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还未散尽,后山山腰的挖掘现场已传来铁锹撞击石块的闷响。二十余名村民被日军驱赶到一片划定的区域内,每人手中握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锹,在两名持枪士兵的监视下,机械地挖着泥土。混入其中的游击队员阿凯和小王,故意将铁锹举得高高的,落下时却只用三成力气,让泥土慢悠悠地散开,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日军的动向——他们要将这里的情况,通过暗号传递给即将到来的林墨。

“动作快点!磨磨蹭蹭的,想挨枪子吗?”一名留着八字胡的日军士兵,用枪托狠狠砸在一名老年村民的背上。老人踉跄着向前扑去,铁锹脱手落在地上,泥土溅到了士兵的军靴上。“八嘎!”士兵怒吼着,抬脚就要踹向老人,却被旁边的阿凯悄悄拉住——阿凯故意将手中的铁锹“失手”滑落,铁锹柄撞在士兵的腿上,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太君,对不住,对不住!”阿凯连忙捡起铁锹,弓着腰赔笑,“这铁锹太沉,我没拿稳,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们这些老百姓计较。”

士兵瞪了阿凯一眼,又看了看天色,不耐烦地挥挥手:“快点挖!要是中午前还找不到皇军要的东西,你们都别想吃饭!”

就在这时,山下传来一阵挑水的吆喝声:“太君,村民们挖了一早上,渴得不行了,我来送点水!”林墨挑着两只装满水的木桶,头上裹着蓝色的头巾,脸上沾了些泥土,扮成送水的村妇,一步步朝着挖掘点走来。她的水桶里,除了水,还藏着几张写有暗号的小纸条,藏在桶底的夹层中——那是给阿凯和小王的行动指令。

“站住!”另一名瘦高个士兵举起枪,拦住林墨,“水桶放下,你可以走了!”

“太君,我帮您把水倒好再走呗!”林墨放下水桶,脸上堆着憨厚的笑容,“这水是刚从山泉水里挑来的,凉丝丝的,您喝了也解乏。要是村民们渴死了,没人给您挖东西,可就耽误事了。”

士兵被她说动,警惕地盯着她,示意她快点倒水。林墨拿起木瓢,一边给士兵倒水,一边悄悄观察挖掘现场——日军划定的区域约有半亩地,土层下全是大小不一的石块,而两名士兵的目光,始终盯着那些石块的缝隙,偶尔还会蹲下身子,用刺刀拨开石块上的泥土,似乎在寻找某种特殊的标记。她心中了然:日军果然是在找落星崖洞穴入口的线索,这些石块的排列,或许与洞穴的入口有关。

“多谢太君体谅!”林墨倒完水,提起空水桶,转身时故意撞了一下身边的老年村民。老人会意,手中的铁锹猛地“滑”了一下,将一捧泥土直接洒在了八字胡士兵的军靴上。“哎呀!太君,我不是故意的!”老人连忙跪下,假装害怕地磕头。

“你找死!”八字胡士兵气得脸色发青,举起枪托就要砸下去。林墨连忙上前拉住他:“太君,他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我再去挑两桶水来,给您擦擦靴子?”

士兵被她缠得没办法,又怕耽误挖掘进度,只能恶狠狠地踢了老人一脚:“快点挖!再出错,就把你扔下山崖!”

林墨趁机给阿凯使了个眼色,阿凯立刻明白——拖延时间,等待游击队和乡勇的埋伏准备就绪。他悄悄用脚踢了踢身边的小王,两人开始故意放慢挖掘速度,还时不时“失手”将泥土洒在士兵的身上,或是假装铁锹断了、鞋带松了,找各种理由停下来。其他村民也渐渐察觉到不对劲,跟着效仿:有的说自己腰闪了,需要歇一会儿;有的说挖到了硬石头,需要士兵帮忙看看;还有的故意将铁锹挖进石缝里,半天拔不出来。

“你们故意的是不是?”瘦高个士兵终于察觉不对,举着枪对着村民们怒吼,“再敢磨蹭,我就开枪了!”

村民们吓得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却没有一个人加快速度。阿凯趁机走到士兵身边,假装劝架:“太君,别生气,我们这就挖!只是这石头太硬了,我们力气小,挖得慢,您能不能让我们歇五分钟,喘口气再挖?”

士兵看着村民们疲惫的样子,又看了看天上的太阳,知道硬逼也没用,只能不耐烦地答应:“就五分钟!五分钟后,要是再挖这么慢,别怪我不客气!”

村民们纷纷坐在地上休息,林墨则提着空水桶,慢悠悠地走下山。走到没人的地方,她立刻从桶底的夹层中取出纸条,快速写下日军的动向和挖掘点的情况,然后将纸条塞进一只竹筒里,挂在路边的树枝上——这是与游击队约定的情报传递点,老周会派人来取。

回到村里,林墨立刻找到况国华和赵虎,将观察到的情况告诉他们:“日军在山腰的石块区挖掘,重点关注石块的缝隙,应该是在找洞穴入口的标记。村民们已经开始故意拖延进度,但最多只能拖到中午,要是中午前我们的埋伏还没准备好,日军肯定会对村民下狠手。”

况国华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形图上快速滑动:“乱石坡的滚石触发点已经准备好,清风峡的第二道埋伏也基本就绪。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午前,将村民们从挖掘点转移出来,避免他们被日军当做人质。”

赵虎忽然说道:“我有个主意!我们可以让村里的妇女们,以送午饭为由,分批去挖掘点,每批带几名乡勇,扮成挑夫。到时候,妇女们故意制造混乱,比如假装打翻饭桶、争抢碗筷,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乡勇们则趁机将村民们悄悄转移到山林中,再由游击队的队员接应,带到藏兵洞附近的安全区域。”

“这个主意好!”林墨眼前一亮,“妇女们平时和日军接触少,不容易引起怀疑;乡勇们扮成挑夫,也不会让日军察觉到异常。只要混乱制造得及时,我们就能在日军反应过来之前,把村民们都转移出来!”

况国华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就这么办!林墨,你负责组织妇女们准备午饭,挑选可靠的乡勇扮成挑夫,制定好转移的路线和暗号;赵虎,你负责通知游击队的老周,让他们在挖掘点附近的山林中接应,确保村民们转移后的安全;我则留在村里,指挥剩下的乡勇,防止日军突袭村庄。”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林墨召集了村里十余名妇女,她们有的拿着饭桶,有的提着菜篮,脸上带着紧张却坚定的神情——她们知道,这次送午饭不仅是给村民们送吃的,更是要救他们脱离日军的控制。乡勇们则换上粗布衣服,扛着扁担,扮成挑夫,跟在妇女们身后,手中的扁担里,藏着锋利的短刀,用来应对突发情况。

中午时分,第一批送午饭的妇女和乡勇,朝着挖掘点走去。山下的阳光越来越烈,挖掘点的村民们早已疲惫不堪,两名日军士兵也有些松懈,靠在石块上抽烟。林墨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只要村民们成功转移,他们就能毫无顾忌地在乱石坡设伏,彻底阻挡日军的前进,保护好藏兵洞中的伤员和后山的秘密。

而此时,黑风岭下的日军营地中,佐藤正对着地图,等待挖掘点的消息。他不知道,村民们的暗抗早已拖延了他的进度,更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转移计划和埋伏,正在悄然展开。洪溪村的村民们,用他们最朴素的智慧和勇气,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对抗中,为胜利争取着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