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荆棘之上玫瑰灼刃 > 第175章 商誉重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八卷:苏氏重整

第一百七十五章 商誉重塑

初冬的暖阳穿透薄雾,洒在苏氏集团新落成的“清洁能源体验中心”。中心展厅里,分布式光伏储能设备运转发出轻微的嗡鸣,屏幕上实时滚动着西部村落、非洲光伏电站的供电数据——这是苏晚晴重塑苏氏商誉的重要一步:用看得见的成果,赢回市场的信任。

“暗鸦组织”的渗透与过往的经营乱象,让苏氏的商誉跌至谷底:客户质疑产品质量,合作伙伴忌惮违约风险,行业内更是流传着“苏氏只重利益、毫无底线”的负面评价。苏晚晴深知,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更是生存发展的基石,若不能重塑信任,即便有优质产品与完善制度,苏氏也难以在行业中立足。

“商誉不是靠广告堆出来的,而是靠一次次实打实的交付、一个个负责任的承诺积累起来的。”苏晚晴在管理层会议上明确方向,“我们要从‘产品端、合作端、社会端’三管齐下,用行动撕掉过往的负面标签。”

产品端,苏氏推出“阳光承诺”服务体系:所有光伏储能设备提供十年质保,三年内免费上门维护;成立独立的质量监督小组,由员工代表、客户代表、行业专家共同组成,每一批产品出厂前都需经过三重检测,检测报告实时公示在官网,接受社会监督。针对过往部分产品存在的瑕疵,苏晚晴主动联系老客户,提供免费检修与更换服务。一位十年前购买苏氏光伏组件的农户感动地说:“都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苏氏还愿意负责,这份诚信比什么都重要。”

合作端,苏晚晴提出“共赢共生”的合作理念。针对历史遗留的合同纠纷,她没有回避推诿,而是主动联系合作方协商解决方案:对因苏氏违约造成的损失,全额赔偿;对尚未履行的合同,根据对方需求调整条款,或提供技术升级服务。在与欧洲能源公司合作共建生产基地时,苏氏主动公开核心技术参数与成本构成,承诺利润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方代表感慨道:“与苏氏合作,最放心的是他们的透明与坦诚,这让我们看到了长期合作的可能。”苏晚晴还牵头成立“清洁能源行业诚信联盟”,联合二十多家上下游企业签署诚信公约,规范市场秩序,赢得了行业协会的高度认可。

社会端,苏晚晴将光明之家的公益理念深度融入苏氏经营,推出“光明公益计划”:每卖出一套光伏储能设备,就从利润中提取1%注入公益基金,用于偏远地区的教育照明与能源扶贫;组织员工志愿者团队,定期前往西部村落、非洲光伏电站所在地,开展技术培训与公益帮扶;与高校合作设立“苏氏能源奖学金”,资助能源专业的贫困学生,为行业培养后备人才。

为了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苏氏的转变,苏晚晴邀请媒体、客户、行业专家走进苏氏厂区,举办“透明工厂开放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审计监察部,亲眼见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制度的执行情况。在开放日活动中,有记者尖锐地提问:“如何保证现在的诚信不会是昙花一现?”苏晚晴坦然回应:“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监督体系、我们全体员工的共识,就是最好的保障。欢迎大家持续监督,也期待用时间来证明。”

陆承渊则利用数字化平台,搭建“苏氏诚信档案”:将产品质量、合同履行、公益贡献等情况实时录入,生成企业诚信指数,向合作方与社会公开。“诚信指数每季度更新一次,分数高低由客户评价、第三方检测、公益成果等多方面决定,这既是对我们的约束,也是对公众的承诺。”

转机发生在一次行业峰会上。苏氏凭借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的优异表现,入围“年度行业创新企业”。在颁奖现场,一位评委公开表示:“三年前,我们绝不会考虑苏氏。但这三年来,他们在产品质量、诚信经营、社会责任上的表现有目共睹,这样的企业值得被认可。”这次获奖,成为苏氏商誉重塑的重要里程碑,越来越多的客户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其中不乏曾经拒绝与苏氏合作的行业巨头。

西部村落的光伏储能项目交付后,苏晚晴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来自当地小学的孩子们,信中夹着一张张在灯光下认真读书的照片。照片被苏晚晴挂在体验中心的显眼位置,成为苏氏商誉最生动的注脚。非洲光伏电站的成功并网,让当地十万人用上了稳定的清洁能源,联合国能源署专门发文称赞苏氏“用技术助力全球能源普惠,展现了企业的社会担当”。

半年后,第三方机构发布的行业商誉排行榜中,苏氏从三年前的末位跃升至前十,成为“商誉提升最快企业”。客户复购率达到65%,新客户中80%是通过老客户推荐而来;银行主动降低贷款利率,供应商愿意提供更长的账期,苏氏的融资环境与合作生态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张师傅看着厂区门口络绎不绝的客户考察团,自豪地说:“现在出去跟人说我是苏氏的,腰杆都挺得更直了。”一位年轻的销售顾问也分享道:“以前推销产品,总要先解释苏氏的过去;现在不一样了,客户主动说‘我们知道苏氏,你们的诚信和技术都靠谱’。”

苏晚晴站在体验中心的落地窗前,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合作订单与公益数据,心中满是释然。她知道,商誉重塑之路没有终点,未来还需要持续坚守诚信、履行责任。但她已经用行动证明,曾经跌倒的苏氏,能够凭借真诚与担当,重新赢回市场的信任与尊重。

陆承渊走到她身边,递上一份最新的商誉评估报告:“你不仅让苏氏活了过来,更让它成为了行业的诚信标杆。父亲的心愿,你做到了。”

苏晚晴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向日葵花田。阳光洒在光伏设备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苏氏重塑后的商誉,明亮而坚定。从废墟拾阶到人心聚拢,从制度革新到项目重启,再到如今的商誉重塑,苏氏的重生之路,每一步都离不开“诚信”二字。而这,正是父亲苏振海毕生坚守的经营哲学,也是苏氏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商誉重塑的背后,是对初心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对未来的笃定——这便是苏氏新生的核心价值,也是它能够在行业中立足生根、绽放光彩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