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阳光刚透过通风口照进山洞,林墨就召集了队员和村民代表,在主通道的空地上召开会议。石桌上摊着一张简易的山洞地形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待扩建的区域,周围围满了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日军内斗带来的喘息机会,是加固防御、提升生存能力的绝佳时机。

“日军暂时不会进攻,但我们不能放松。”林墨指着地图上地下河入口的位置,声音清晰有力,“首先要加固这里,之前的入口太简陋,一旦日军发现,很容易被突破;其次,要在河边建个简易码头,方便运输物资,以后取水、运粮都能更高效;最重要的是,要把坑道延伸到后山,形成地下网络,既能藏兵,又能在危急时刻转移。”

村民们一听要扩建山洞,纷纷主动报名。“林姑娘,我们村里有几个老石匠,擅长凿石头,让他们来负责加固入口!”村长率先开口,身后的几位老石匠也跟着点头,眼神里满是干劲。“我们年轻人力气大,挖坑道、建码头的活交给我们!”几名年轻村民也立刻响应,气氛热烈得像要燃起火焰。

况国华看着眼前的场景,补充道:“光扩建还不够,得设机关。后山的岩石层坚硬,我们可以在坑道转弯处留好‘活石’,用绳索固定,一旦有敌人闯入,砍断绳索,石块就能滚落封堵通道,让他们进得来、出不去。”他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机关的示意图,简单易懂,众人一看就明白了。

当天上午,扩建工作就正式启动,整个山洞瞬间变成了忙碌的工地。负责加固地下河入口的老石匠们,带着凿子、锤子和麻绳,早早来到入口处。入口原本只是一个狭窄的石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他们先用麻绳将自己吊在岩壁上,再用凿子一点点凿掉松动的石块,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长条石嵌入岩壁,用石灰和黏土混合的泥浆固定。

“小心点,这块石头重心不稳!”老石匠王师傅对着身边的徒弟喊道。徒弟正费力地将一块半人高的长条石往岩壁里塞,听到师傅的提醒,连忙放慢动作,旁边的两名队员也上前帮忙,几人合力才将石头固定好。王师傅用锤子轻轻敲了敲石头,听着清脆的声响,满意地点点头:“这样就结实了,就算日军用炸药炸,也得费些功夫。”

河边的简易码头建设也在同步进行。队员们和村民们扛着粗壮的圆木,将它们并排铺在河岸边的浅水区,用铁链将圆木两两相连,再用石头压住圆木的两端,防止被水流冲走。码头的边缘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木棚,用来存放水桶和运输物资的竹筐。

“再加根栏杆,方便人上下船。”林墨蹲在码头边,指着圆木的边缘说道。几名队员立刻找来细木杆,用钉子将它们钉在圆木上,形成了一道简易的栏杆。村民张婶则带着几个妇女,在木棚里铺上干净的麻布,将水桶整齐地摆放在里面,还在棚子门口挂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取水处”三个大字,方便大家辨认。

最艰巨的任务,要数延伸坑道。队员们和村民们分成几组,每组都配备了镐头、铁锹和油灯,从主通道的三个方向同时向山后挖掘。坑道内漆黑一片,只有油灯的光芒在岩壁上跳跃,映出人们汗流浃背的身影。镐头撞击岩石的“叮叮当当”声、铁锹铲土的“沙沙”声,在坑道内回荡,形成了独特的“施工交响曲”。

况国华则穿梭在各个坑道之间,指导大家设置机关。在一条通往后山的坑道转弯处,他让队员们留下一块直径约两米的巨石,用几根粗麻绳将石头固定在岩壁上方的凹槽里,绳索的一端延伸到坑道外侧的隐蔽处,还在绳索下方挖了一个浅浅的陷阱,上面铺着树枝和杂草。“只要敌人踩到陷阱,就会拉动绳索,石头就会掉下来堵住坑道。”况国华一边演示,一边解释,“每个转弯处都要这样设置,形成层层阻碍。”

队员们学得很快,很快就掌握了设置机关的技巧,在各个坑道的关键位置都设置了“活石”机关。有的还在坑道地面上挖掘了陷阱,里面埋上削尖的木棍,上面铺上木板和泥土,伪装得和地面别无二致,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扩建工作进行到第五天,地下河入口已经加固完成,原本狭窄的石缝变成了一个宽约两米、高约三米的石门,门后还设置了一道可以上下升降的木闸,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拉开;简易码头也已投入使用,村民们每天都会推着独轮车来这里取水,队员们运输物资也方便了许多;延伸的三条坑道也都已挖到后山,与之前发现的几个天然山洞相连,形成了一张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每个坑道都能容纳两人并行,还预留了通风口和射击孔。

林墨和况国华沿着坑道巡视,看着眼前的成果,心中满是欣慰。在一条通往后山的坑道里,况国华指着墙壁上的射击孔,对林墨说道:“这些射击孔正好对着后山的小路,一旦日军从后山进攻,我们就能从这里伏击他们,让他们腹背受敌。”林墨点了点头,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在坑道里存放一些弹药和粮食,万一主通道被攻破,我们还能在这些分支坑道里坚持一段时间。”

村民们也纷纷来到坑道里参观,看到四通八达的通道和巧妙的机关,都兴奋不已。“有了这些坑道和机关,就算日军来了,我们也不怕了!”一名村民激动地说道,周围的人也纷纷附和,脸上满是自豪。

当天晚上,林墨在主通道组织了一场简单的“庆功宴”。村民们带来了自己家做的馒头和咸菜,队员们则拿出了缴获的罐头,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扩建山洞的趣事。老石匠王师傅喝了一口酒,笑着说道:“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的工程,看着这些坚固的石门和坑道,我心里就踏实!”

况国华也举起手中的粗瓷碗,对着众人说道:“这些成果,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不能骄傲,日军迟早会发起进攻,我们还要继续完善防御,训练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众人纷纷点头,举起碗碰在一起,碗沿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山洞内回荡,充满了团结的力量。

夜色渐深,山洞内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少数队员还在坑道内巡逻,确保安全。月光透过通风口照进坑道,在地面上洒下细碎的光斑,照亮了墙壁上“守护家园”四个用木炭写的大字。林墨站在通风口旁,望着外面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坚定——有了这些坚固的防御,有了团结一心的队员和村民,无论日军多么凶残,他们都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守护好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