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七零锦绣小农媳 > 第12章 甜蜜的负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医院里那短暂而极致的喜悦与宁静,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家中扑面而来的、真实而琐碎的初为人父母的日常。小林念锦的降生,为这个家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甜蜜,却也毫不客气地带来了一个需要二十四小时待命、毫无规章可循的“甜蜜的负担”。

苏晚躺在卧室的床上,遵循着传统的月子习俗。房间里窗户紧闭,弥漫着淡淡的汤药和母乳混合的气息。身体尚未从分娩的巨大消耗中恢复,宫缩的余痛、侧切伤口的牵扯感,以及涨奶的酸胀,都让她倍感虚弱。然而,比身体不适更让她焦灼的,是那颗无法真正安定的心。

尽管林长河和母亲包揽了大部分家务和对外事宜,但“锦绣”这艘庞大的航船,不可能因船长的暂时离岗而完全停摆。文件需要签批,战略需要决策,尤其是刚刚调整方向的国际化业务,更需要持续的跟进。

于是,她的床头柜上,除了堆放着母婴用品,还躺着不停震动的手机和一份份需要过目的文件。月子期间,她仍心系工作,靠着电话遥控处理各项事务。

“晓明,和卢森堡画廊百货的最终合同条款,尤其是知识产权归属和争议解决条款,必须逐字核对清楚……”

“陈雪,国际产品线的初版设计稿我看了,色彩可以更明快一些,但东方气韵不能丢,那个盘扣的设计再斟酌一下……”

“杨会计,上个月的现金流报表发我邮箱,海外代表处的费用要严格控制……”

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她的声音还带着产后的虚弱,但思路却异常清晰,指令明确。往往一个长达半小时的工作电话刚挂断,身旁婴儿床里的小念锦仿佛感知到母亲的注意力转移,立刻发出不满的啼哭,宣告着自己不容忽视的需求。

育儿与工作,如同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疯狂地争夺着苏晚有限的精力。她刚拿起文件,孩子哭了;刚哄睡孩子,工作的电话又响了。她的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碎片,注意力被迫在不同频道间高速切换。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于睡眠的严重剥夺。新生儿按需喂养,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醒来一次,昼夜不分。深夜里,苏晚常常刚在疲惫中陷入沉睡,就被小念锦嘹亮的哭声唤醒,挣扎着起身哺乳、换尿布、安抚……一套流程下来,睡意早已荡然无存。连续几天下来,睡眠严重不足让她头晕眼花,脸色憔悴,反应速度也明显下降。身体的疲惫与精神的焦虑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她压垮。

她看着镜中那个眼窝深陷、头发蓬乱的自己,再看向床上那个全然依赖她、柔软无害的小生命,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那是无尽的爱意,也是被需求淹没的窒息感。

林长河将苏晚的疲惫与挣扎看在眼里。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一天晚上,小念锦又一次在凌晨两点准时哭闹时,他比苏晚更先一步起身。

他走到婴儿床边,动作略显笨拙却异常轻柔地将女儿抱起。然后,他拿起事先温好的奶瓶(他们采纳了医生建议,适当添加了奶粉),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开始尝试给女儿喂奶。

他的姿势有些僵硬,手臂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弯曲才能让女儿更舒服。小念锦起初有些不适应,扭动着小脑袋,但他极有耐心,轻轻调整着角度,低声哼着不成调的、连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旋律。

苏晚半撑起身子,在昏暗的夜灯下,看着这一幕。那个在车间里能驾驭最精密机器、在谈判桌上能震慑对手的男人,此刻正为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耐心与坚持。

“你睡,我来。”他转过头,对苏晚低声说,语气不容置疑。

从那一夜起,林长河主动承担了夜间的喂奶工作(主要是奶粉喂养)。无论白天工作多忙,只要他在家,凌晨的那两三次喂养,他都会准时起来。他的动作从最初的生疏,渐渐变得熟练起来,甚至能一边抱着女儿,一边单手熟练地温奶、试温度。

这份沉默的担当,对于严重缺觉的苏晚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虽然她仍会因为涨奶或其他动静醒来,但至少,那最耗费精力的夜间喂养环节被分担了大部分。她得以获得几个相对完整的睡眠周期,这宝贵的喘息之机,让她濒临崩溃的神经和身体,都得到了些许修复。

看着他深夜抱着女儿在房间里轻轻踱步的背影,苏晚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暖意。他或许不擅长用言语表达关爱,但他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用最实在的行动,为她撑起一片天。

然而,林长河毕竟不是铁打的,他也有繁重的工作。长期的睡眠不足也开始在他脸上留下痕迹。苏晚意识到,仅靠夫妻二人硬扛,并非长久之计。

在一次产后复查时,她向相熟的医生吐露了困境。医生理解地点点头,建议道:“可以考虑请一位专业的育儿嫂,尤其是在夜间能帮上忙的。这对你和孩子的健康,以及家庭和睦都很重要。”

苏晚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林长河。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表示支持:“找。要找最好的。”

通过朋友介绍和严格面试,他们最终找到了一位四十多岁、经验丰富、持有专业资格证书的育儿嫂——张姐。张姐为人干净利落,性格温和,对婴幼儿护理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张姐上岗后,家庭的紧张氛围立刻得到了缓解。她负责了大部分日常护理、清洗工作和白天的部分看护,尤其是在夜间,她能更专业、更高效地处理孩子的哭闹和喂养,让苏晚和林长河都能获得更充足的休息。

这位专业可靠的育儿嫂的到来,如同及时雨,暂时缓解了家庭压力。苏晚终于可以稍微从育儿的琐碎中抽身,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身体的恢复和必要的工作处理上;林长河也能保证基本的睡眠,以应对白天繁重的管理工作。找到张姐,意味着他们在这个“甜蜜的负担”面前,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可持续的平衡点。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地苦苦支撑。

小林念锦在专业照料下,似乎也变得更加安稳,哭闹减少,睡眠时间逐渐规律。这个小小的家庭,在经历了初期的忙乱与疲惫后,终于开始摸索着步入一个虽有辛苦、却也更有序、更充满希望的新阶段。这“甜蜜的负担”,也因为有了分担与支持,而真正显现出其温暖动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