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渭水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庞统与诸葛亮已率领大军兵临长安城下。这座曾是大汉都城的城池,如今城门紧闭,城头飘扬着曹魏的玄色旗帜,城墙上的魏兵弓上弦、刀出鞘,眼神中满是警惕。

“军师,长安守将钟繇已传令周边郡县,征集兵力驰援,若不尽快破城,恐生变数。”赵云勒马至庞统身旁,语气急切。庞统望着高耸的城墙,指尖在马鞍上轻轻敲击——长安城墙比陈仓更为坚固,且钟繇经营多年,城中粮草充足,硬攻绝非上策。

他转头看向诸葛亮,笑道:“丞相,钟繇虽老,却非庸才,知道固守待援。但他忘了,长安城内,还有咱们的‘人’。”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令牌,递给身旁的亲兵:“速去城西贫民窟,找一个叫‘老郭’的篾匠,持此令,让他按计划行事。”

亲兵领命而去。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士元早有布置?”庞统点头:“三年前便派细作潜入长安,如今城中粮商、驿卒、甚至部分守军,都有咱们的人。今夜三更,自有好戏。”

入夜后,长安城内一片寂静。城西贫民窟的一间破屋中,老郭接过令牌,立刻召集了十余名精壮汉子,每人手中都揣着一把短刀和一小罐火油。“按照军师的吩咐,子时三刻,先烧粮仓,再开西门!”老郭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他本是雍州农户,因曹魏苛捐杂税家破人亡,是庞统派人救了他的性命,如今正是报恩之时。

子时刚过,长安城内突然响起一声惊呼:“不好!南粮仓失火了!”火光冲天,照亮了半个城池。钟繇正在府中议事,听闻消息大惊,急忙下令:“快!调兵去救火!务必保住粮仓!”

城墙上的魏兵纷纷探头望去,注意力全被火光吸引。就在这时,西门附近突然传来一阵厮杀声——老郭带着人突袭了西门守军,他们熟悉地形,手中短刀专挑要害,守军猝不及防,很快便被制服。“开门!”老郭大喝一声,几名汉子合力推开了沉重的西门。

城门刚开,早已埋伏在城外的赵云率领骑兵,如潮水般涌入城中。“降者免死!”赵云的呐喊声在街道上回荡,魏兵见状,有的弃械投降,有的四散奔逃。

钟繇得知西门被破,知道大势已去,却仍不甘心,率领亲兵在府中抵抗。庞统与诸葛亮率军入城,直奔州牧府。“钟元常,汉室旧臣,为何助曹为虐?”庞统勒马立于府前,声音洪亮。

钟繇手持长剑,站在台阶上,面色苍白却依旧强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既为魏臣,便不会降你!”说罢,他提剑冲向庞统,却被赵云一枪挑飞长剑,生擒在地。

“将钟繇看押起来,不得伤他。”庞统下令,随后翻身下马,走到府中悬挂的《长安舆图》前,指尖轻轻抚过“未央宫”三个字——那里曾是大汉天子的居所,如今却落满尘埃。

“军师,城中百姓听闻蜀军入城,都在门口焚香迎接呢!”郝昭匆匆赶来,脸上满是喜色。庞统走到府外,只见街道两旁,百姓们捧着热茶、粮食,对着蜀军士兵连连作揖,眼中满是感激。一名白发老者捧着一面褪色的汉旗,走到庞统面前,老泪纵横:“军师,终于等到王师了!咱们长安,终于回到汉室手中了!”

庞统接过汉旗,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心中百感交集。他转身对诸葛亮道:“丞相,长安已破,接下来,当遣人安抚百姓,整顿吏治,同时派军驻守函谷关,阻挡曹魏东来的援军。待根基稳固,咱们便可兵分三路,北上并州,东进洛阳,南下荆州,兴复汉室,指日可待!”

诸葛亮望着满城灯火,又看了看手中的汉旗,眼中闪烁着泪光:“士元,若云长、翼德泉下有知,定会为今日之胜而欣慰。”

次日清晨,朝阳升起,庞统率领众将,来到未央宫前的广场上。他亲手将那面褪色的汉旗,升上了未央宫的旗杆。汉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映照着满城百姓的笑脸,也映照着蜀军将士眼中的坚定。

庞统望着汉旗,心中默念:“先帝,士元不辱使命,长安已复。接下来,我定会率领大军,扫平曹魏,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远处,函谷关的方向传来马蹄声——那是赵云率军去驻守关隘的队伍。长安的光复,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北伐的道路依旧漫长,但此刻,所有人都坚信,汉室的荣光,终将重新照耀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