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佳明听到 “修路”“兴盛煤矿”,眉头瞬间皱紧,他最担心的就是牵扯出煤矿的问题。

要是细究 “为什么三年修六次路”“运煤车为什么会把路压坏”,很可能会顺着线索查到煤矿超量运输、甚至偷税漏税的事,到时候就不是三百万的问题了。

立刻打断李龙的话,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挪用资金的事实已经很清楚了,现在钱也追不回来,多说这些没意义。

我们会根据你的投案情节,酌情考虑从轻处理,接下来会启动正式调查程序,你配合就好。”

李龙却没打算就此打住,抬眼看向刘佳明,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暗示:

“刘书记,我知道挪用公款是错的,但我本意是为了工作,不是为了自己谋私利。

要是最后判罚太重,我怕我脑子一乱,会想起更多之前没注意的细节。

刘佳知道李龙这是在威胁,心里又冷笑:兴盛煤矿连三百万都不肯出,说明李龙和陈斌在矿企眼里根本没什么价值,手里也不可能握有真正的把柄。

要是真有能威胁到煤矿的证据,孙乐天早就出面摆平了,哪里会让李龙来投案?

压下心头的恼怒,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李乡长,纪委办案向来秉公办理,不会因为任何理由偏袒,你还是好好配合调查,别想些没用的心思。”

县纪委的立案程序推进得极快,李龙投案自首的第二天,正式立案文书便已下发,审讯记录、资金流向核查同步展开。

纪委第一时间将案件初步进展上报给了县委副书记陈知远。

陈知远拿着汇报材料,眉头皱了起来,本以为这事会牵扯出松岭乡班子与矿企的勾结,没料到最后竟是李龙 “一人担责”,还把理由撇成了 “挪用补偿款修路”。

这结果很是意料之外,又透着几分反常,没敢耽搁,当即拿着材料去了叶怀民的办公室。

“叶书记,松岭乡补偿款的案子有新进展了。” 陈知远坐下后,将材料放在叶怀民面前,

“纪委刚上报的消息,是松岭乡乡长李龙挪用了三百万,说是用来支付运煤路的工程款,现在人已经主动投案了。”

叶怀民拿起材料快速翻看,目光停在 “挪用款项用于道路维修” 那一行,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心里有些疑惑:

“挪用征地补偿款修路,还是为了煤矿的运煤路…… 这样的干部,该怎么评价?

说是为公,却犯了原则性错误;说是为私,又没直接把钱揣进自己腰包。”

抬头看向陈知远,眼神里带着探究:“纪委那边有没有查出利益输送?

比如李龙跟工程队、跟煤矿之间,有没有私下的资金往来?

三百万不是小数目,要是单纯为了修路,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挪用补偿款。”

“目前还没查到明确的利益输送证据,” 陈知远摇了摇头,

“不过有个疑点,松岭乡的修路记录,那段运煤路近三年修了六次,每次都是‘应急维修’,花的钱一次比一次多。

一段路反复修、反复坏,还花了这么多钱,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要么是工程队偷工减料,要么是背后有人借着修路套取资金。”

叶怀民的眼神沉了下来,手指在材料上划过 “兴盛煤矿运煤路” 几个字:“反复修路…… 恐怕不只是工程质量的问题。

你安排人去查一下,另外两家煤矿 —— 福安煤矿、宏远煤矿,他们往外运煤的道路是什么情况?

是定期维护,还是也像松岭乡这样‘反复抢修’?修路的资金从哪儿来,有没有用公款垫付的情况。”

陈知远立刻理解叶怀民的想法,是想从 “修路” 这个点切入,看看这种 “异常维修” 是不是三大煤矿周边的普遍现象,进而挖出背后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

连忙点头:“好的,叶书记,这就安排人去查,重点摸清楚另外两家煤矿的道路维护资金来源和维修频率,有结果了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好。” 叶怀民点了点头,又叮嘱道,“让下面的人查仔细点,别走漏风声。

既然李龙这边暂时没查出更深的线索,就从外围突破,说不定能从其他煤矿的道路问题上,找到新的突破口。”

陈知远说道,我会让人仔细查一下,这种事情查起来不难。随后离开了叶怀民办公室。

叶怀民刚在办公桌后坐下,指尖还没碰到那份松岭乡案件的材料,桌上的电话就突然响了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伸手拿起听筒。

“您好,请问是黑石县委叶怀民书记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沉稳的男声,语气带着明显的公务性,没有多余的寒暄。

叶怀民立刻坐直身子,语气变得恭敬:“您好,我是叶怀民。请问您是?”

“这里是明新市市委办公室。” 对方报出身份,随即直接说道,

“市委陈安邦书记明天上午十点,在办公室听你汇报黑石县近期工作情况,不得迟到。”

“好的,收到!” 叶怀民立刻应声,不敢有丝毫怠慢,“我明天上午九点半前就到市委等候,保证准时向陈书记汇报工作。”

挂断电话后,叶怀民重新坐回椅子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

陈安邦书记突然召见,绝不可能是简单的 “听工作汇报”,背后一定有更深的用意。

陈书记和自己一样,也是 “空降” 到明新市的。通常来说,空降干部要么是为了打破地方固化的利益格局,要么是为了推动某项重点工作落地,极少是单纯来 “维稳” 的。

虽然眼下还摸不透陈书记的立场,但叶怀民心里已有了主意:先按正常工作逻辑梳理汇报内容,把该说的重点说扎实,若陈书记主动提及其他方向,再针对性展开详谈。

不过准备工作必须做得细致周全,从核心数据到细节脉络,从已办事项到待推进计划,都要逐一捋清、记牢。

毕竟陈书记身为市委一把手,看问题往往直击要害,万一他针对某个环节深入追问,自己要是答不上来,不仅会显得工作不扎实,更会陷入难堪的境地,这是绝对要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