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惟见南星 > 第80章 准备工作基本到位 下周才是真正的考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章 准备工作基本到位 下周才是真正的考验

会议一结束,周惟清和夏云州立刻召集相关部门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所有人员,开了一个紧急落实会。

周惟清开门见山:“书记的表扬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鞭策。瑞康药业初步定于下周来考察,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这一周,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第一,数据要再夯实。南星,你们中心牵头,将之前给瑞康看过的土壤数据、药材检测报告,结合省农科院最终出具的权威认证,做成一份更精美、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的汇报材料。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核对,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计划要再细化。招商局、农业局配合,针对瑞康可能关心的GAp基地建设、土地流转模式、农户合作方式、政策配套等问题,拿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不要空话套话,要实实在在的干货!”

“第三,现场要再打磨。河谷镇、金铺镇,你们负责选定几条最佳的考察路线,沿途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都要整治好。拟考察的地块、农户,要提前沟通好,确保能展现出最真实、最积极的一面!”

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会议室内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高效。每个人都清楚,这将是一场更艰巨、更关键的战役。

周二至周四:深入基层与精益求精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团队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高速运转起来。

姜南星和中心的同事们再次扎进了数据的海洋。她们将海量的土壤成分数据、气象资料、历年产量记录与GIS地图结合,绘制出更加精细化的“适宜种植区划图”;将省农科院的认证证书制作成醒目的展板;精心撰写汇报稿,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突出核心优势。曾欢和徐子航为了一个图表的最佳呈现效果,可以争论半天;姜南星则为了一个措辞的精准,反复推敲到深夜。

与此同时,周惟清和夏云州带着招商、农业等部门的负责人,再次下乡入户。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更明确:不仅要看地块,更要听民意。

他们走访了计划中可能涉及土地流转的几个村庄,与村支书、村长和村民代表座谈。

在河谷镇云上村的村委会,周惟清没有坐在主席台上,而是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开门见山地说:“乡亲们,今天我们来,不是下命令,是来跟大家商量。可能有家大企业要来我们这里投资建药材基地,这需要流转一部分土地。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顾虑?希望用什么方式合作?是愿意拿固定的土地租金,还是想入股参与分红,或者在基地里打工赚工资?大家都说说,敞开了说!”

起初村民们还有些拘谨,但看到县长态度诚恳,话匣子渐渐打开了。

“周县长,土地租出去,钱能不能按时给?”

“入股分红是好,但要是企业效益不好,我们不是亏了?”

“在基地打工,工资咋算?能不能长期干?”

“要是企业来了,把我们的地弄坏了咋办?”

问题很具体,也很现实。周惟清和夏云州耐心地听着,一一记录,并不时解释政策、分析利弊。姜南星也在现场,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解释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好处,以及企业投资可能带来的长远效益。

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虽然耗时耗力,却真正摸清了基层的脉搏,收集到了最真实的一手信息,为后续与企业谈判、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几天跑下来,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腿也跑细了,但心里却更踏实了。

夜晚:电话线牵连的思念与支持。

这一周,姜南星和周惟清都忙得脚不沾地,几乎很难有完整的时间见面。白天各自忙碌,晚上也常常加班。于是,夜晚临睡前的电话,又成了他们之间最重要的连接。

通常是在晚上十点、十一点之后,两人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

“喂?刚回到宿舍\/家。”周惟清的声音总是带着一丝沙哑的疲惫。

“我也刚弄完数据。”姜南星的声音也透着倦意。

“今天下乡怎么样?村民们反应如何?”姜南星关心地问。

“总体是支持的,但顾虑也不少……”周惟清会详细跟她分享下乡了解到的情况,讨论哪些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我们这边的材料快弄好了,明天最后核对一遍就可以打印装订了。”姜南星也会汇报工作进展。

“辛苦了,别熬太晚。”周惟清的叮嘱总是充满关切。

他们的通话内容,八成是工作,是讨论,是互相提供思路和支持。但就在这看似平淡的交流中,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默契在滋长。他懂她的专业和执着,她懂他的责任和远见。他们不仅是恋人,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彼此是对方最坚实的后盾。

另外两成,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温情时刻。

“嗓子有点哑了,今天话说多了。”周惟清偶尔会流露一丝脆弱。

“我给你买的润喉糖,吃了吗?”姜南星立刻问。

“吃了,好多了。”他的声音会带上笑意。

或者,姜南星会小声抱怨:“曾欢和徐子航今天又为个图表吵得不可开交,真是对冤家。”

周惟清便会低笑:“年轻人,有活力是好事。”

简单的几句话,却能瞬间驱散一天的疲惫。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打气,知道有一个人始终在电话那头,与自己并肩作战。经过假期感情的深度发酵,这种在忙碌中相互支撑、彼此理解的模式,让他们的关系不仅没有因距离和繁忙而疏远,反而如同陈酿,在时间的沉淀下愈发醇厚和坚韧。

周五:成果初现与短暂的休整。

到了周五,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一份装帧精美、数据详实的汇报材料摆在了周惟清的办公桌上;几条精心设计的考察路线已经实地踩点完毕;与村民的初步沟通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下午,周惟清再次召集核心团队,进行了一次模拟汇报和考察路线推演,查漏补缺。看着大家一周来废寝忘食的成果,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神色。

“这一周,大家辛苦了!”周惟清环视众人,目光中充满肯定,“准备工作基本到位,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周末大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下周,才是真正的考验!”

下班时分,夕阳的余晖再次洒满大院。周惟清和姜南星默契地最后走出办公楼。坐进车里,周惟清没有立刻发动车子,而是侧过头,看着姜南星眼下淡淡的阴影,心疼地说:“这一周,累坏了吧?”

姜南星摇摇头,虽然疲惫,眼神却明亮:“还好,想到下周可能带来的改变,就觉得值得。”

周惟清伸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周末好好休息。明天……我去看你?”

“嗯。”姜南星微笑着点头,心中充满了对周末短暂相聚的期待。

这一周,是高度紧张、马不停蹄的一周,也是充满挑战、收获满满的一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力以赴,为了共同的目标奋力拼搏,而他们的感情,也在这份并肩作战的忙碌中,沉淀得更加深厚,向着共同期待的远方,稳步前行。

在高度紧张的准备周之后,随之而来的周末显得尤为珍贵。周惟清和姜南星心照不宣地将这两天完全留给了彼此,用于放松和充电,以迎接下周关键的“大考”。

这个周末,他们没有安排远行,而是选择了更具生活气息的相处方式。周六,两人一起去逛了菜市场,像一对最普通的夫妻一样,挑选着新鲜的蔬菜水果。周惟清虽然对厨艺不甚精通,但打下手却非常积极,洗菜、剥蒜,忙得不亦乐乎。姜南星系上围裙,在厨房里大显身手,简单的家常菜却因为倾注了心意而变得格外美味。小小的公寓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温馨的烟火气,两人对坐用餐,聊聊工作之外的趣事,时光宁静而美好。

周日,他们则选择了彻底的休息。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只是窝在沙发里,依偎着看一部老电影。偶尔交流一下对下周考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预想,但更多的是享受这份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这种居家的、平淡的陪伴,比任何华丽的约会都更能滋养感情,也让他们的心靠得更近,为接下来的硬仗积蓄了满满的能量和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