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91章 战前总动员 迎接瑞康集团考察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战前总动员 迎接瑞康集团考察团

夜色温柔,星光点点。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彼此的心意早已相通。这个端午假期的尾声,在朋友相聚的温馨和爱人相伴的宁静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端午假期的慵懒与温馨还未来得及完全消散,英林县的行政机器便已提前轰鸣启动。假期第二天下午,一则紧急通知便下发至各相关单位:因瑞康集团考察团将于一周后抵达,进行为期两周的深度考察,全县各重要部门(包括县委办、县府办、发改局、招商局、农业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相关乡镇及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主要负责人及核心骨干,提前一天结束假期,次日(周二)上午八点半,在县委常委会会议室召开紧急部署会议。

通知语气严肃,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大考”即将来临。之前的董事会通过只是拿到了准考证,这次为期两周的全面尽职调查,才是决定能否“金榜题名”的关键。

周二清晨:战前总动员

周二清晨,县委县政府大楼比平时上班时间更早地苏醒过来。虽然只是提前一天结束假期,但没有人抱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临战前的肃穆和隐隐的兴奋。

八点半,常委会会议室座无虚席。县委书记何明辉端坐主位,面色凝重而不失威严。县长周惟清坐在他左侧,神情冷峻,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常务副县长、农业局长夏云州,招商局长、发改局长等一众核心部门负责人悉数在座。姜南星作为中心代表,也列席会议,坐在靠后的位置,神情专注。

何明辉书记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同志们,假期提前把大家召集回来,原因只有一个:瑞康集团!一周后,瑞康集团由李总亲自带队,集团总部几乎所有核心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将近三十人的庞大考察团,将进驻我们英林,进行为期两周的全面深度考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家是动了真格的,是要把我们英林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看个通透!”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巨大的压力传递到每个人心中:“这次考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投资数十亿、惠及长远的重大项目能否最终落地!关系到我们英林县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格局!没有任何退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何明辉继续部署:“这次考察,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内容更深入、标准更高!我们必须拿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准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现在,成立瑞康项目深度考察接待服务工作专班,我亲自担任组长,惟清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云州同志和其他相关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专班下设综合协调、接待服务、现场准备、资料汇报、后勤保障、应急处理等多个小组,具体分工由惟清县长详细安排。”

压力层层传导,责任明确到人。

周惟清接过话头,他的语气沉稳冷静,条理清晰,开始具体分工:“综合协调组由县委办、县府办牵头,负责总调度、信息上传下达、与瑞康集团的日常对接;接待服务组由招商局、接待办负责,细化接待方案,包括接机、住宿、餐饮、车辆、医疗保健等,务必体现我们的热情和专业;现场准备组由农业局、自然资源局、相关乡镇负责,确保所有考察点环境整洁、路线顺畅、讲解到位,特别是药材基地、预留产业园地块,要反复检查;资料汇报组由发改局、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牵头,之前南星同志他们准备的数据库是基础,现在要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精准的汇报材料,包括电子版和精美的纸质版,要能随时响应考察团的任何质询……”

他将任务分解得极其细致,每个小组的职责、完成时限、具体要求都清清楚楚。点到姜南星的名字时,他的目光与她有瞬间的交汇,平静无波,但姜南星却能感受到那目光背后的信任与重托。

“后勤保障组、应急处理组……”周惟清一一安排下去,最后强调,“各小组今天下午下班前,必须拿出详细的工作子方案报专班办公室。从明天起,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下午五点,各小组汇报进度,有问题当场协调解决。未来一周,包括周末,所有相关人员取消休假,全力以赴!我们要用最充分的准备、最饱满的热情、最专业的素养,迎接这次关乎英林未来的大考!”

会议简短而高效,散会后,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凝重和紧迫感。没有多余的交谈,大家迅速离开会议室,奔赴各自的岗位,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

紧密锣鼓的一周:汗水与默契

接下来的几天,英林县相关各部门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高速运转起来。

· 综合协调组(县委办\/县府办): 电话、传真、邮件几乎从未间断,成为信息交汇的中枢。他们需要精准地将专班的指令传达下去,又将下面的进度和问题汇总上来,协调解决各种突发情况,工作量巨大。

· 接待服务组(招商局\/接待办): 细致到极致的接待方案反复修改打磨。考察团三十人的名单、职位、饮食习惯、住宿偏好(李总喜静,安排了套房;技术骨干需要网络稳定……)都被一一列出并落实。预订的酒店反复检查设施,餐饮菜单精心设计,既要体现地方特色又要兼顾健康营养,车辆调度安排精确到分钟。

· 现场准备组(农业局\/自然资源局\/乡镇): 工作人员几乎泡在了田间地头和规划地块上。示范药材基地的田埂被修葺整齐,杂草清除干净,树立了更加规范醒目的标识牌。产业园预留地块进行了初步的平整,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种植户,进行沟通和简单的培训,确保考察时能对答如流。

· 资料汇报组(发改局\/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这是任务最繁重的小组之一。姜南星带领着曾欢、徐子航等人,几乎是以办公室为家。他们要在原有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制作出更加直观生动的图表、ppt,并翻译成中英文对照版本。还要准备各种可能的问答预案,应对不同部门专家的提问。打印机几乎日夜不停,一摞摞精美的汇报材料被装订成册。

· 中心内部的互动: 曾欢和徐子航这对“欢喜冤家”在高压下反而配合得更加默契。曾欢心细如发,负责数据最后一遍的校验和排版美化,不容许有任何错别字或格式错误;徐子航则发挥技术优势,优化数据库查询系统,确保能快速响应任何数据调取需求。两人常常为了一个细节争论不休,但目标一致,效率奇高。徐进和王勇则频繁往返于中心和各个考察点,负责现场信息与汇报材料的对接确认。

· 姜南星与周惟清的“工作”互动: 这一周里,两人见面的机会反而比平时更少。周惟清作为总协调人,需要不停地在各个小组、各个考察点之间巡视、督导、开会。姜南星则牢牢钉在办公室里,负责最核心的汇报材料准备。他们的交流更多是通过电话、微信或者每晚专班的日报会。

· 深夜的电话: 往往是深夜十一二点,周惟清结束一天的奔波,回到办公室,会给还在加班的姜南星打个电话。“资料准备得怎么样了?”他的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差不多了,最后核对一遍就行。你那边呢?现场都还顺利吗?”姜南星的声音也透着倦意,但很稳定。“嗯,基本没问题了。早点休息,别熬太晚。” “你也是,记得喝点热水。” 简单的几句对话,没有甜言蜜语,却是最深切的关怀和支撑。

· 短暂的照面: 有时在楼道里擦肩而过,周惟清会停下脚步,低声问一句:“还能撑住吗?”姜南星会给他一个坚定的眼神:“没问题。”他会微微点头,然后匆匆离去。有时在食堂吃加班餐碰到,他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肉菜拨一些到她的餐盘里,说一句:“多吃点,补充体力。”周围或许有同事看到,但在这全员奋战的特殊时期,这种细微的关心,反而显得格外自然和温暖。夏云州有次碰见,还会打趣地低声对周惟清说:“哟,周县长挺会关心下属啊。”周惟清只是淡淡瞥他一眼,不予置评,嘴角却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