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 > 第234集:戒不掉的老灶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秋的月光还没褪尽,老灶台的烟囱就抢先冒了烟。炎耀把最后一笼“山楂团圆饼”摆上案台时,胡东东正趴在窗口数路过的自行车,车铃“叮铃”响过第三声,他突然蹦起来:“张大爷该来了!”话音刚落,院门口就传来熟悉的咳嗽声,张大爷背着个空竹篓,脚步比往常快了三分,竹篓带子在晨光里甩成道白痕。

“耀小子,我的‘醉柿’酿好了没?”张大爷往灶房冲,鼻尖在空气里使劲嗅,“昨儿半夜就馋醒了,摸黑想往你这儿跑,被我那口子按住了,说‘老脸都要被你丢尽’。”他扒着陶瓮盖子往里瞅,青柿子泡在米酒里,已经泛出点橙红,酒香混着果香漫出来,勾得胡东东直咽口水。

“还得等三天,”炎耀往他手里塞块热乎的团圆饼,“现在吃着涩,等中秋当天开封,保准甜得粘牙。”张大爷咬了口饼,山楂的酸混着豆沙的甜在舌尖炸开,突然一拍大腿:“就这味!昨天没吃着,夜里做梦都在啃饼,牙床子都痒痒!”

正说着,刘婶拎着个空保温桶闯进来,桶底还沾着点鸡汤渣——昨天的“五谷丰登汤”没够喝,桶壁上的油星子被她舔得干干净净。“再给我来两碗汤!”她嗓门比平时亮,“我家那口子今早起来就耷拉着脸,说‘没喝着老灶台的汤,干活都没劲儿’,你说气人不气人?”炎昭往桶里盛汤,栗子的绵、红枣的甜混着陈皮的香,刚倒满,刘婶就忍不住喝了口,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松嘴:“烫也值!比我家那锅白开水强百倍!”

街坊们像约好了似的,一波接一波往老灶台涌。卖早点的李叔把刚炸好的油条往案台上一放:“用我十根油条,换你五块团圆饼!昨儿给我闺女带了块,她今早起就哭,说‘爸你咋不多换点,我梦里都在抢饼’。”修鞋的王师傅举着双破布鞋进来,鞋上还沾着胶水:“先记账!等我把这双鞋修完,立马来拿两块饼,不然这胶水都抹不直——心里惦记着吃的,手都抖!”

最绝的是程序员阿杰,他顶着俩黑眼圈冲进灶房,衬衫扣子扣错了位,活像只没睡醒的猫头鹰。“耀哥!十块饼!二十碗汤!”他往柜台上拍钱,硬币滚得满地都是,“我们团队昨儿加班到天亮,谁都没心思干活,就惦记着你这口!小王说‘再不吃到团圆饼,我代码都要写出bug了’,小李更绝,直接把电脑桌面换成了你家灶台照片,说‘望梅止渴’!”

炎耀和炎昭忙着装饼盛汤,胡东东则在旁边记订单,笔尖在纸上划得飞快,突然停住:“哎?张大爷订了八块饼,刘婶要了五碗汤,阿杰团队……这数咋越算越多?”他挠着头看灶台上堆成小山的空碗,突然反应过来,“合着你们昨儿吃了今天还想吃,这是要把老灶台搬回家啊?”

“可不是嘛!”张大爷啃着饼接话,饼渣掉在蓝布褂子上,“你刘婶昨儿把汤碗舔得比脸还干净,说‘这汤里有股子暖劲,喝了心里踏实’;李叔家闺女更逗,把饼渣都收进小铁盒,说‘要留着泡水喝,闻着味都舒坦’。”

小宇背着书包来帮忙时,正撞见阿杰的同事们在院外排队,每人手里都举着个饭盒,眼神直勾勾盯着灶房,像群等着开饭的小狼崽。“耀哥,他们咋跟福利院的小狗似的?”小宇踮脚往人群里瞅,“眼睛都不眨一下。”胡东东笑着往他手里塞块饼:“因为他们戒不掉啊!就像你,昨天刚吃三块,今早又惦记着来拿,说‘没吃着团圆饼,上课都走神’。”

小宇脸一红,咬着饼往灶膛添柴,火苗“噼啪”舔着锅底,映得他手里的饼泛着金。“老师说我作文进步了,”他突然开口,声音细得像根线,“我写的《老灶台的味道》,被贴在教室后墙上,同学们都问‘真有那么好吃吗?’,我说‘你们去了就知道,不吃会难受得直挠墙’。”

这话逗得众人直笑,笑声混着饼香漫出胡同,引得路过的行人都停下脚。有个背着旅行包的姑娘探头进来:“请问……这里的饼真有那么好吃?”张大爷抢着答:“比你妈做的还香!吃一口想两天,不吃啊,走路都没精神!”姑娘半信半疑地买了块,咬了一口突然站住,眼睛瞪得溜圆:“天哪!我刚才差点错过这口!这酸溜溜的甜,比我在南方吃的月饼强太多了!”

傍晚收摊时,案台上的空竹篓堆成了小山,每个篓底都沾着点饼渣、汤渍,像在诉说着主人的“馋”。炎耀数着今天的收入,突然发现多了五块钱——是那个旅行包姑娘留下的,她说“这钱买‘下次来吃的念想’,要是下次来晚了没吃上,我能难受得在胡同口转三圈”。

胡东东趴在窗口看夕阳,突然指着胡同口喊:“快看!刘婶又来啦!”果然见刘婶拎着空桶往回走,脚步轻快得像踩在棉花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桶沿晃出的风里,还带着点鸡汤的香。

炎昭往灶膛里添了最后一把柴,火光映着他手里的账本,上面歪歪扭扭记着“张大爷欠一块饼”“李叔用油条抵账”“阿杰团队预定中秋夜的汤”。他突然笑了:“你说这些人,明明家里能做饭,偏要往咱这跑,图啥呢?”

炎耀望着窗外渐渐暗下去的胡同,远处传来张大爷的咳嗽声,混着刘婶喊孙子回家吃饭的嗓门,心里突然亮堂起来。或许他们图的,从来不止是饼的甜、汤的暖,而是这口烟火气里的踏实——就像老槐树的根扎在土里,他们的念想也扎在这灶台的烟火里,一天不来就心慌,一口不吃就难受,戒不掉,也不想戒。

月光爬上灶台时,案台上还留着块没卖完的团圆饼,上面的“团圆”二字被热气熏得有点模糊。炎耀把饼放进蒸笼保温,想着夜里要是有谁馋得睡不着跑来,好歹能吃上口热乎的。毕竟,这老灶台的烟火,从来都为惦记它的人亮着,就像此刻窗外的月亮,不管你走多远,回头时,它总在那儿,暖乎乎的,甜丝丝的,让人心里踏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