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拿着批文去交通局财务科那天,我特意穿了件干净的蓝衬衫。晨露还挂在县政府大院的梧桐叶上,我已经站在财务科门口等了半个钟头,手里的批文被体温焐得温热。门一开,我就跟着会计往里走,水泥地面光可鉴人,映出我紧张得有些僵硬的影子。

“李泽岚是吧?”会计老张不紧不慢地推了推那副略显陈旧的老花镜,然后伸出一只略显粗糙的手,从办公桌上拿起那份批文,仔细地端详起来。

随着他的动作,那串算盘珠子也开始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仿佛是在为这场财务核对的仪式伴奏。老张的手指在算盘上灵活地跳动着,每一次按下都伴随着清脆的声响,那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响亮。

过了一会儿,老张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抬起头,看着我说道:“嗯,五万元启动资金,手续倒是挺齐全的。不过呢,现在国库集中支付,这钱得等领导签字后才能走流程,最快也得三天时间。”

我一听,心里顿时有些着急,“张会计,能不能麻烦您快点啊?村民们都眼巴巴地等着开工呢!”我紧紧地盯着他手中的公章,仿佛那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恨不得立刻就能把这笔钱提到村里去。

老张似乎看出了我的焦急,他微微一笑,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急啥嘛?这钱又不会长腿跑掉。想当年我在乡镇当会计的时候,也给村里拨过修路款呢,我知道你们都盼着这条路能早点修好。”

说着,他拿起那支红色的印泥,在拨款单上用力地盖了下去。那鲜艳的红印泥就像一团小火苗,在洁白的纸张上燃烧得异常热烈,仿佛也在为这个村庄的未来注入一股希望的力量。

这三天过得比三个月还漫长。每天都有村民来村委会打听消息,王德山老汉来得最勤,嘴上说 “问问进度”,其实是想确认钱没黄。我把批文贴在窑洞墙上,谁来都能看见,可他们还是忍不住追问:“泽岚,这红章子管用不?”“钱啥时候能到账啊?”

第三天下午,村会计急匆匆跑来找我,手里捏着张汇款单,纸都被汗浸湿了:“泽岚!到了!五万元到村账户了!” 他的声音抖得厉害,像被风吹的玉米叶。我抢过汇款单,看着 “人民币伍万元整” 的字样,突然觉得眼睛发烫 —— 这串数字,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下传遍了三个自然村。王书记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敲起了铜锣,没一会儿就聚了几十号人。王德山老汉挤到前面,接过汇款单摸了又摸,老花镜滑到鼻尖上都没察觉:“真到了?这钱真到咱村账户了?”

“叔,您看这银行回单,假不了。” 我把汇款单举起来,让阳光照在上面,“明天咱就买石料水泥,后天正式开工!”

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几个老太太抹起了眼泪。卖豆腐的张婶挎着篮子喊:“我家男人在工地干过活,会搅拌水泥!” 放羊的老周把鞭子往地上一戳:“我把羊赶到后山放,白天来工地帮忙!” 那个总盼着爸爸回家的小女孩挤到我面前,把攥了好久的十块钱塞给我:“李书记,这是我的修路钱。”

第二天一早,拖拉机突突地开进了村,拉来了第一批石料和水泥。村民们自发地在塌方路段清障,老人孩子都来帮忙,有的搬石块,有的平场地,连平时最不爱动弹的张大爷都拄着拐杖来送水。黄土坡上热闹起来,铁锹碰撞的叮当声、人们的吆喝声、拖拉机的突突声,汇成了最动听的乐章。

我挽起袖子加入其中,拿起铁锹铲土时才发现,这活儿比握笔杆累多了。没一会儿手心就磨出了水泡,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黄土里,溅起细小的泥花。王书记过来拍我的肩膀:“泽岚,歇会儿吧,你是读书人,别累着。”

“王书记,我也是村里的一员,修路哪能少了我?” 我笑着擦掉脸上的汗,看着眼前忙碌的人群,心里暖洋洋的。王德山老汉扛着石块从我身边走过,哼哧哼哧地说:“小子,看不出来你还有这力气。” 他的嘴角扬着,眼里的怀疑早就没了踪影。

中午歇工时,村民们在工地旁支起了灶台,煮了大锅的玉米粥,就着腌萝卜吃得香甜。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路修好后的日子。有人说要种苹果树,有人说要开小卖部,还有人说要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回来搞养殖。王德山老汉喝着粥,声音洪亮:“等路通了,我第一个把苹果拉到县城卖,让城里人尝尝咱李家坳的果子!”

我看着他们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希望,突然明白,这五万元不仅仅是修路的启动资金,更是点燃村民希望的火种。它让曾经心灰意冷的人们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憧憬,让这个沉寂的村庄焕发了生机。

傍晚收工时,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站在修好的路基上,看着延伸向远方的土路,仿佛看到了李家坳的未来。这条路或许不算宽阔,或许不算平坦,但它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通向更美好的生活。

回到村委会后,我静静地坐在桌前,打开笔记本,凝视着空白的页面,心中涌动着各种思绪。经过深思熟虑,我毅然决然地在本子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路,是修出来的;信任,是干出来的。”

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它不仅是对我们当前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修好这条道路,赢得村民们的信任。

就在这时,窑洞外突然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那是村民们的声音,他们或许正在谈论着今天的劳动成果,或许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这笑声如同春天里的阳光,温暖而明亮,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前方还有更多艰巨的任务等待着我们去完成。但我并不畏惧,因为我深知,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夜渐渐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传来的阵阵虫鸣。那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在为我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然而,我的手心却隐隐作痛,那是白天劳动时磨出的水泡在作祟。

尽管如此,我却睡得格外香甜。在睡梦中,我看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宽阔的公路如一条巨龙般延伸到了村口,收苹果的卡车欢快地开进了果园,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归来,孩子们在崭新的教室里朗朗读书……

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令人向往。我知道,李家坳的明天,就在这条正在修建的道路上,正一点点地变得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