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巴的孩子心里打鼓:“茶……茶杯得编得特……特别匀,不然漏……漏水。”
“放心,”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拍胸脯,“咱先编几个样品,你满意了再订。”
回去就开始琢磨,茶杯最难编,竹条得劈得比头发丝还细,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练得指尖起了茧子。
“你看这圈口,得圆得像十五的月亮,”她举着半成品给俩伙伴看,“差一点都不行。”
结巴的孩子拿着竹刀刻花纹,手老抖,刻坏了好几个竹片。
“别……别急,”学竹蜻蜓的姑娘递过块湿布,“擦擦汗,我上次编竹筛,拆了七回才成。”
等样品编出来,仨人都瘦了圈,茶杯却亮得像上了釉,桂花纹刻得浅浅的,不扎手。
老板来看时,拿起茶杯倒了水,果然不渗,直夸:“这手艺,能当传家宝了。”
入夏的蝉鸣吵得慌,仨人却在竹棚下编得带劲,订单赶得紧,连吃饭都蹲在竹料堆旁。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煮了绿豆汤,用竹碗盛着,凉丝丝的,喝下去心里舒坦。
“我妈说,编竹器得有耐心,跟熬绿豆汤似的,急不得,”她给俩伙伴递碗,“你看这结巴,编茶盘编得额角都冒汗了。”
结巴的孩子头也不抬,手里的竹条转得飞快:“赶……赶完这批,咱……咱去河里摸鱼。”
学竹蜻蜓的姑娘眼睛一亮:“真的?我听说河里的鲫鱼最鲜,用竹筐就能捞。”
仨人越说越起劲,手里的活也没停,竹器堆得像小山,透着股踏实劲儿。
七月半那天,终于开封酿好的桂花酒。
结巴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解开竹篾,红布一扯,一股酒香混着桂花香“腾”地冒出来,满棚子都是甜的。
“快……快拿竹碗来,”他手忙脚乱地找碗,差点把竹缸碰倒。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赶紧扶住,给仨人各倒了小半碗,酒色黄黄的,像掺了蜜。
“抿……抿一口,”结巴的孩子先尝了尝,眼睛亮了,“甜……甜的,不……不辣。”
学竹蜻蜓的姑娘喝了口,脸瞬间红了,像抹了胭脂:“比我爸喝的白酒好喝,像糖水。”
仨人坐在竹棚下,就着刚摘的脆桃喝酒,竹苗在风里摇,日子美得像做梦。
秋天摘桂花时,竹满堂的竹篮又满了,黄澄澄的花瓣堆得冒尖。
学竹蜻蜓的姑娘编了个新竹筛,比去年的密多了,筛起桂花来一点不漏。
“你看这手艺,”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戳了戳筛子底,“比镇上竹器铺的强十倍。”
结巴的孩子正把桂花往竹罐里装,闻言嘿嘿笑:“她……她现在是咱这儿的快手,编……编啥都快。”
姑娘脸一红,抓起把桂花就往他身上撒,仨人顿时闹成一团,桂花落了满身,像披了金衣裳。
天冷后,火塘烧得旺,仨人围在塘边编竹制的小暖炉,准备给茶馆当赠品。
结巴的孩子在炉身上刻字,“暖”字刻得比以前工整多了,就是最后一捺还是有点歪。
“这……这样才像我的字,”他自己找补,“太……太周正了,倒……倒不像我刻的。”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给他递了块烤红薯:“吃点东西暖暖,你从早上到现在还没顾上吃呢。”
学竹蜻蜓的姑娘把编好的暖炉排成排,像小士兵似的:“等这批活儿交了,咱去赶集买糖人吃。”
“买……买仨,”结巴的孩子咬着红薯,含糊着说,“一……一个都不能少。”
火塘的光映着仨人的脸,暖融融的,竹棚外的风呼呼刮,却吹不散这满棚的热乎气。
谁都没说啥,但心里都明白,这竹满堂的日子,就像手里的竹条,看着普通,编在一起,就成了最结实、最暖心的模样。
赶集那天,仨人揣着刚赚的钱,直奔糖人摊。
结巴的孩子盯着那只糖做的大老虎,眼睛都直了。
“要……要那个,”他指着老虎,“看……看着威风。”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选了只糖蝴蝶,翅膀上还沾着亮晶晶的糖粒。
学竹蜻蜓的姑娘挑了个糖葫芦,红艳艳的,跟真的似的。
仨人举着糖人在集市上逛,引来不少小孩瞅,结巴的孩子把糖老虎举得高高的,生怕被人碰坏。
“甜……甜到嗓子眼里了,”他舔了舔嘴角,糖渣粘在胡子上,逗得俩姑娘直笑。
开春的竹苗又该搭支架了,这次结巴的孩子找了根最粗的竹条,说要搭个能撑到秋天的。
“得……得结实点,”他踩着竹凳往上绑,“不……不然刮大风就倒了。”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在底下扶着凳腿,嘴里不停念叨:“慢点慢点,别摔下来。”
学竹蜻蜓的姑娘端来竹制的小水壶,等他下来就递过去:“歇会儿再弄,看你汗流的。”
竹苗的新支架搭得稳稳当当,阳光透过竹叶洒在上面,像镀了层金。
城里茶馆的茶具卖火了,老板又来订新的,这次要编竹制的茶叶罐,还得带锁扣。
“我那客人说,用这罐子装茶叶,连茶都带着竹香味,”老板笑着说,“得多订点,过年送礼用。”
结巴的孩子拿起竹片比划:“锁……锁扣得编得巧,不……不然漏茶叶。”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已经画好了样子:“你看这样行不?像个小月牙,又好看又管用。”
学竹蜻蜓的姑娘凑过来看:“我来编锁扣吧,我手巧,肯定编得匀。”
仨人分工合作,编罐身的编罐身,做锁扣的做锁扣,竹棚里满是竹条碰撞的“哒哒”声。
入夏的暴雨来得猛,院里的竹棚却稳如泰山,上次加的竹梁果然管用。
结巴的孩子站在棚下看雨,雨水顺着竹瓦的缝隙往下滴,像串断了线的珠子。
“咱……咱这棚子,比……比村里的瓦房还结实,”他笑着说。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翻晒竹料,闻言接话:“那是,也不看是谁搭的。”
学竹蜻蜓的姑娘端来刚煮好的姜汤,用竹碗盛着:“喝点热的,别着凉,等雨停了咱去摘黄瓜。”
仨人坐在竹棚下,听着雨声喝姜汤,暖乎乎的,一点都不觉得闷。
秋天摘桂花时,竹满堂的桂花比往年多了一倍,黄灿灿的落了一地。
结巴的孩子编了个大竹筐,专用来装落在地上的桂花。
“这……这些也能腌,不……不能浪费,”他边捡边说,手里的竹筐很快就满了。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爬到竹凳上摘枝头上的桂花,学竹蜻蜓的姑娘在底下扶着凳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