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南天门计划 > 第255章 龙族基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球的和平曙光初现,科学的合作之芽开始萌发。然而,对于一个志在星辰大海的文明而言,仅仅满足于修复创伤和初步合作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远见,在于发现并利用那些足以支撑文明长期存续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点。就在这个时期,一个足以改变未来月球开发格局的重大发现,在月球的极地阴影区悄然揭晓。

“广寒宫”的深层探测计划。

随着“广寒宫”基地的修复和扩建工作步入正轨,中国月球探测的重心开始从战术安全转向战略开发。一支由地质学家、行星物理学家和工程专家组成的联合勘探队,代号“盘古”,被组建起来。他们的任务,是利用战后的相对和平期,对月球两极,特别是那些终年不见阳光的永久阴影区(pSRs),进行前所未有的精细化和深层次勘探。目标不仅仅是寻找水冰,更是评估这些区域的综合开发潜力。

“嫦娥”系列的惊人发现。

勘探队动用了最新升级的“嫦娥七号”轨道探测器和多辆高性能的“玉兔三号”极地漫游车。这些探测器装备了穿透力更强的次表层雷达( penetrating radar)和高灵敏度的中子光谱仪,能够“看清”月表之下数百米的地质结构。

在月球南极一个巨大的、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水神“共工”命名的环形山边缘的永久阴影区内,“玉兔三号”传回的数据出现了异常强烈的反射信号。数据显示,在厚厚的月壤和碎石层之下,隐藏着一个规模宏大的、相互连通的天然洞穴网络系统。

“共工之心”洞穴群。

进一步的探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让所有科学家都感到震惊和兴奋:

规模巨大: 初步探测表明,这个被命名为“共工之心”的洞穴群,主洞穴的直径超过数公里,高度可达上百米,其分支通道延伸范围极广,总体积可能远超目前任何人工建造的月球基地。

结构稳定: 洞穴由古老的火山熔岩管道(lava tubes)坍塌和地质活动共同形成,其顶部岩层厚达数十米,结构异常坚固,足以抵御宇宙辐射、微陨石撞击以及极端的温度波动。

资源富集: 洞穴内部,由于常年处于极低温(约-250°c)和绝对黑暗的环境,积累了异常纯净和丰富的水冰沉积,初步估算储量可达数亿吨。更令人惊喜的是,光谱分析还发现了可能存在氦-3 等稀有同位素富集的迹象。

环境优势: 恒定的低温、无辐射、无陨石威胁,使得洞穴内部成为一个天然的、极其理想的大型基地建设场所。在这里建造基地,可以省去昂贵且脆弱的表面防护结构,大大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并显着提高驻留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战略意义的“基因”。

这一发现的意义,远不止一个理想的基地选址那么简单。它就像是刻在中华民族探索精神深处的“龙族基因”被激活,指向了一个更具雄心的未来:

未来的月球城市: “共工之心”的巨大空间,足以支撑建设一个可以容纳数千人长期居住、拥有完整生态循环系统和工业能力的地下月球城市。这不再是科幻,而是触手可及的可能性。

深空探索的跳板: 如此规模且安全的基地,可以成为建造和维护大型深空飞船(如前往火星乃至更远星球的世代飞船)的理想船坞和补给站。

能源与资源中心: 丰富的水冰和可能的氦-3,使其成为月球上的能源和推进剂生产中心,为整个地月经济圈乃至更远的深空探索提供动力。

科学研究的圣地: 极度的黑暗、寂静和低温,是进行暗物质探测、极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和极端条件下物理实验的无与伦比的场所。

消息被列为最高机密,仅在高层和核心科学团队内部传达。但同时,一个围绕“共工之心”进行开发的、代号为“龙宫”的绝密长远规划,已经开始悄然启动。

这个隐藏在月球极寒阴影下的巨大洞穴,仿佛是为中华民族的太空雄心量身定做的天然基石。它的发现,不仅为中国在月球的长期存在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更可能成为推动人类文明真正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的关键转折点。“龙族”的足迹,将不再局限于月表,而是向着月球的深处,向着更广阔的宇宙,坚定地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