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 第51章 袁基正在无差别散发人格魅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章 袁基正在无差别散发人格魅力

汝南老家的长辈们已经将家中灵堂布置好,其场面可用壮观来形容,比洛阳的简易灵堂要更加尊贵。

接下来,就要开展一场漫长的门生故吏表演秀了。

袁逢不能下葬,需将灵体摆在灵堂三个月,以接受祭拜。

当然,不用害怕尸体腐败,因为汉朝已经有一套完善的防腐体系了。

从温度、湿度、密封性等等各个维度,全方位保护。

甚至还上了抹朱砂、灌水银等化学手段。

准备工作已经完毕。

接下来,则需要开门接待来自天南地北的来客了。

各地大小士族,都组织了大大小小的祭拜团,一波一波地涌来。

袁基每天两眼一睁,就开始接待,话术已经锻炼得非常熟套了。

好消息是,袁基觉得自己的演技又进步不少。

具体体现在,董卓作为袁隗故吏来汝南祭拜时,袁基亦能面色如常,乃至使人宾至如归般地对待董卓。

董卓眼含热泪,大手抓着袁基,不停地拍着袁基的手背,口中反复说着“节哀”,“要保重身体”。

董卓实在太感动了,他从袁基身上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

这是他从中原士人身上,从未体验过的平等感。

他听人说,袁君侯麾下有一文士,亦是凉州人,这更是令他对袁基的好感倍增。

要不是不能改换举主,他真心想从袁隗那里转到袁基的手下。

他们凉州人,什么年龄、身份高低,全都不看。

再说,袁基对比袁隗,除了年龄小和官场资历少以外,在吸引人追随这方面,袁隗说不好还真比不过袁基。

最终,董卓挥泪与袁基告别,恋恋不舍地离开袁氏老宅,继续回去当他的河东太守。

只要袁基付出真心加演技,被他对待之人是真的会感受到如沐春风之感。

每个人都能从他那里收获到想要的感受,无论是尊重、鼓励、平等还是重视等等……袁基都可以精准触碰他们最渴望之处,并填补它。

就比如跟随荀氏长辈而来的荀彧,就被袁基喂了一大碗迷魂汤。

颍川同汝南距离近,荀氏来得比较早。

袁逢刚刚去世,袁基还在守孝,荀氏没有不合时宜地提及联姻之事。

由于目前荀氏家族还在被党锢,所以此次只有荀爽一辈和零星几个小辈到场。

如荀攸等小辈由于辈分低等原因,就都没有到场。

倒是荀彧,由于他为家族做出了牺牲,也由于他自身的聪敏好学,荀氏家族内部对于荀彧的态度倒是不错。

有什么出席的场合都会带上荀彧。

可这一举动,为荀彧的才学扬名的同时,也导致了荀彧遭受了更多的冷眼。

人人只盯着他联姻宦官之女这一污点,无人在意他有什么才华。

毕竟才学这个东西,人人多多少少都有,真正能服气他人才华之人,少之又少。

这也就导致这个赛道,就算想扬名也扬不出多少名气。

荀彧今年十六岁,未及冠,所以还未取字。

源于他的过往经历,荀彧待人接物都很成熟。

人也温文尔雅,说话温温柔柔的,让不少想刁难他的士人都不好意思再为难于他。

但由于袁基有时也会对着他人伪装温和,比如着名受害者阳球。

所以他一眼就看穿了荀彧温和下的勉强。

荀彧用温和的外表作为他的保护壳,潜意识里,他这样表现会使他不受伤害,但他的内心有时并不是真正地想笑、想温柔。

只是他已经习惯于此,以至于成为他此后性格里的一部分。

这次荀氏来访时,由袁隗和袁基亲自接待。

袁基在拜见几位长辈之后,也亲切地拜见了荀彧等同辈之人。

并同他们进行短暂交谈。

袁基不着痕迹地开启了与荀彧之间的一对一对话。

他并没有与荀彧交流过多,只是语气和煦地同荀彧交流些其感兴趣的话题。

由于还在丧礼期间,所以对话简之又简。

但只这短短的对话,却令荀彧大受触动。

在士人眼中,袁基如今在大汉是何等名望?说一句“大汉巨星”实在不为过。

袁基的名望已经以洛阳为中心,向边郡方向飞速扩散。

由于袁基的众多拥趸在文章里赞美袁基的语气都极为虔诚,导致没见过袁基之人,心里都油然而生一丝敬畏。

亦得益于众多吹捧他的文章,袁基在他人想象中的形象简直都不像人。

这样的人物,与他荀彧这样的籍籍无名荀氏子倾心交谈,简直是一件危言耸听的事。

只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够让人震惊于袁基待人之随和、之真诚了。

更何况袁基同荀彧一番交谈后,还大力夸赞他。

袁基短短几句话就令荀彧的内心,发生了山崩海啸般的震颤。

原因无他,只在于袁基懂他、理解他、尊重他还引导开解他。

袁基对荀彧做出赞语:

“荀公子清朗卓绝,是当世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与君交谈过后,基深感君才思之敏捷,具有远见卓识……”

荀彧受宠若惊,且谦虚至极。

他端正下拜,语气诚恳地说:“袁君谬赞。彧才智平庸,怎配称此等赞语?”

荀彧谦逊惯了,他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袁基称赞太过,他下意识地不敢接下如此高的评语。

袁基眉头皱起,摇摇头,用不赞同的语气说:“荀君怎可如此看低自己?你该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君就是如此之人,何谈与之匹不匹配?”

“须知,人一生中能陪伴你的最好友人便是你自己。只要你足够坚定地去欣赏自己,他人之言语,或称赞、或批评,又与汝何干?”

“只要君坚定——自己就是如此之人,那这些夸赞荀君的话语,就是实至名归之语。”

袁基温柔地拍拍荀彧的肩膀。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配不配,你更要在意对方配不配给你评价?——若是不配,他的话你连听都不必听。若是配,那他的话语也自然是极配你之品性。”

听闻此言,荀彧怔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