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南天门计划 > 第183章 第三方崛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 欧洲(欧空局):战略自主的觉醒

幡然醒悟:战争让欧盟核心国(法、德为首)彻底认识到,将自身安全完全寄托于动荡不安的美国或与之激烈对抗的中国,是极度危险的。必须追求“战略自主”,这在太空领域尤为迫切。

“墨卡托计划”:欧盟迅速整合资源,启动雄心勃勃的“墨卡托计划”,核心目标是建立“欧洲自主空天防卫体系”。

旗舰项目:加速研发并部署“尤利西斯号”空天护卫舰,强调高智能化、模块化和独立作战能力,而非中美式的巨型母舰。

技术路径:发挥欧洲在精密制造、人工智能(如法国的达索、德国的西门子)和基础物理(cERN的技术溢出)方面的优势,专注于高能激光点防御和太空态势感知网络,力求在特定领域形成优势。

外交姿态:在中美之间保持“等距离外交”,同时向印度、巴西等伸出橄榄枝,试图组建一个“中间力量联盟”,以集体力量增强对两大巨头的议价能力。

2. 印度:大象的奔跑

野心勃勃:凭借庞大的人口、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在软件、航天领域的积累,印度将此次变局视为跻身世界顶级强国的绝佳机会。

“神舟-梵天”计划:倾举国之力,在原有航天计划上全面提速和升级。

载人空天飞机:加快可重复使用空天飞机的测试,目标直指建立独立的、常驻的空间站。

月球基地:规划在月球南极建立独立的“苏利耶”基地,与中国“广寒宫”和美国“自由站”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军事维度:公开将太空军作为独立军种建设,秘密研发反卫星武器和轨道作战平台,口号是“不能让印度洋上空成为他国的战场”。

左右逢源:巧妙利用中美矛盾,从双方获取技术援助和市场准入,但核心项目坚持自主可控,避免被任何一方完全掌控。

3. 俄罗斯:北极熊的重塑

利用遗产与筹码:尽管国力不复苏联辉煌,但俄罗斯凭借其深厚的航天底蕴、广阔的领土(适合建设地面站)和依然强大的核武库,作为重要博弈方再次登场。

战略定位:不做中美之外的“第三极”,而是做关键的决定性砝码。向双方兜售其先进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太空核动力技术以及珍贵的北极发射场使用权。

“重启”计划:利用战争期间相对超脱的地位,整合国内分散的航天资源,聚焦于高超声速轨道轰炸机和反卫星\/反导系统的升级,力图在“非对称打击”领域保持威慑力。

4. 日本、巴西、阿联酋等:特色化发展

日本:以“民用”为掩护,凭借其顶尖的机器人技术和材料科学,大力发展无人化轨道作业平台和小行星采样返回技术,实质是积累轨道建造和资源获取的关键能力。

巴西:利用其靠近赤道的优越地理位置(节省发射燃料),大力发展商业航天发射产业,并联合拉美国家,试图打造“拉美太空合作组织”。

阿联酋等资源富国:利用石油财富疯狂投资太空科技,不仅购买成品,更直接在他国建立研发中心或收购初创公司,试图用资本实现“弯道超车”。

5. 新的合作与新的矛盾

“中间力量”合作:欧、印、俄等之间出现了新的技术合作与联合演习,例如欧印联合月球探测,欧俄讨论空间核动力合作等,形成复杂的新合作网络。

资源争夺白热化:第三方势力的加入,使得月球、小行星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原本中美之间的争议区域,现在可能同时出现欧洲、印度的探测器。

规则制定权争夺加剧:在太空交通管理、资源分配等规则谈判中,不再是中美两家说了算,欧洲提出“可持续性”方案,印度强调“公平准入”,使得谈判更加复杂,但也提供了新的合纵连横机会。

______

本章结尾:

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一枚搭载着“尤利西斯号”核心模块的“阿丽亚娜7型”重型火箭喷薄而起,直刺苍穹。在印度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新型空天飞机的模型首次向媒体展示。在莫斯科的飞行控制中心,俄罗斯工程师正在测试新一代的核热推进引擎。世界太空力量的版图上,不再是两个巨大而对立的色块,而是出现了多个迅速扩张、色彩各异的新板块。它们彼此接壤、碰撞、试探,一个真正多极化的、更加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太空时代,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