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向北出差回来的前一天,公司邮箱里收到一封来自“竹亭寿司-市场部”的正式邮件,点名林南笙负责此次的工作。

邮件措辞严谨,表示看到了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认为其风格与店内核心理念非常契合,诚意邀请她为即将推出的春季新品进行宣传素材的拍摄,并附上了详细的合作意向和一份看起来相当公道的报价单。

林南笙又惊又喜,更多的是意外。她那个只有几十个粉丝的小账号居然真的被看到了?而且对方的态度如此专业正式,完全消除了她的疑虑。她觉得这是一种对她能力的认可,而且是以她最能接受的“工作”形式来回馈之前的免单。

她立刻按照邮件里的指示,添加了对方提供的项目负责人微信。对方的微信头像是一个简洁的寿司Logo,名字就是“竹亭-周”,看起来非常商务。

周延在手机这边,看到“木木”发来的好友申请时,心跳都快了几拍,几乎是秒速通过。他强忍着立刻发消息的冲动,先是点开她的朋友圈,贪婪地翻阅起来。

她的朋友圈和他想象中一样,没有设置什么“三天可见”、“半年可见”,但内容也寥寥无几。最早的一条还是高中时期拍的学校走廊的阳光,配文只有一个“太阳emjo”。往下翻,大学毕业时发了一个毕业帽的表情。最新的一条,是一年前,她拍了一张菜市场菠萝摊的照片,配文:“看起来好甜。” 简单,干净,带着她特有的那种淡淡的、却戳中人心的味道。

周延反复看着那条一年前的菠萝动态,觉得自己押宝“焦糖菠萝”简直是神来之笔。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开始以“竹亭-周”的身份和她沟通。

两人在微信上主要聊工作:拍摄时间、菜品清单、风格要求、注意事项……林南笙的态度非常认真专业,发言言简意赅,绝不多说一句题外话。

但周延总会偶尔“不经意”地穿插几句日常: 比如敲定时间后,他会说:“ok。那林小姐路上注意安全,那天预报好像有点小雨。” 或者发完一堆拍摄要求后,补一句:“要求有点多,别紧张,其实你怎么拍都好看。”然后迅速撤回了后半句,换成“其实放松状态下的自然感最好。”

林南笙对于这些超出工作范围的关心,通常只回一个“好的,谢谢”或者干脆忽略,继续下一个工作话题。但周延依旧乐此不疲,他觉得只要能和她多说几句话,怎样都好。

这天,陈向北出差回来,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周延拿着手机,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手指飞快地打字,那副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处理正经工作。

“看什么呢?笑得这么春心荡漾的?”陈向北把包扔自己工位上,随口打趣道。 周延吓了一跳,迅速按熄屏幕,故作镇定地清了清嗓子:“没什么,跟一个合作方对接一下工作细节。”

“对接工作能笑成这样?”陈向北表示怀疑,凑近了一点,“哪个合作方?我认识吗?”

周延巧妙地把话题引开:“倒是你,北哥,”他拿起手机,点开朋友圈,找到李薇最新发布的那张照片——画面里是两只手十指紧扣的特写,背景明显是出差地的地标建筑。“这个……是不是该跟我解释一下?什么时候的事?”

陈向北看到那条朋友圈,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但很快被一种“本该如此”的表情取代。他耸耸肩,语气尽量显得轻松自然:“哦,就出差的时候。觉得挺合得来的,就在一起了。怎么样,哥们儿速度可以吧?” 他试图用炫耀来掩盖心底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踏实感。

周延看着他那副样子,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心里简直要放烟花,嘴上却说着:“可以啊北哥!恭喜恭喜!终于脱单了!必须请客!”

他笑得越欢畅,陈向北心里那点莫名其妙的不爽就越明显,但又说不出口,只能梗着脖子应承:“必须请!到时候带上你们!” 然而,他看着周延那灿烂得过分的笑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仿佛自己不是谈了个恋爱,而是……掉了点什么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