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锦瑟之谋 > 第133章 破局之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明慧堂,沈芷衣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再次梳理关于周勉的所有信息。清流、太后远亲、无显着劣迹……这些标签似乎构成了一道完美的防护墙。然而,沈芷衣坚信,只要是人,必有弱点,尤其是在这利益交织的官场。

她重新调阅了顾影暗中送来的,关于周勉及其家族更详细的卷宗。这一次,她不再只看周勉本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他的家族成员,尤其是那些不那么起眼的旁支远亲。终于,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

周勉有一堂弟,名叫周聪,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后来转而经商,依托周勉的官身,主要在江南一带经营丝绸买卖。卷宗记录,去年江南水患,朝廷曾拨下大量银两用于采购赈灾物资,其中包括大量布匹。而周聪的商号,正在当时承接部分布匹采购的商户名单之中,且其报价,略高于市价。

这本身或许说明不了什么,官商勾结,抬高物价是常有的事,但数额若非巨大,很难作为扳倒一位翰林学士的证据。但沈芷衣却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关键——时间点是去年江南水患,而皇帝近日与她讨论的,正是关于新一轮江南赋税减免政策的细化方案,其中如何防止地方官吏与商人勾结,侵吞朝廷赈济款项,正是讨论的重点之一。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沈芷衣脑中形成。她立刻铺纸研墨,开始起草一份奏疏。这份奏疏并非为自己辩解,而是以女学掌事的名义,向皇帝进言,题为《谏江南税免及后续赈济防贪疏》。

在疏中,她首先高度赞同了陛下减免赋税的仁政,随后,她结合古籍案例与对民间疾苦的推演,详细分析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贪腐环节,特别是地方官员与指定商户在采购、运输、发放物资过程中可能采用的舞弊手段,如以次充好、虚报价格、谎报人数等。她并未提及周勉或周聪半个字,但所描述的细节,却与周聪去年可能采用的手段若合符节。

她更在书中建议,此次新政实施,应由朝廷选派清廉干练的御史,联合户部、工部,对参与赈济的商户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与账目抽查,并鼓励地方士绅与百姓监督,建立畅通的举报渠道,形成震慑。

写完后,她将奏疏密封,并未通过常规渠道递送,而是请顾影直接面呈皇帝。同时,她让小禄子将之前整理好的,关于女学成效的文书,也一并附上。

这是一步险棋。她是在赌,赌皇帝萧景玄的智慧与他对整顿吏治的决心。如果皇帝看出她奏疏中的弦外之音,并决心借此机会敲打甚至清理一批贪腐官吏,那么周勉不仅无法凭借弹劾她来讨好皇帝或清除异己,反而会引火烧身。如果皇帝选择息事宁人,那么她这份越职言事的奏疏,可能会给她带来更大的麻烦。

但沈芷衣别无选择,被动防御只会让她陷入更深的泥潭,主动出击,将水搅浑,方有一线生机。奏疏送出后,便是漫长的等待。宫中的空气,仿佛也随着这份奏疏的送达而变得更加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