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劳德长舒一口气:

“谢谢你,党。

你知道这对我和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这次增兵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随着31万主要由南洋土着组成的保安部队开赴安南,

熊猫集团内部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而那些被派往战场的土着青壮年,

则在残酷的战争中不断消耗。

作为回报,熊猫集团获得了价值超过30亿美元的新订单,

并且如愿以偿地建立了自己的坦克工厂。

来自各国坦克的技术在和平市的工厂里被融合、改进,

第一批“卫士-1型”主战坦克于1967年底下线。

1967年3月,和平市航天控制中心。

“5、4、3、2、1,点火!”

巨大的火箭轰鸣着冲上云霄,

在蔚蓝的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这次发射承载着千岛王国的雄心——

一颗通信卫星、一颗电视转播卫星,

还有这个时代技术难度最高的同步轨道卫星。

“卫星成功入轨!同步轨道定位开始!”

控制中心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党建国与在场的科学家们一一握手,

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这一技术突破立刻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纽约时报》评论道:

“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的国家,完成了许多老牌发达国家都未能实现的太空成就。”

《泰晤士报》则忧心忡忡地写道:

“千岛王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小与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

这一成就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外交收益。

一直对千岛王国心存芥蒂的马苏丹主动伸出橄榄枝,希望改善关系。

中东国家也开始重新评估这个新兴国家的影响力,数个网页和酋长国相继表示愿意建立外交关系。

而对这一突破,两强的反应颇为微妙。

在他们看来,同步轨道卫星技术虽然先进,但尚未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华盛顿的评估报告认为:

“千岛王国的太空成就更多是工程学上的成功,而非基础科学的突破。”

莫斯科的结论也大同小异。

倒是日记狂人对此羡慕不已,写道:

“党建国此人,确有非凡之能。

若为我所用,何愁反攻大业不成?”

四九城的反应最为务实。

在千岛王国成功发射卫星的一周后,

一个四九城航天代表团就抵达了和平市,

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技术交流。

1967年8月7日,东南亚地区迎来历史性时刻。

在泰国曼谷,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千岛王国及其保护下的五个共和国共同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

这一区域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千岛王国正式成为东南亚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千岛王国在签字仪式上表示:

“东盟的成立,不是为了对抗任何国家,

而是为了促进区域内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

1968年5月1日,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从千岛王国传出。

《纽约时报》头版标题写道:

“新核国家诞生:千岛王国成功进行核试验。”

官方公报称,千岛王国在24小时内,连续完成了原子弹和氢弹试验。

更令人震惊的是,第二天,即5月2日,该国宣布成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提供了详细信息:

“这枚导弹从思祖山基地发射,落在秘鲁外海,

射程达到公里,携带当量145万吨的氢弹弹头。”

秘鲁政府随后提出抗议

,称试射引发的海啸对沿岸造成损失。

千岛王国同意支付820万美元赔偿。

5月3日,又一个重磅消息公布:

千岛王国首艘核潜艇开始舾装。

《朝日新闻》在社论中质疑:

“这个建国不足三年的国家,

如何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掌握完整的核技术体系?”

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分析认为:

“千岛王国的核突破改变了战略平衡。

现在,任何一个大国在考虑与该国冲突时,都必须权衡核报复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反应出奇地克制。

鹰酱的发言人称:“我们注意到相关事态发展,正在评估其影响。”

毛熊的报道仅简单提及事实,未作评论。

四九城的报道同样保持了最低限度的客观描述。

《泰晤士报》驻东南亚记者在发回的报道中写道:

“最令人惊讶的不是千岛王国拥有了核武器,

而是各大国对此表现出的沉默。

这或许意味着,国际社会已经默认了这个新兴力量的存在。”

军事分析家们在事后复盘时指出,千岛王国的技术突破有其征兆:

此前该国的卫星发射计划、与美国密切的军事合作、以及庞大的工业基础,都为核计划提供了支撑。

至于核潜艇技术,《海军技术》杂志推测:

“可能是通过民用核技术转化,结合从其他国家获得的常规潜艇技术,实现了快速突破。”

而在1968年,世界格局波谲云诡。

美国深陷安南战争泥潭,国内反战浪潮汹涌;

毛熊则因出兵捷洛而陷入外交孤立,遭受国际社会谴责。

就在这两个超级大国各自面临困境之际,

千岛王国的核试验虽引发关注,却未招致实质性制裁。

《国际先驱论坛报》评论道:

“在美苏都无暇他顾的窗口期,

千岛王国完成了战略力量的跨越。

时机选择之精准,令人惊叹。”

更令国际社会放心的是,千岛王国处理秘鲁索赔事件的态度。

在确认导弹试射,引发的海啸对秘鲁沿岸造成损害后,千岛王国迅速同意支付820万美元赔偿金。

《利马商报》对此评价:

“这个新兴国家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说明它愿意在国际规则框架内行事。”

与此同时,苏珊在英国的地位因千岛王国的崛起而显着提升。

白金汉宫宣布,鉴于苏珊子爵“在促进英国与南洋地区关系方面的卓越贡献”,晋升其为伯爵。

《泰晤士报》在报道中暗示:“这一爵位晋升背后,是对千岛王国战略地位的认可。”

就在国际舆论聚焦千岛王国核能力之际,

法国出人意料地宣布在印度洋进行当量270万吨的核试验。

这一举动成功转移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

《世界报》直言不讳:“巴黎此举意在重申法国作为核大国的地位,不甘被新兴国家超越。”

令人意外的是,千岛王国的核能力反而促成了外交突破。

1968年5月10日,沙特阿拉伯率先宣布承认千岛王国。

随后一周内,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等中东国家相继跟进。

《中东日报》分析认为:

“实用主义战胜了。这些国家看中了千岛王国,在平衡地区力量方面的潜在价值。”

5月13日,千岛王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平谈判。

会场气氛紧张,北部安南代表阮明哲直指千岛王国代表李广生:

“你们在南部安南的军事存在,

是对安南人民自决权的粗暴干涉!”

李广生冷静回应:

“千岛王国在占婆地区的存在,

是基于当地人民的意愿和国际协议的授权。

我们关心的是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而不是扩大它。”

由于各方立场尖锐对立,和谈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但在这个过程中,

南部安南政府为换取千岛王国更多支持,

主动提出将西贡以南区域划为“占婆特别行政区”,

交由千岛王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