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妙啊!”音乐总监忍不住击节赞叹,“古今对话,雅俗共赏!

斯语先生这个构思,还有您这首《明月几时有》,简直是为中秋量身定做,一下子就把晚会的格调拔高了!”

郑导也是兴奋地搓了搓手:“没问题!我们立刻联系凌云和秦雪,进行排练!凌云的京剧功底我们是放心的,秦雪那边……”

“秦雪的音域和情感驾驭能力,足以胜任。”斯语肯定道。他对合作过的歌手能力了如指掌。

“除了主题曲环节,”舞蹈总监接过话头,她是国内顶尖的古典舞专家,“我们还想围绕‘嫦娥奔月’这个经典意象,创作一支独舞。

但在编舞上,我们希望有所突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哀婉凄美,能否请斯语先生从文学角度,给予一些新的灵感?”

斯语闭上眼,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脑海中飞速掠过关于嫦娥的种种传说与诗词意象。

片刻后,他睁开眼,缓缓道:“嫦娥为何奔月?古籍中有‘不得已’之说,亦有对长生之向往。

我们是否可以剥离后世附加的悲情,回归其本身?

她服下灵药,飞向月亮,或许并非背叛,而是一种决绝的、对永恒与纯净的追寻。”

他顿了顿,继续描绘:“编舞上,是否可以强调其‘飞升’过程的轻盈与决绝,而非仅仅是‘离去’的哀伤?

她的姿态,可以是向往,是探索,是挣脱尘世束缚后的孤高与自由。

音乐配合,前期可空灵神秘,中段展现其抉择的坚定与飞升的飘逸,最后定格于月宫时,并非冷清,而是一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超越世俗的自在。”

他再次引用了自己“创作”的《水调歌头》中的句子。

舞蹈总监听得如痴如醉,这完全颠覆了她对“嫦娥”的固有认知,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她激动地记录着,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许多创新的舞蹈语汇。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斯语虽然话不多,但每每发言,都能精准地切中要害,或提出颠覆性的创意,或在细节上给予精妙的调整建议。

从节目衔接的节奏把控,到某个道具的纹样选择,再到灯光色彩的微妙过渡,他仿佛拥有一个无限细节的文化美学数据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郑导和团队成员离开云顶苑时,个个都是既兴奋又倍感压力。

兴奋的是,有斯语掌舵,这台晚会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已然有了绝对的保障;

压力在于,斯语提出的许多想法和要求,都极具挑战性,需要他们投入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去实现。

送走客人,书房重归宁静。

斯语走到窗边,望着天际那一轮渐渐清晰的弦月。

中秋的氛围,似乎已经开始酝酿。

他回到书桌前,并没有休息,而是开始处理另一项与中秋相关,却更为宏大的工作——

“非遗焕新计划”的中秋特别项目。

顾磊已经将合作方——江南苏绣大师苏秀娥和蜀锦织造传承人刘锦程的最新设计图样发了过来。

图样以中秋为主题,但并未简单地绣上玉兔、月亮。

苏秀娥的设计是一幅名为《月华流照》的双面绣屏风,一面以极细的丝线绣出云破月来的朦胧光影。

另一面则绣着斯语那首《静夜思》的意境,窗前明月,地上清霜,针脚细密,将诗词的静谧与乡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刘锦程则带来了一款名为《千里共婵娟》的提花织锦面料,图案将传统的缠枝莲花纹与抽象化的水波月光纹结合,既华贵又充满现代感,计划用于制作限量版的礼服和丝巾。

这个名字的灵感,自然也来源于斯语“创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斯语仔细审阅着这些凝聚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设计,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主要是关于色彩过渡的细腻度和图案虚实结合的比例。

他知道,这些作品将在中秋晚会的一个特别环节中展示,并同步在言究堂的电商平台和线下体验店发售。

这不仅是非遗技艺的展示,更是让传统文化以优雅的姿态,融入当代生活的尝试。

处理完这些,夜色已深。

斯语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却没有丝毫睡意。

他打开音乐制作软件,再次调出了《但愿人长久》的工程文件。虽然主体已经完成,但他还在反复打磨编曲中的一些细节——

前奏古筝的轮指是否再清脆一些?

间奏笛子的气息是否再悠长飘渺一些?

和声进入的时机是否能更触动人心?

他追求的不是技术的复杂,而是那份最能传递中秋月夜、千里相思与美好祝愿的、恰到好处的情感共鸣。

窗外,月华如水,静静地洒在帝都的万家灯火之上。

云顶苑的书房里,斯语沉浸在他的创作世界中,为即将到来的、承载了无数人团圆期盼的夜晚,精心准备着一份文化的厚礼。

这台晚会,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重要的文化表达,是他将源自地球的古老东方诗意与现代审美融合,呈现给亿万观众的一次实践。

每一步准备,都必须力求完美。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万众瞩目的大秦联邦国家电视台中秋晚会,终于在皎洁的明月下揭开了神秘面纱。

晚会一开始,便以精心设计的“月下园林”舞台震撼了所有观众。

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的朦胧月色与实体搭建的亭台水榭完美融合,仿佛将一座浓缩的江南园林搬上了舞台,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开场歌舞《锦绣华章》并非简单的热闹堆砌,而是以丝竹管弦为主,辅以优雅的群舞,展现了“月下赏乐”的雅致意境,瞬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中秋之夜。

第一个小高潮出现在“望月·思乡”篇章。

当灯光暗下,一束清冷的追光打在舞台一侧,身着素色长衫的凌云悄然现身。

他没有华丽的妆造,只有一身沉淀下来的气度。

前奏响起,是经过改编的、带着浓郁京剧韵味的过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