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魏砥 > 第405章 风起何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许都,魏王宫偏殿。

烛火摇曳,映照着曹丕那张略显苍白却带着一丝兴奋潮红的脸。他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心腹侍卫守在门外。殿内,跪伏着一名风尘仆仆、衣衫褴褛的汉子,他低着头,浑身因紧张和寒冷而微微颤抖,正是张飞派出的密使之一,名叫王胡。

“你说……你是张翼德派来的?”曹丕的声音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和一丝玩味,他慢慢踱到王胡面前,“有何凭证?张翼德与孤,可是势同水火。”

王胡猛地磕头,声音发颤:“小……小人不敢欺瞒大王!此乃我家将军……不,是张将军亲笔书信,并有随身玉佩为证!”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个油布包裹,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封写在粗糙帛布上的信,以及半块造型古朴的虎形玉佩。

曹丕没有亲自去接,示意身旁的侍从取过。他展开帛书,上面的字迹歪斜粗犷,却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悍勇与焦躁之气,内容与张飞对范疆、张达所言大致相同,无非是希望曹魏在西线施加更大压力,间接迫使江东在关羽问题上有所松动。信中虽未明言勾结,但那急切甚至带着些许恳求意味的语气,已然将张飞的底线暴露无遗。

曹丕看着那半块玉佩,嘴角的弧度越发明显。他认得这种制式,是当年刘备担任豫州牧时,赏赐给关张二人的信物,意义非凡。

“张翼德……为了他二哥,还真是用心良苦啊。”曹丕轻笑一声,将书信和玉佩丢给侍从收好,“你且下去,好生歇息。此事,孤知道了。”

王胡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被侍卫带了下去。

曹丕独自在殿内沉思,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冰冷而残酷。“桃园结义……好一个兄弟情深!为了关羽,张飞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刘备啊刘备,你若知晓你三弟在背后捅你刀子,该是何等表情?”

他立刻召来了司马懿。当司马懿听完曹丕的叙述,看着那封书信和玉佩,饶是他城府深沉,眼中也闪过一丝惊异。

“大王,此乃天赐良机!”司马懿迅速冷静下来,分析道,“张飞此举,愚蠢至极,却也将一把利刃递到了大王手中。此事若善加利用,可收奇效。”

“哦?仲达有何高见?”曹丕兴致盎然。

“其一,可借此加深刘备与江东之猜忌。我可暗中将消息泄露给江东,但不必指明是张飞,只需让陈暮怀疑刘备集团内部有人与我有染,意图借刀杀人。陈暮多疑,必对刘备更加警惕,联盟裂痕加深。”

“其二,可应张飞之‘请’,令曹真将军在西线确实加强攻势,做出大举进攻之态势。一则可真正消耗刘备实力,二则也可让张飞以为计成,或许……还能诱使他做出更不智之举。”

“其三,也是最关键者,”司马懿眼中幽光闪烁,“此事之关键,在于关羽。若能设法让关羽知晓,其弟张飞为救他,不惜行此险招,甚至可能因此获罪于刘备,身败名裂……以关羽之骄傲与兄弟情义,他将如何自处?其在江东之心境,必生剧烈变化!或可成为撬动江东内部的一枚棋子!”

曹丕听得连连点头,抚掌笑道:“妙!妙极!一石三鸟!仲达此计,深得孤心!便依你之言,立刻去办!记住,消息传递要隐秘,尤其是对江东和关羽那边,要做得像是无意间泄露一般!”

“臣,遵旨!”司马懿躬身领命,眼中同样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一场针对刘、孙联盟,尤其是针对关羽心理的阴谋,悄然展开。

丹阳的秋日,平静依旧。关羽例行练刀、读书,与邓艾手谈。然而,一股暗流正悄然向他涌来。

这一日,邓艾前来“探望”时,神色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凝重。闲谈几句后,他看似无意地提起:“关将军,近日边境抓获几名形迹可疑之人,似是从北面而来,身上搜出些奇怪的信物,言语闪烁……唉,多事之秋,总有些不自量力之辈,妄图搅动风云。”

关羽执子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凤目:“北面?曹魏细作?”

邓艾摇了摇头:“不像寻常细作。其目标……似乎并非我军布防,倒像是……意在传递某些消息,关乎……西蜀。”他话语含蓄,却刻意在“西蜀”二字上稍作停顿,同时仔细观察着关羽的反应。

关羽眉头蹙起,心中升起一丝疑虑。关乎西蜀的消息?为何要通过这种隐秘渠道传递?大哥那边出了什么事?

邓艾点到即止,不再多言,转而说起其他。但一颗怀疑的种子,已经埋在了关羽心中。

此后数日,关羽敏锐地感觉到,院落周围的守卫似乎并无变化,但那种被“关注”的感觉却隐隐加强了。偶尔能听到巡逻士卒压低的议论声,似乎提到了“三将军”、“阆中”等零星字眼,当他凝神去听时,却又戛然而止。

一种不安的感觉,如同藤蔓般悄然缠绕上他的心头。他了解三弟张飞,性烈如火,重情义远胜于性命。自己被囚江东近两年,以三弟的性子,绝不可能安坐阆中。他会不会……做了什么傻事?

这种猜测让他坐立难安。他宁愿三弟按兵不动,也不愿他因自己而涉险,甚至……损害大哥的基业!

就在他心绪不宁之际,一份看似普通的、包裹杂物的旧帛布,被一个“疏忽”的仆役“遗落”在了他院中的石凳下。关羽拾起,本想命人归还,却鬼使神差地打开看了一眼。那帛布边缘,似乎被火烧灼过,残留着几个模糊不清的字迹,隐约能辨认出“……飞……北……曹……救……”等断续的字眼!

轰!

如同惊雷在脑海中炸响!关羽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躯竟微微晃动了一下。虽然字迹残缺,信息不全,但那几个关键的字眼,与他心中的猜测瞬间吻合!

三弟张飞!北面!曹魏!救援!

他为了救自己,竟然私下联系曹魏?!

这……这是通敌!是叛国!是足以让他身败名裂、万劫不复的弥天大罪!

一股冰寒彻骨的恐惧,夹杂着无边的愤怒与痛心,瞬间席卷了关羽全身。他脸色煞白,凤目圆睁,握着那残破帛布的手,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失去了血色。

“翼德……糊涂!糊涂啊!”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嘶哑颤抖。他仿佛已经看到,大哥刘备得知此事后的震怒与心痛,看到三弟张飞被千夫所指、兄弟反目的悲惨下场!

一直以来支撑着他的骄傲与镇定,在这一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他不再仅仅是担忧自身的处境,更是陷入了对兄弟命运的极度恐惧和深深的自责之中!若非因为自己,三弟何至于此?

建业,大将军府。

陈暮也收到了暗卫呈上的、关于边境截获可疑人员及零碎信息的报告。报告语焉不详,但指向性却很明确——似乎有蜀中高层人物,在试图与曹魏进行某种秘密接触。

“西蜀……有人坐不住了?”庞统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会是谁?刘备不可能,诸葛亮更不会。莫非……是那张飞?”

徐元神色凝重:“若真是张飞,其目的恐怕只有一个——云长。此人性烈重情,为救兄长,行此铤而走险之事,并非不可能。只是,此事实在太过骇人听闻。”

陈暮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桉几。他相信暗卫的判断,此事十有八九与张飞有关。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他原有的节奏。

“主公,此事需慎重处置。”徐元建议道,“若处理不当,联盟顷刻瓦解。是否……与那关羽开诚布公谈一谈?或许能借此,试探其心意,甚至……有所转机?”

庞统却持反对意见:“此时告知关羽,无异于火上浇油!以关羽之傲,若知乃弟行此蠢事,恐怕羞愤交加,后果难料。不如静观其变,看曹丕接下来有何动作,再见招拆招。”

陈暮思忖良久,缓缓道:“士元所言有理。此时不宜刺激云长。加强丹阳守卫,确保其安全,亦防止其有过激之举。同时,暗卫继续严密监控各方动向,尤其是许都与阆中之间的联络。我要知道,曹丕到底想玩什么把戏。”

他目光深邃,望向西方。张飞这步昏棋,虽然愚蠢,却实实在在地给天下局势带来了新的变数。这阵从西蜀刮来的歪风,究竟会吹向何方?

成都,汉中王府。

诸葛亮看着手中一份来自阆中的加急密报,是他在阆中安插的眼线发回的,内容提及张飞近来脾气异常暴躁,且其心腹范疆、张达近期有秘密调动人手、行踪诡秘的迹象。

结合之前隐约风闻的、关于北边边境有不明身份人员活动的零星报告,诸葛亮的心中笼罩上了一层浓重的不安。他了解张飞,这种种迹象表明,这位三将军恐怕正在谋划着什么危险的事情。

“主公,”诸葛亮找到刘备,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亮有要事禀报。关于三将军……”

当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和担忧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茶盏“啪”地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三弟他……他怎敢……”刘备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不敢置信与恐惧,“他若真行此大逆不道之事,置我于何地?置这汉室基业于何地?!”

一种被至亲背叛的痛楚,混合着对局势可能失控的巨大恐惧,让刘备几乎站立不稳。他猛地抓住诸葛亮的衣袖:“孔明!快!立刻派人去阆中!把翼德给我叫回来!无论如何,必须阻止他!”

诸葛亮扶住刘备,沉声道:“主公稍安!此刻贸然派人,若三将军拒不奉命,反而可能激化事态。亮已加派人手监控北边通道,并令李严将军暗中戒备。当务之急,是弄清三将军究竟做到了哪一步,以及……曹魏方面,有何反应。”

刘备颓然坐倒,双手掩面,肩膀微微耸动。兄弟情深,江山社稷,在这一刻形成了残酷的拉扯。他从未感到如此无力,如此恐惧。一股寒意,伴随着剑阁外的凄风冷雨,渗透进王府的每一个角落。

许都的密令,以最快的速度送达五丈原前线。曹真在接到命令后,虽然对背后的缘由不甚了解,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魏军在五丈原的攻势明显加强,营寨向前推进,斥候交锋愈发激烈,战鼓号角之声日夜不息,摆出了一副即将大举进攻的态势。

汉中蜀军大营的压力骤增。刘备不得不抽调更多兵力增援前线,本就紧张的粮草辌重更是雪上加霜。

而在阆中,迟迟等不到曹魏明确回应(曹丕自然不会直接回复张飞),却又看到西线战事陡然激烈的张飞,更加确信自己的“计策”起了作用,心中既有一丝扭曲的期待,又有更深的焦虑,催促着范疆、张达继续派人联络。

丹阳院内,关羽在极度的煎熬中度日如年。对三弟命运的担忧,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他不再平静,练刀时刀风狂乱,读《春秋》时神思不速。邓艾将这些变化默默看在眼里,心中知晓,那枚由许都射出的毒矢,已经精准地命中了目标。

一股由兄弟情义引发的暗流,经过曹丕与司马懿的巧妙拨弄,已然化作一场席卷各方的风暴。风起于西蜀,却吹皱了江淮,撼动了许都,也彻底搅乱了丹阳一池深水。未来的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