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 > 第165章 稚女秉公破世故,刁奴蓄意试新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5章 稚女秉公破世故,刁奴蓄意试新纲

时值仲春,府里府外偏生迎来一拨接一拨的人情往来。东平郡王府嫁女,西宁郡王府娶媳,镇国公府老太君做寿,理国公府又逢升迁之喜。王夫人日日更衣换轿,往来应酬,忙得连用膳的工夫都要在轿中凑合。

议事厅里因此更添了几分繁忙。这日天还未亮透,我便奉贾母之命去送新制的茶点。才过穿堂,就听见里头算盘声噼啪作响。

掀帘进去,但见三张书案上都堆着账册。李纨正核对礼单,探春在算各项开支,宝钗则坐在窗前查看各处的回帖。晨光透过窗棂,照见宝钗眼下淡淡的青影。

宝姑娘昨夜又巡夜了?我轻声问侍书。

侍书压低声音:可不是,子时方歇。这几日连我们这些跟着的都吃不消。

正说着,林之孝家的进来回话:昨儿夜里抓了两个吃酒的婆子,按三姑娘的吩咐,已撵去庄子上服役。

探春头也不抬:知道了。传话下去,再有人犯,一概革去三个月月钱。

众人噤若寒蝉。我放下茶点正要离开,忽听外头一阵喧哗。原来是赵姨娘来了,叉着腰在廊下嚷:好端端的怎么就撵了我房里的人?

李纨正要起身,探春却按住她,自己走到门前:姨娘来得正好。昨夜巡夜时,发现您房里的周妈妈不仅吃酒赌钱,还带着小丫头们胡闹。这般带坏下人,按例该当重罚。

赵姨娘气得脸色发青:你...你如今掌了权,连亲娘都不认了?

正因是亲娘,更该以身作则。探春语气平静,姨娘若觉得处置不公,大可去回太太。

宝钗这时也走过来,温言劝道:姨娘消消气。三妹妹这般处置,原是为了整肃家风。若是纵容了下人,将来闹出更大的事,反倒不好收拾。

赵姨娘见说不过,只得悻悻而去。我看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凤姐当家时,这些事都是她一人扛着。如今三人协力,倒让那些想钻空子的无处下手。

晚间我去给宝玉送衣裳,听见两个小丫头在假山后嘀咕:如今连夜里吃杯酒都不成了。

可不是,宝姑娘巡夜比猫儿还轻巧,昨儿我们才摸出酒壶,她就到了。

宝玉听了直笑:宝姐姐原是这般细心。

我却想起昨夜子时,见宝钗乘着小轿在园中巡查。月光下她那认真专注的神情,竟有几分凤姐当年的影子。只是凤姐的威严让人惧怕,宝钗的端庄却让人敬服。

这夜我当值,恰逢宝钗又来巡夜。她在大观园门前下轿,亲自举着羊角灯查看各处门户。走到怡红院前,见我还在廊下做针线,便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歇息?

我忙起身:二爷明日要穿的新衣裳还差几针。

她走近看了看针线,点头道:你的手艺越发好了。说着又嘱咐,夜里风大,仔细灯烛。

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忽然明白这三人的配合之妙:李纨宽厚,探春果决,宝钗周全。虽不及凤姐雷厉风行,却更添了几分沉稳。

回到房中,麝月悄悄告诉我:你听说没有?赖大家的今日在太太跟前诉苦,说如今一点油水都捞不着了。

我吹熄了灯,在黑暗中微微一笑。这府里的风气,是该好好整肃整肃了。只是不知这般严谨,能维持到几时?

这日清晨,我照例往议事厅送茶点。才走到廊下,就听见里头人声窸窣,似是在议论什么要紧事。

掀帘进去,但见吴新登家的垂手站在案前,神色间带着几分试探。李纨与探春对坐着,案上茶烟袅袅。

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儿死了。吴新登家的声音平平的,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

说罢便再不言语,只拿眼悄悄打量二人。我冷眼瞧着,这吴新登家的在凤姐跟前最是殷勤,今日这般作态,分明是要试新主子的深浅。

李纨沉吟片刻,温声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赏了四十两。这也赏四十两吧。

我手中茶盘微微一颤。这如何能比?我娘是外头买来的,赵国基却是家生子,这其中的差别大了去了。

吴新登家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忙应了声,伸手就要接对牌。

且慢。探春忽然开口,声音清凌凌的,你且回来。

吴新登家的只得转身。探春不看她,只慢慢拨着茶盏里的浮沫: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有家里的,有外头的,这两样赏银可一样?

吴新登家的脸色微变,强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赏少,谁还敢争不成!

探春抬眼看她,目光如刃:这话胡闹。依我说赏一百倒好。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

我站在屏风旁,看见几个媳妇交换着眼色,有的撇嘴,有的窃笑。

既这么说,我查旧账去,此时却记不得。吴新登家的陪笑道。

探春忽然将茶盏往案上一顿,发出清脆的声响: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若有这个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厉害?

吴新登家的顿时满面通红,嗫嚅着退了出去。厅里一时静得可怕,只听见窗外麻雀叽喳。

李纨轻叹一声:何苦这般较真......

大嫂子,探春正色道,今日若开了这个例,明日就有人要骑到咱们头上作威作福了。

我默默上前添茶,见探春指尖微微发颤,知道她心里也是气的。这般年纪的姑娘,原该在闺中绣花读书,却要面对这些刁奴的算计。

众人皆屏息不语。我忽然想起那日凤姐的话:这府里的奴才,个个都是人精。

退出厅来,听见两个媳妇在廊下嘀咕:好厉害的三姑娘......

往后可要小心着些。

我抬头望天,春阳明媚,却照不透这深宅大院里的暗流涌动。探春今日这般立威,不知明日又要面对怎样的风波。这治家之道,原比作诗下棋难上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