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183章 忙碌了这么久 现在就想在家里 安安静静地待着和你一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3章 忙碌了这么久 现在就想在家里 安安静静地待着和你一起

“你就别跟我这谦虚了!”林知意不依不饶,用力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力道不小,“没有你们前期精准的产业定位和规划,没有后期像老黄牛一样默默耕耘、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纸上谈兵!周县长是掌舵的,指明方向,你们就是划船的,是确保这艘大船能破浪前行的核心动力!缺一不可!黄金搭档!”

抒发完内心的激动,林知意立刻进入“任务”状态。她迅速拿出手机,开始对着窗外,随后又下车跑到观景台上,寻找各种绝佳的角度,远景、中景、特写、动态视频、……她拍得极其认真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重要的证据采集工作。然后,她精心挑选出最满意、最能展现花海壮阔与绚烂的照片和视频,一张张、一段段地发送给那个备注为“周惟扬”的微信对话框。她知道他职业特殊,此刻可能正在某个信号隔绝的地方,手机无法接收,甚至根本无暇查看,但她还是执着地、一遍遍地发送着,仿佛要通过这无形的电波,跨越山海,将这份震撼心灵的美丽,将这份她亲眼所见的、因他一句话而奔赴的风景,完整地传递给他。也默默地告诉他,她记得,她来了。

“南星!快!这个角度绝了!帮我拍一张,要把我和后面整个梯田都拍进去!”

“哇!这边!这株绿色的‘豆绿’太仙了!快给我和它合个影!”

“你看那边!粉色的‘赵粉’和紫色的‘魏紫’交错种植,像不像彩虹铺在了山上?”

林知意完全抛开了平日法庭上的犀利严谨和职场中的精明干练,像个初次春游的小女孩,在花田间雀跃穿梭,脸上洋溢着纯粹而灿烂的笑容,笑声清脆如银铃。姜南星则微笑着,耐心地充当着她的专属摄影师和向导,看着她发自内心的快乐,心底也仿佛被阳光填满,柔软而欣慰。湛蓝的天空,绚烂的花海,好友明媚的笑颜,空气中浮动的馥郁芬芳……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得近乎梦幻的假日画卷。

临近中午,周惟清处理完指挥部的事务,准时来到了预定好的餐厅。这是一家位于县城边缘、毗邻一条清澈小河、环境极为清幽雅致的私房菜馆,主打本地生态食材和创意菜。

姜南星和林知意到达时,周惟清已经点好了几样招牌菜,正坐在靠窗的位置,安静地看着窗外的河景。见到她们进来,他起身相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周县长!”林知意一见到他,立刻又开启了“粉丝”模式,比在花田时更多了几分郑重,但眼中的敬佩和赞叹丝毫未减,“刚才去看了河谷镇的梯田牡丹,我必须再次,并且更加正式地向您和英林县的领导班子表示我最崇高的敬意!英林在县委和您的带领下,真的是旧貌换新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那梯田牡丹,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是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景观!我走过不少地方,像这样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得如此完美的,真的不多见!您和南星他们,真是太厉害了!”

周惟清被林知意这连番的、高度凝练的夸奖说得有些招架不住,他抬手示意她请坐,语气依旧平和沉稳,带着谦逊:“林律师言重了,太过奖了。这成绩归功于英林百姓的勤劳智慧,归功于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个人,只是尽了应尽的本分。你能喜欢,并且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就是对英林、对我们工作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不是过奖!是实话实说!”林知意激动地在姜南星身边坐下,目光灼灼,“我已经拍了好多素材,发给……嗯,分享给很多朋友和同行了!我相信,凭借这里独一无二的景色和你们扎实的产业基础,英林的口碑一定会爆棚,未来不可限量!”

周惟清了然地笑了笑,没有点破她话语里还有个特定的分享对象,只是将制作精美的菜单往她面前推了推:“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想尝试的?这家的河鲜都是当天捕捞,很新鲜,山野菜也很有特色。”

午餐在愉快而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林知意依旧沉浸在花海带来的震撼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观感,也不时询问一些关于产业规划、村民参与度、环境保护等更深入的问题,展现出她作为精英律师的逻辑思维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洞察,言语间充满了对周惟清和姜南星工作的钦佩。周惟清也难得地在非工作场合如此放松地交谈,有问必答,言谈举止间既展现了主政一方的清晰思路和长远眼光,又不失温和与耐心。姜南星坐在一旁,看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相谈甚欢,看着爱人沉稳从容,好友真诚热情,心中被一种平静而深沉的幸福感所充盈。

饭后,林知意识趣地率先起身告辞。

“好了,我这个超大瓦数的电灯泡,就不继续打扰你们二位来之不易的二人世界了。”她拿起手包,笑着对周惟清说,语气真诚,“周县长,再次感谢您的盛情款待,也感谢您和南星,让我看到了现在这么棒的英林!今天非常开心!”

周惟清也站起身,温和回应:“路上注意安全,我们英林会越来越好的。”

“一定!我相信你们!”林知意挥挥手,又对姜南星眨了眨眼,递过一个“你懂的”眼神,这才脚步轻快地转身离开。

送走林知意,餐厅外阳光正好,微风拂过河面,带来湿润清新的气息。

“下午还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或者想做的事?”周惟清低头问姜南星,很自然地伸手,帮她将一缕被风吹到唇边的发丝轻柔地别回耳后。

姜南星摇摇头,伸手挽住他的手臂,将身体的重量稍稍倚靠在他身上,语气带着彻底的放松和依赖:“哪儿都不想去,什么特别的都不想做了。忙忙碌碌了这么久,现在就想回归最朴素的状态,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待着,和你一起。”

“好,”周惟清握紧她的手,掌心温暖干燥,“那我们就回家。”

回到他们那个安宁的小家,姜南星脱下略显正式的外套,换上柔软舒适的家居服,感觉连呼吸都变得格外轻快自在。她信步走进书房,目光掠过靠墙而立的书柜,最后落在角落那个古雅的红木画缸里,里面插着几卷宣纸,旁边的梨花木笔架上,悬挂着大小不一的数支毛笔。

“惟清,”她忽然心念一动,转身看向正在客厅烧水准备泡茶的周惟清,眼中带着期待的光,“你毛笔字写得这么好,今天……能不能教我写毛笔字?”

周惟清有些讶异地抬眼,随即,深邃的眼眸中泛起清晰而柔和的笑意,如同春冰初融:“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

“就是觉得,”姜南星走到宽大的书案前,指尖轻轻划过光滑冰凉的案面,声音温和,“需要一个能让人完全沉静下来,忘却纷扰的寄托。而且,”她回头看他,眼神清澈,“看你写字时那种专注沉凝的气度,一定是一种极致的享受。我想……离那样的你更近一点。”

最后一句她说得极轻,却像一片羽毛,轻轻搔刮过周惟清的心尖。他目光一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没有任何犹豫地点头:“好。”

水沸了,他先沉稳地泡好一壶陈年普洱,深红明亮的茶汤注入杯中,醇厚的香气立刻在书房内氤氲开来,与淡淡的纸墨清香交织。然后,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洁白如玉的宣纸,用乌木镇纸仔细压平两端,又从笔架上选了一支适合初学者使用的、软硬适中的中号兼毫笔。

“初学不必贪多,先从握笔姿势和最基本的笔画开始体会。”周惟清站到她身后,身形将她轻轻笼罩。他的手臂从她身侧环过,温热的大手覆上她握着笔杆的手,他的胸膛紧贴着她的后背,沉稳的心跳和体温透过薄薄的衣料清晰地传递过来。姜南星能闻到他身上那股熟悉的、清冽干净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茶香和即将磨开的墨锭那独特的松烟香,让她莫名的心安神宁,仿佛漂泊的船只终于回到了宁静的港湾。

“手腕要放松,虚空着,像握着一个鸡蛋。手指则要实实在在将笔管固定住,力从指尖发,这叫‘指实掌虚’。”他低沉舒缓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耐心地讲解着执笔的要领,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带来一阵细微的酥麻。他带着她的手,在端砚里缓缓舔饱了浓黑发亮的墨汁,避免滴洒,然后引领着她的手,在雪白的宣纸上,一笔一划,沉稳有力地示范着最基础的横、竖、点、撇、捺。

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指引着她的动作,力道恰到好处,既让她清晰地感受到笔锋与纸面接触时那微妙的弹性和阻力,感受着运笔的提按转折,又不会过度控制,剥夺她自己的体验。姜南星起初身体有些僵硬,笔画写得深浅不一,像蹒跚学步的孩童。但在他的耐心引导和低沉嗓音的安抚下,她渐渐放松下来,开始尝试去感受笔尖的韵律,呼吸也慢慢与他同步。

练习了一会儿基本笔画,周惟清松开了手,退后一步,让她自己尝试。他则坐到一旁的官帽椅上,端起茶杯,静静地看着她。

姜南星凝神静气,回忆着他刚才教导的每一个细节,悬腕,提笔,蘸墨,落笔。书房里变得极其安静,只剩下笔尖与宣纸摩擦发出的、富有节奏的细微“沙沙”声,以及两人轻浅交融的呼吸声。午后明媚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棂斜射进来,在铺着宣纸的书案上、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错落有致的光影。她微微蹙着眉,红唇轻抿,眼神全部凝聚在笔端那一点移动的墨痕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已远去,只剩下眼前这一方黑白天地。

周惟清凝视着她认真的侧影,眼神温柔得如同浸满了月色的深潭。他很少看到她如此全然沉浸、心无旁骛的模样,不同于工作中那个理性果决专业的姜南星,也不同于生活中那个温柔体贴的伴侣,此刻的她,褪去了所有身份标签,像一个纯粹的学习者,散发着一种专注的、近乎圣洁的光芒,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