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 第153章 告别广汉郡父老乡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告别广汉郡父老乡亲

“所以某想将元让,留在益州担任刺史。”

“此事某会向洛阳朝廷举荐,就算是定下来了。只是不知,元让是否愿意?”

听到袁基的夸赞,又听到如此喜讯,即使夏侯惇性子沉稳,也忍不住激动起来,“愿意!惇愿为主公守好益州战果!”

这次去益州西南三郡整顿吏治,夏侯惇发现,相比于军事,他更喜欢政事。

安排、带领农民耕种,比带着兵卒操练更令他感兴趣。

袁基拍拍夏侯惇肩膀,此事便算作定了下来。

袁基向右侧看,走了几步,站定在荀攸面前,紧握荀攸双手。

“某对公达的能力,再信任不过。自是相信公达能将益州诸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再多的话,袁基就没有说了,他只是紧了紧握住荀攸的手,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荀攸不光完成了明面上处理贪官污吏的任务,暗中也拓展了益州的情报网,并将许多人员渗透进益州基层吏员中。

袁基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紧接着,面向众人,袁基开始发布指令。

“益州各地叛乱,基本已经平息。接下来三天时间,将所有官吏、豪强的罪证进行最后整理。整理完后,全部发往洛阳!”

“与此同时,所有罪犯全部于雒县市集处,处以死刑。死后尸体,发往其犯下罪行的郡县,于当地市集处,示众!”

“唯!”“唯!”“唯!”

“全部处理完后,我们就开始返程!”

“唯!!!”

说到能回洛阳,众人都十分开心。

袁基看着面前的每个人都瞬间充满朝气,仿佛要大干一场一般。

袁基又给众人加了把火。

“有件事,诸位还不知。”

“恶来前几日在巴郡娶妻了。可惜时间太仓促,大家都有任务,吾也就没叫各位回来。”

“不过,吾同恶来说过,会于洛阳再帮他二人办一次婚礼。届时除了元让,诸位可都要参加啊。”

对于夏侯惇来说,他同典韦才刚刚认识,不能参加,他也不感到可惜。

但颜良和文丑听到这个消息,都炸了,尤其是颜良。

“什么?!老典居然娶妻了?!凭什么?!这么快!!!”

颜良都嫉妒得质壁分离了。

在他辛辛苦苦打羌人的时候,典韦在开开心心地结婚?

气死他了!

典韦为什么这么命好啊!

颜良咬牙切齿。

但很明显,颜良动力更强了,他现在就想大干一场,将事情都办完。

然后立马飞奔到巴郡,同典韦打一场!

打不过,他就连同文丑、纪灵、夏侯渊一起打!

荀攸其实也挺惊讶的。

没想到刚出发的时候,他还同主公一起调侃典韦,这眨眼间,典韦竟然说娶妻就娶妻了?

众人不管是不是因为这则消息的刺激,反正都变得更加活力满满,干劲十足。

没过五天时间,袁基带着荀攸、夏侯惇等人,将证据全部整理好,尽皆发往洛阳朝廷。

而颜良则干劲满满地拉着文丑、纪灵、夏侯渊几人,天天带着兵卒提罪犯,每天就是杀杀杀,市集都杀得血腥味久久不散。

边杀,边组织人手将众罪犯尸体发往各郡。

随着一众罪犯的公开处刑,整个益州的舆论场被彻底点燃了。

本来,百姓们只是遥远地得知,大汉有一个好官——太仆袁基,出身名门,大汉楷模。

如今这个大好人,真真切切出现在他们面前,且做了遍及益州每一个百姓的好事——

袁太仆及其手下军队,将益州各处的叛乱平了。

许多陷入刀兵战火的郡县,重新恢复了和平。

若是细致到每一个个体,这是活人无数的功绩。

袁太仆还将益州不做人的官吏、豪强皆处以死刑。

不知有多少受迫害的百姓,看着市集处的血红,喜极而泣。

更更令百姓们没想到的是,袁太仆以官府的名义,将这群豪强家族的地,重新还给了佃农和被迫害成为流民的人。

这群人,在重新得到失地的一瞬间,泪流满面。

他们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当场跪地大拜,口中念念有词。

种种情感凝聚,盘旋在益州上空,化成了人望。

袁基如今若要在益州通行政令,无需士族,无需官府,只要被证实是袁基的政令,所有百姓都会奉为圭臬,会认认真真执行每一处细节。

众多士族、豪强,无论真心或假意,皆不敢在此刻发表任何负面言论。

他们集体歌颂袁太仆,歌颂大汉天子。

益州的政治正确已经确立,还是他们所有人一起确立的,他们若是发出一点与众人相反的声音,就会成为异类,立马被反噬。

当然,袁基也给予了益州士族、豪强一些安抚。

袁基挑选了某些士族、豪强的优秀人才,收入麾下,送众人一个前程。

正当百姓们觉得袁太仆已经做了很多好事之时,袁基又送了百姓一份希望。

袁基下发公文,张贴各县——他在各郡县明文公开表示,过去的那种生存环境,必然不复存在,后续他会为益州留下许多好官员,他们会发展益州,保护百姓平安,让益州变得更加和平美好。

“这可是袁太仆亲口说的好官啊!那一定是很好的官。”

“希望”,对大汉只为活着的百姓来说,是他们不敢升起的念头。

但如今,众百姓心里,是真的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些消息,一番接着一番,将益州各郡的民心尽皆俘获。

从未被如此放在心上对待的百姓们,平生第一次发自内心地产生了尊敬爱戴之情。

袁基就在这样万众歌颂的声浪中,带着众属下和部曲,返回巴郡。

他每路过一个郡县,就有沿路等待的百姓自发迎接。

这一路上,袁基走得比上一次去巴郡时要慢得多。

众多游侠、百姓,都想送袁太仆走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