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风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拂过连片的稻田。远处的河水波光粼粼,映着天上懒洋洋飘着的云。沐熙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田埂上,目光落在前方那片刚划分给她的土地上。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只是眼下,她没心思琢磨这些,满心都扑在了即将开始的二季稻育秧上。

离她的田不远,几个陈家村的村民正弯腰忙碌着,锄头起落间,田垄上的杂草被一一除净。而在自家的田地里,沐风、沐阳带着孩子们正在除草。沐阳似乎察觉到有人看他,直起身擦了把汗,见是沐熙,便笑着扬了扬手里的锄头:“沐熙姐姐,你怎么不休息呢?地里有我们呢,你别担心。”

“我只是想来看看我们的田。”沐熙走近几步,声音轻快,“这田看着倒是不错,离河边这么近,引水怕是省不少力。”她望着自家这些田,土色黝黑,看着就很肥沃,只是边角处还留着些上一季收割后的稻茬,显然还没来得及细整。

沐熙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这田确实是块好田,就是要育秧的还没弄出来,这几日大家都忙着自家的活计,怕是没人能腾出手来帮忙。”

沐熙心里早有预料。农时不等人,谁家不是把自家的田地当眼珠子疼?她要的那片育秧田,可平整、翻土、起垄,样样都得细致,单靠她和一群孩子,不知要弄到猴年马月。

她目光扫过田埂尽头那座青砖小院,“我去找管事问问,看能不能请几个人来帮忙。”

庄子上的管事姓李,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上总是挂着和气的笑,却把庄子上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沐熙找到他时,他正在院子里核对账目,见沐熙来了,连忙放下算盘起身:“沐熙姑娘,您怎么过来了?可是地里有什么事?”

“李管事,”沐熙开门见山,“我那片育秧田还没平整好,眼下正是忙的时候,想请您帮着找几个人,工钱我按市价给,不会亏待大家。”

刘管事心里一动。这位沐熙姑娘是世子爷亲自吩咐要照拂的,虽说没明说身份,可世子爷的心思,他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别说只是找几个人干活,就是她要整个庄子的人都去帮忙,他也得掂量着安排。

“姑娘说的哪里话,”刘管事笑得更热络了,“这点小事哪用得着您费心?我这就去叫人,保证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说着,他也顾不上对账了,转身就往农户聚居的村子里去。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刘管事就领了四个精壮的汉子来,个个都是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的老手。“姑娘,这几位都是庄子上最能干的,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沐熙也不推辞,带着几人往自己的田地走。到了育秧田边,她蹲下身,用手拨开表层的土,耐心地嘱咐:“这育秧田,首先得把土整得细匀,不能有大土块,不然种子扎不下根。然后要起垄,垄宽三尺左右,高个五寸,垄与垄之间留一尺五的沟,方便浇水和以后拔秧。对了,土整好后得用木板拍一拍,让表层的土实一些,免得浇水的时候把种子冲跑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条理清晰,连那些常年种地的汉子都听得连连点头——原以为这娇滴滴的姑娘只是来凑个热闹,没想到对农活这么在行。

“都听明白了?”沐熙问。

“明白了,姑娘放心!”几人齐声应着,拿起锄头就开始干活。

一时间,田地里只剩下锄头翻动泥土的“沙沙”声和汉子们偶尔的交谈声。沐熙没有走开,就在田埂上找了块石头坐下,时不时起身看看进度,遇到不合要求的地方,就轻声指出来。她说话客气,又懂行,汉子们干起活来也格外尽心。

太阳渐渐西斜,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第一天的功夫,大半的土地已经被翻整出来,土块被敲得细碎,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层细腻的黑绒。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那几个汉子就又准时来了。今天的活计是起垄和拍实。他们按照沐熙说的尺寸,一垄垄地整理得笔直整齐,拍完之后,整个育秧田看起来方方正正,透着一股利落劲儿。

到第二天午后,最后一垄地拍完,整个育秧田终于收拾妥当。细碎的泥土泛着湿润的光泽,整齐的田垄像列队的士兵,只等着稻种播撒下去,就能孕育出饱满的希望。

沐熙看着眼前这片平整妥帖的育秧田,心里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意。她笑着对几个汉子道:“辛苦大家了,这活儿干得真好。李管事,这些钱你拿着分给大家,然后给几位安排一顿好吃的,算是我的一点心意。”沐熙掏出十两银子递给李管事。

汉子们一听,脸上都露出了淳朴的笑容,连声道谢。李管事连忙接过银两,心里对沐熙又多了几分敬佩——不仅懂农活,还会体恤下人,难怪世子爷会看重。

风再次吹过田野,带着河水的清凉和新翻泥土的芬芳。沐熙望着育秧田,又望向不远处潺潺流淌的河水,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下一步,就是催好的稻种播种了。这一季的希望,就从这片土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