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国运:我败光家产,龙国科技狂飙 > 第168章 献给国家的“投名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8章 献给国家的“投名状”

账户里那一连串冰冷的数字,并没有在秦明轩心中激起半点波澜。

一亿美金。

在书中世界,这笔钱,不够他在巴黎的丽兹酒店住上一年,不够他给克格勃的伊万发一次任务奖金,甚至不够他那艘名为“风筝”的超级游艇,加满一次燃料。

钱,从来都只是工具。

真正让他感到兴奋的,是用一万五千块的网贷,兵不血刃地,将一个市值百亿的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过程。

这种操纵人心的快感,远比金钱本身,更让他着迷。

“接下来,该干点正事了。”

秦明轩没有像普通暴发户一样,立刻去买豪宅、跑车。那些东西,他早就玩腻了。

他的时间很宝贵,只有二十年。

他需要一个“投名状”。

一个分量足够重,重到能让国家最高层注意到他,并且愿意为他破例的“投-名状”。

他再次闭上眼,沉入脑海中的数据库。

这一次,他的检索目标,不再是商业领域。

而是——【国家级·卡脖子·技术难题】

无数条红色的,标记着“绝密”字样的信息流,在他面前闪烁。

【光刻机技术……】

【航空发动机……】

【生物制药……】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的项目上。

【国产大飞机c929项目】

【当前困境:核心部件‘涡扇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在极限压力测试中,因一种无法预测的‘材料晶格共振’现象,导致叶片根部出现致命的微观裂痕。项目已因此停滞超过十三个月,国内外数百名顶级专家束手无策。】

就是它了。

秦明轩的嘴角,微微上扬。

光刻机、航母,那些东西太敏感,也太复杂,不是他现在这个“普通人”身份能轻易触碰的。

但一个发动机叶片的问题,不大不小,刚刚好。

既能展现出他无与伦比的价值,又不会因为太过惊世骇俗,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立刻开始行动。

他用刚到手的资金,通过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名为“普罗米修斯”的空壳投资公司,联系上了位于比利时列日市的一家,濒临破产的实验室。

【声谱动力实验室】

这家实验室,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语。

【创始人:阿尔诺·范德梅尔(已故)】

【核心技术:‘多频声波谐振抑制’算法模型】

【备注:该算法诞生于三十年前,旨在解决潜艇螺旋桨在深水高压下的噪音问题。因其理论过于超前,所需算力巨大,且无法转化为商业应用,被学术界视为‘屠龙之术’,最终被雪藏。】

秦明轩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开出了一个让对方无法拒绝的价格——五百万欧元,全资收购。

对于一个已经三个月发不出工资,马上就要被银行清算的破产实验室来说,这笔钱,无异于从天而降的神迹。

交易,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就全部完成。

比利时方面,甚至连买家是谁都不知道,只知道对方的律师,来自瑞士,专业得可怕。

拿到了算法,但秦明轩并没有打算,直接把它交给国家。

那样太蠢了。

一个普通的归国留学生,突然拿出一项能解决国家级难题的绝密算法?

第二天,国安的同志就能把他查个底朝天,然后送进某个秘密基地,切片研究。

他,秦明xuan,永远是下棋的人,而不是棋子。

他要导演一出“英雄不留名”的戏码。

他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

他没有直接写出算法,而是将算法中最核心的数学思想,用一种纯理论、纯学术的方式,重新阐述了一遍。

最终,一篇名为《论超高频振动下材料内部的熵增与混沌抑制》的论文,在他的指尖下,新鲜出炉。

论文的署名,只有五个字。

——一个海外学子。

他将论文的电子版,通过一个加密邮箱,发送给了国内最顶尖的,在材料科学领域拥有绝对权威的期刊——《材料科学》编辑部。

……

与此同时,位于西部某秘密基地的,c929项目组总部。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几十位国内最顶尖的材料学和航空动力学专家,一个个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不行,还是不行!”项目总工程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将一叠厚厚的测试报告,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无论是调整合金配比,还是优化叶片结构,都无法消除那种该死的‘共振’!”

“我们已经试了上千种方案了!每一次,都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难道,我们真的要向罗尔斯·罗伊斯,或者通用电气低头吗?”

一句话,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向他们低头?

那意味着,c929项目,将彻底沦为别人的组装工厂。

意味着,龙国的天空,将永远笼罩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这是在场所有航空人,都无法接受的,奇耻大辱!

就在众人陷入绝望之际,会议室的门,被一个年轻的助理,气喘吁吁地推开了。

“陈……陈老!”助理举着一个平板电脑,激动得语无伦次,“《材料科学》期刊的编辑部,刚刚收到一篇……一篇匿名投稿!您快看看!”

“胡闹!”一位专家皱着眉呵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看什么论文!”

“让他拿走!别来烦我们!”

被称为“陈老”的,正是项目组的首席科学家,一位已经年近八旬,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龙国航空事业的泰斗级人物,陈光远院士。

他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疲惫地摆了摆手:“小李,别急,让他说。”

“陈老,”那个年轻助理,将平板电脑递了过去,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篇论文……太……太邪门了!”

“它提出的理论,完全是我们闻所未闻的!它说……它说要解决晶格共振,不能只从材料本身入手,而是要从‘信息熵’的层面,去构建一个‘负熵’的抑制场……”

“什么乱七八糟的!信息熵?负熵场?这是物理学论文,还是玄幻小说?!”立刻有专家嗤之以鼻。

“简直是民科!胡说八道!”

然而,陈光远院士,在看到论文标题的那一刻,浑浊的眼睛里,却猛地爆发出了一道骇人的精光!

他一把抢过平板,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贪婪地阅读起来。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喘。

只见陈老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到震惊,到狂喜,最后,他的手,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啪!”

他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

“天才!旷世奇才!”他指着屏幕上的那篇论文,激动得老脸通红,“一字千金!不!一字万金!这篇文章,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往神域的道路!”

“它……它直指核心!我们都想错了!我们一直想的是如何‘堵’住共振,而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应该去‘疏导’!用一种更高维度的算法,去抵消振动产生的混沌!”

整个项目组,都为之震动!

他们立刻按照论文中提出的理论模型,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模拟。

结果,出来了。

完美!

那个困扰了他们一年多的“晶格共振”魔咒,在新的理论模型下,被轻而易举地,完美规避!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

“陈老,我们……我们只有理论,没有实现这个理论的具体算法啊!”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苦着脸说道。

“这就好比,我们拿到了一张通往宝藏的地图,却发现,宝藏被锁在了一个我们根本打不开的,用天外陨铁打造的箱子里!”

陈老脸上的狂喜,也瞬间凝固了。

是啊,空有理论,无法实现,依旧是镜花水月。

就在整个项目组,再次陷入从天堂到地狱的巨大失落中时。

陈老的加密卫星电话,响了。

电话,是来自最高层的。

“陈院士,刚刚,一家注册在瑞士的律师事务所,代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外爱国商人,向我们……无偿捐赠了一家位于比利时的,名为‘声谱动力’的实验室的全部资产和技术专利。”

“我们的人,在实验室的数据库里,发现了一套……三十年前的,关于‘多频声波谐振抑制’的算法……”

电话那头的话还没说完,陈光远院士,已经激动得,浑身筛糠般地颤抖起来。

地图,有了。

现在,钥匙,也送来了!

……

国安部,七局。

一份被标记为“SSS级”的绝密任务简报,被放在了苏清影的桌上。

苏清影,七局最年轻,也是最传奇的处长。

她看着简报上,那两件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在时间节点上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诡异事件,好看的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

一篇来自“海外学子”的,如同神谕般的论文。

一份来自“匿名爱国商人”的,如同钥匙般的精准捐赠。

这一切的背后,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巨大无比的手,在悄无声息地,推动着龙国的命运。

“查。”

苏清影的红唇,轻轻吐出了一个字。

“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把这个藏在幕后的‘幽灵’,挖出来。”

“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而此刻,这场风暴的中心。

秦明轩,正坐在自己那间小小的出租屋里,看着电脑屏幕上,关于c929项目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新闻发布会。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他知道,鱼儿,已经上钩了。

他伸了个懒腰,将脑海数据库的检索词,切换到了下一个目标。

【ASmL,EUV光刻机,物镜系统……】

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