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完颜宗翰望着身前那道已然彻底折服的身影,脸上露出一抹莫名的笑意。

挥了挥手,示意左右将其带下。

待帐内只剩下自己一人,他方才缓缓坐回案前。

端起冰冷的茶水,一饮而尽。

“南朝...林冲、岳飞......”

口中轻声呢喃,眸光闪烁不定。

......

建炎元年,秋。

金军北撤的消息,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作为大周都城的汴梁城,已经恢复生机。

只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物是人非,终究不同了。

太尉府,如今已俨然成了整个大周朝廷的权力中枢。

每日里,车水马龙,往来不绝。

书房之内,林冲依旧是一身寻常布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军政文书当中。

自金人退兵,他便以雷霆手段,肃清朝野。

一面整顿京畿防务,操练禁军。

一面又颁布新政,试图革除积弊,重整河山。

只不过这看似大权在握的风光下,却也暗藏着汹涌的逆流。

汴梁城内的勋贵世家虽然被他以雷霆手段清扫一口瓜。

可盘踞在地方的势力,却也并非是那般容易撼动。

一道道出自太尉府的政令,送往各地州府。

得到的,却多是阳奉阴违,虚与委蛇的回应。

更有甚者,如两淮、荆湖等地手握兵权的节度使。

仗着天高皇帝远,兵强马壮,直接公然抗命,隐隐已有割据之势。

听说,还在暗地里联系大周宗室,试图推翻林冲所立的小皇帝。

林冲放下手中朱笔,揉了揉眉心。

“看来,光凭一个小皇帝的名头想要号令天下,终究还是差了些火候。”

心头暗道一声。

沉吟片刻,他起身推门而出。

......

安竹山庄,后山草堂。

因丁忧而在此结庐守孝的李秉,一身素服。

此刻正就着一方石案,指点着林朝英读书。

忽闻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便见林冲一身风尘,大步而入。

“世叔。”

林冲上前,对着李秉躬身一礼。

李秉见状,脸上闪过一抹讶然,随即挥手示意李二郎退下。

“太尉何事如此匆忙?”

“世叔。”

林冲亦不绕弯子,将蜀中变故一一道来。

“如今朝中乏人,能解蜀中之危者,唯有世叔一人。”

“侄儿斗胆,恳请世叔以国事为重,出山主持蜀中大局!”

李秉静静地听着,倒也没什么意外。

他虽然不出此山,可大周各地的消息也有庄中人送到他手上。

略一沉默,便豁然点头。

“国有危难,匹夫有责。”

......

蜀中之事,交由李秉处置。

林冲心头稍定。

有这位曾在蜀中主政多年,深得民心,又是三弟叔父的老臣出马。

再加上陈氏商行在蜀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那些跳梁小丑,自是翻不起什么风浪。

而江南、青州等财赋重地,更是无需担忧。

三弟陈安早年间便已在那里布局深远。

兴建学堂,开办工坊,改良农具,惠及万民。

其声望之隆,早已远超朝廷。

纵有宵小之辈欲趁乱生事,亦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而稳住了这些地方,便也有了基本盘。

可以让林冲有底气改革到底。

......

建炎元年,冬。

汴梁城外,寒风呼啸。

一支数千人的精锐骑兵从北方官道,缓缓而来。

为首一员大将,身披甲胄,面容坚毅,正是奉召回京的岳飞。

其身后,李二郎亦是紧随其后,脸上喜色掩饰不住。

“兄长,如今林将军大权在握,正是你我兄弟建功立业的时候!”

岳飞闻言,脸上同样闪过一抹兴奋。

“今时不比往日,你见了林太尉之后,注意言辞。”

“知道了,你这一路都说了多少遍了。”

一行人不再多言,催马前行。

入得城中,自有兵部官员前来接引,将大军安置于城外营寨。

而岳飞与李二郎二人,则是在亲兵的护卫下,径往太尉府而去。

府门之外,一道魁梧的身影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正是许久不见,却一如往昔的鲁智深。

“哈哈哈!好小子!”

鲁智深见到岳飞,当先一步迎了上来。

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他的肩头,眼中满是赞许。

“听说你在北地把金狗打得屁滚尿流,连那什么狗屁元帅都差点被你活捉了?真给洒家涨脸!”

岳飞被他拍得一个趔趄,脸上带笑

“禅师谬赞,不过侥幸。”

三人寒暄几句,便一同入府。

书房之内,林冲早已在此等候。

屏退左右,只余下他们几人。

一番叙旧过后,话题便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如今的局势之上。

“...金人虽是暂退,可其主力未损,加之又有我朝旧君在手,卷土重来不过是早晚之事。”

林冲指着墙上悬挂的巨大堪舆图,声音沉凝。

“我意趁其休养生息之际,先行整顿内务,再图北伐,收复失地。”

“不知岳将军,意下如何?”

岳飞上前一步,豁然抱拳。

“末将,愿为太尉效死力!”

“好!”

林冲抚掌而笑,眼中光亮闪烁。

“有岳将军此言,何愁大事不成!”

......

白山。

天池湖畔,道音渺渺。

陈安盘坐于青石上,讲法不辍。

湖底深处,那条龙灵静静盘踞,周身黑白二气流转,愈发圆融。

其本是混沌的眸子里,此刻多了几分难言的灵动与智慧。

显然,这近半载光阴的道音洗礼,已然初见成效。

而环绕在湖畔的生灵,同样在这般潜移默化当中,各自得了不小造化。

其中有灵慧者,陈安不拘出身,授箓传法。

一片山崖当中,长生门的道场初见规模。

青石铺就的广场,原木搭建的殿宇,错落有致。

清风领着一众弟子,于此潜心修行,不问世事。

日子,便也这般一天天过去。

平静,而又充实。

这一日,陈安正自讲法,忽而心神微动,似有所感。

平淡声音戛然而止。

环绕四周的生灵似有所觉,纷纷抬起头来,好奇地望向那道青衫身影。

陈安缓缓睁开双眼,眸光悠悠,望向远方天际。

“神魂出行,遨游物外?”

“几位同道倒也是颇有兴致......”

心念一动,生了几分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