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134章 所有人边吃饭 边吃着周县长和姜南星的喜糖 洋溢着笑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4章 所有人边吃饭 边吃着周县长和姜南星的喜糖 洋溢着笑容

糖也吃了,奶茶也喝了,上班时间也到了。大家收拾心情,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姜南星拍了拍手,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好了,糖也吃了,喜气也沾了,该干正事了。”她笑着说,但眼神变得认真起来,“上次我们讨论的,关于开通中心官方视频号的事情,县里已经批准了。现在冬季管护也基本结束,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提到工作,大家都收敛了玩笑的神色,认真起来。

“太好了!”曾欢第一个响应,“我早就迫不及待了!”

徐进摩拳擦掌:“内容策划方面我已经有一些初步想法了。”

徐子航推了推眼镜:“技术支持和数据可视化我可以负责。”

王勇也点头:“需要对接科技政策或者项目解读,我这边可以提供素材。”

姜南星看着干劲十足的团队,非常满意。她打开投影仪,将自己周末整理的初步思路投放在屏幕上。

“我们这个视频号,定位要清晰。目标受众既包括对我们英林特色农产品感兴趣的潜在消费者、投资商,也包括县内外的农户、合作社,以及关心乡村振兴的广大网友。所以,内容既要专业、有深度,也要通俗、有趣、接地气。”

她顿了顿,开始阐述详细的方案构想:

“首先,内容是核心。我初步设想,我们可以策划几个系列栏目:

1. ‘英林风物志’系列:这是我们视频号的主打内容。系统地介绍我们英林的每一种主要特色农产品和中草药。比如,河谷镇的油用牡丹、东河村的茶叶、金咀镇的高端水果、以及分布在各乡镇的天麻、茯苓、百合等等。每一期聚焦一种产品。

· 内容要包括:

· 前世今生: 介绍这种作物在英林的种植历史、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

· 种植匠心: 展现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比如我们刚完成的冬季防冻)、到采收的全过程。可以邀请像郑支书这样的老把式,或者像叶天公司这样的新技术企业,讲解关键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拍出美感,也要讲出门道。

· 产品价值: 不仅展示产品本身,更要深入挖掘其营养、保健、食用(或药用)价值。可以请专家解读,或者用生动的动画演示(子航,这部分需要你大显身手)。

· 产业展望: 介绍这种产品的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前景。比如丹华公司的牡丹籽油规划,东河村茶叶的升级之路。

2. ‘科技兴农第一线’系列: 突出科技在我们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 可以拍摄:徐子航和王勇在田间地头安装传感器、用无人机监测作物长势、建立智慧农业平台的场景。

· 可以记录:科技特派员下乡培训、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故事。

· 可以展示:像瑞康药业对中草药种植的标准化要求,阳光绿谷的智能化大棚等。

3. ‘新农人故事’系列: 聚焦那些扎根土地、勇于创新的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展现新时代农民的风貌。比如,河谷镇积极参与牡丹种植的农户,东河村按“科学法子”种茶得到实惠的茶农等等。

4. ‘寻味英林’系列(与文旅结合): 由徐进主要负责。展示我们的农产品如何从田间地头变成餐桌美食。可以拍简单的烹饪教程,比如如何用牡丹花蕊做茶,如何烹制地道药膳,如何品尝英林特色水果等。也可以结合乡村旅游,推介农家乐、采摘园等。

其次,是形式和风格。

· 短视频为主: 每个视频控制在5-8分钟,节奏明快,信息密集。

· 真人出镜+实地拍摄+动画\/数据可视化结合: 增强真实感和吸引力。我们可以轮流出镜讲解,也可以邀请农户、专家出镜。

· 语言通俗易懂: 避免专业术语堆砌,用大众能理解的语言讲解专业知识。

· 视觉精美: 充分利用我们英林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把农业拍出美感来。前期我们可以用手机+稳定器,后期如果效果好了,再考虑添置专业设备。

最后,是运营和推广。

· 平台选择: 首选抖音、视频号这两个用户基数大、活跃度高的平台。

· 定期更新: 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比如每周2-3更,培养用户观看习惯。

· 互动引流: 积极回复评论区留言,发起相关话题讨论,与其他相关账号互动。

· 矩阵联动: 可以和县里的官方文旅账号、融媒体中心等互相推荐,形成宣传合力。”

姜南星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的方案,让在座所有人都听得心潮澎湃。

“太棒了姜组!这个方案太全面了!”曾欢激动地说,“我都已经能想象到我们视频号火起来的场景了!”

徐进补充道:“我觉得还可以加一个‘节气里的英林农业’系列,跟着二十四节气,记录不同时节我们英林农事活动的变化,很有传统文化气息。”

徐子航也提出建议:“数据可视化方面,我可以尝试用更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来呈现,比如用动画模拟牡丹籽油的形成过程,或者展示智慧农业平台如何运作。”

王勇说:“我可以负责联系省农科院的专家,看能不能邀请他们录制一些简短的科普视频,增加权威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补充和完善着方案,创意和热情在小小的办公室里碰撞、激荡。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中心办公室的热闹景象和桌上那堆显眼的糖果零食,吸引了其他科室同事的好奇。不一会儿,就有几个相熟的同事探头进来。

“哟,姜课长,你们中心今天什么好日子啊?这么热闹?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姜南星笑着抓起一把糖果塞过去:“来来来,吃糖吃糖!沾沾喜气!”

“喜气?什么喜气?”同事一边接过糖,一边好奇地问。

曾欢嘴快,笑嘻嘻地大声宣布:“这是我们姜组和周县长的订婚喜糖!大家别客气啊!”

这一嗓子,顿时引来了更多关注。大家纷纷过来道贺,顺便“蹭”颗糖吃。

“恭喜啊姜课长!和周县长真是郎才女貌!”

“谢谢周县长和南星的喜糖!祝你们百年好合!”

“这糖真甜!沾沾你们的喜气!”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小半个办公楼。等到中午快下班时,周惟清、何明辉书记以及另外几位县领导,因为一个临时讨论的议题结束,正好一起从会议室出来,路过促进中心门口。

何明辉看到中心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还听到“喜糖”“恭喜”之类的词,不禁好奇地停下脚步,笑着问:“哟,你们中心今天这么热闹?有什么喜事啊?”

正在里面帮忙分糖的姜南星一抬头,看到门口站着的几位领导,尤其是站在何书记身边、眼中带着了然笑意的周惟清,脸一下子就红了。

曾欢胆子大,笑着回答:“何书记,周县长,我们在吃姜组和周县长的订婚喜糖呢!就是糖……好像快不够分了。”她说着,还俏皮地眨了眨眼。

何明辉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看向身旁的周惟清:“惟清啊,这可是你的不对了,订婚这么大的喜事,喜糖怎么能让大家不够分呢?”

周惟清看着一脸窘迫又可爱的姜南星,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他从善如流地拿出手机,语气从容:“是我的疏忽。何书记,各位,稍等。”他迅速在外卖平台上下单,又订了数量充足、品种多样的高档喜糖和巧克力,直接送到县委食堂。

“我已经订好了,中午食堂,大家都有份。”周惟清对何明辉和几位领导,也是对中心里所有的同事说道。

“哈哈,好!那我们中午可都要去食堂沾沾喜气!”何明辉心情大好,拍了拍周惟清的肩膀,“惟清,南星,恭喜你们啊!”

其他几位领导也纷纷笑着道贺。

中午,县委食堂仿佛变成了一个喜庆的派对现场。周惟清额外订购的大量喜糖和巧克力被摆放在醒目位置,任凭取用。干部职工们一边吃着饭,一边吃着周县长和姜南星的喜糖,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互相讨论着这对佳偶。

“周县长和姜课长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是啊,你看他们一起为咱们英林做了多少实事!”

“这糖真甜,希望咱们英林的日子,也像这糖一样,越来越甜!”

姜南星和周惟清坐在食堂一角吃饭,不断有同事过来真诚地祝福他们。周惟清虽然话不多,但都一一颔首回应,嘴角始终带着轻松的笑意。姜南星则脸颊微红,心里却被巨大的幸福和周围人的善意包围着。

看着这热闹温馨的场面,姜南星悄悄在桌下握了握周惟清的手。周惟清反手将她的手紧紧握住。

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照射进来,落在那些五彩缤纷的糖纸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他们此刻的心情,和对未来共同生活的无限憧憬。事业的新篇章已经开启,爱情的果实也正甜蜜芬芳,这一切,都让这个冬天,充满了无限的暖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