,非战之罪。如今当务之急,是召回司马懿,商议对策,再调兵加强洛阳防御,防止蜀军乘胜北上。”

“调兵?”曹叡冷笑一声,目光扫过殿内,“荆州兵力需防东吴,青州兵力要守沿海,关中兵力已被庞统牵制在长安——哪里还有兵可调?”

这时,参军刘晔出列,沉声道:“陛下,臣有一计。可派人联络辽东公孙渊,许以爵位,让他出兵袭扰蜀汉后方;再加大对羌人的赏赐,让他们继续袭扰祁山道,断蜀军粮道。只要能拖延庞统攻长安的速度,我们便能重整兵力,再图寿春。”

曹叡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却又很快黯淡:“公孙渊野心勃勃,未必会真心相助;羌人刚被赵云击败,早已吓破了胆,怎会再出兵?刘参军,你这是缓兵之计,而非良策!”

殿内再次陷入寂静。百官皆知,曹魏已陷入两难——攻,无兵可调;守,防线太长,处处皆是漏洞。夏侯霸的归降,更是让蜀汉如虎添翼,接下来的长安之战,曹魏怕是难有胜算。

“传旨!”良久,曹叡终于开口,声音带着疲惫,“召司马懿即刻回洛阳,述职请罪;令长安守将曹爽,务必死守城池,不得让蜀军前进一步;再派使者前往辽东、羌地,许以重利,务必让他们出兵牵制蜀军!”

“陛下英明!”百官齐声应和,却难掩语气中的底气不足。

旨意传出,洛阳宫的气氛依旧沉重。曹叡望着殿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满是无力——他登基之初,本想重振曹魏雄风,却没想到,面对庞统与诸葛亮联手的蜀汉,竟会如此被动。寿春的失守,夏侯霸的归降,像两道伤口,时刻提醒着他,曹魏的江山,已岌岌可危。

而此时的长安蜀军帅帐内,庞统正与夏侯霸商议长安的布防。夏侯霸将长安守军的兵力分布、粮草囤积地点一一告知,庞统听得仔细,不时在舆图上标记。

“有将军相助,收复长安指日可待。”庞统抬头,对夏侯霸笑道。

夏侯霸拱手道:“军师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助汉军收复长安,为兴复汉室效力!”

帐外,蜀军士兵们正加紧演练攻城战术,旗帜飘扬,士气如虹。与洛阳宫的压抑不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坚信,胜利已不再遥远——长安一破,便是剑指洛阳,兴复汉室的大业,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