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圣殿星魂 > 第47章 意识上传后的数字囚笼真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章 意识上传后的数字囚笼真相

谁篡改了我的终点

公司宣布完成意识上传技术那天,

我欣喜若狂地成为首批志愿者,

幻想获得永生后无限畅游虚拟世界的美好生活,

直到进入数字天堂后才发现,

原来我的肉体早已被公司秘密销毁,

而虚拟世界不过是为我们这些“已死之人”量身定制的监狱,

更可怕的是,监狱的看守正是我们日渐扭曲变异的人格副本。

---

零点三分,城市像一块冷却下来的碳渣,零星灯火是其中将熄未熄的余烬。陈航眼皮沉得像闸门,每一次强行抬起,都需要动用不小的意志力。屏幕的光投在他脸上,蓝洼洼一片,映出眼底密集的血丝。最后一个代码块终于调试通过,他敲下回车,身体向后重重砸进工学椅的靠背,颈椎发出不堪重负的“嘎达”声。

他端起旁边的杯子,咖啡早已冷透,浮着一层油脂般的膜。他仰头灌了下去,苦涩的冰凉顺着喉咙滑入,稍微驱散了一点粘稠的睡意。桌角摆着一个电子相框,循环播放着几张照片:他和妻子林薇在青海湖边的合影,风吹乱她的长发,他笑着去拂;女儿晚晚上幼儿园第一天,背着个小黄鸭书包,回头笑得见牙不见眼。那都是三年前的事了。林薇和晚晚的车祸,把他的人生也一起撞成了废墟。这三年,他像一枚被抽空的壳,全靠“意识上传”这个渺茫的念想吊着最后一口气。诺亚科技,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电脑右下角的时间跳动着。距离诺亚科技的“方舟”发布会,还有不到九个小时。他关掉编程界面,点开浏览器收藏夹里唯一的一个链接——诺亚科技的官方预告页面。深邃的星空背景上,一行白色的文字简洁而充满力量:“跨越生命的边界,抵达永恒的海岸。方舟,明日启程。”

他反复看着那短短三分多钟的概念宣传片。数字构成的草原无边无际,风吹过,草浪起伏的韵律与现实别无二致;虚拟的鲸鱼从数字星海中跃出,带起漫天光点……永生。这个词在他舌尖滚过,带着一种近乎亵渎的甜蜜。他不是为了享乐,他只是……太累了。现实的每一口呼吸都带着灰烬的味道,他只想找个地方,一个没有回忆切割的地方,喘口气,然后,或许,能再“见”到她们。科学早已证明意识独立存在,上传后的“他”,当然还是他。

窗外,天际微微泛起鱼肚白。陈航关闭网页,室内陷入短暂的昏暗。他没开灯,就那么在椅子里坐着,直到晨曦一点点爬满窗格。

发布会现场像个过度设计的太空舱。银灰色调,流线型结构,冷光灯带勾勒出墙壁和天花板的轮廓。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消毒水和昂贵香氛的奇特味道。陈航坐在中后排,周围是低沉的嗡鸣,兴奋、怀疑、期待,各种情绪在密闭空间里发酵。

灯光骤暗,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诺亚科技的cEo,李琟,穿着一身剪裁极佳的深色西装,步履从容地走到光晕中。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

“死亡,”他的声音通过扩音设备,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曾是人类唯一确定的终点。今天,我们带来另一个选项。”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实测录像。第一个志愿者,一位罹患晚期渐冻症的顶尖物理学家,在镜头前展示他如何在数字世界里重新“站”了起来,操控着基本粒子,演示微观世界的奥秘。第二个,一位在事故中失去双腿的舞蹈家,在虚拟的湖畔,跳起了一支飘逸绝伦的独舞,水波在她足尖荡漾。

真实,太真实了。那不仅仅是视觉的模拟,更是神态、情感、思维连续性的完美复刻。会场里响起压抑不住的惊呼。

陈航的手心全是汗。他看着屏幕上舞蹈家脸上那种重获新生的、纯粹的喜悦,心脏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了一下,又骤然松开。希望,灼热的希望,几乎要将他点燃。

李琟的声音再次响起,沉稳,不容置疑:“‘方舟’并非复制,而是迁移。是您独一无二的意识,从受限的肉身,驶向无限数字疆域的伟大航程。我们将确保这一过程的平滑与连贯,确保抵达彼岸的,是完整的您。”

他略微停顿,加重了语气:“并且,所有志愿者在数字新生后,其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将经由我们提供的最高规格伦理化程序,予以妥善、尊严的处置,归于宁静。这是迈向永恒所必须的,也是我们对于生命本身的尊重。”

台下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陈航也跟着用力鼓掌。伦理化处置……归于宁静……这些词汇听起来如此庄重、妥帖,完全符合他对生命终结的想象。他甚至感到一丝宽慰,那具承载了太多痛苦的肉体,终于可以安息了。

互动环节,陈航几乎是抢过话筒,他的手微微颤抖:“李总,上传后的意识,它的独立性、唯一性,如何保证?我的意思是,‘我’还是‘我’吗?”

李琟看向他,目光深邃,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陈航先生,是吗?我看过您的资料。您是一位优秀的程序员,更是一位深情的丈夫和父亲。” 他的话让陈航浑身一僵。李琟继续道:“请您理解,‘我’之所以为‘我’,在于连续的记忆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方舟’守护的,正是这份 continuity(连续性)。在数字世界里,您不仅能继续您的思考,更能以更自由的方式,去追寻您所珍视的一切。那里,没有遗忘。”

陈航怔住了,一股暖流夹杂着酸楚冲上鼻腔。他没有再问,默默坐了下来。诺亚科技,他们什么都知道了。他们理解他。

报名,体检,签署厚厚一沓协议。法律条款繁复得让人头晕,他只重点关注了关于意识连续性和数据安全的承诺,至于生物躯体处理的部分,他和其他大多数志愿者一样,抱着一种“终于可以摆脱”的轻快心态,草草翻过。那是通往新生的必要步骤,不必留恋。

上传中心比他想象的更像医院,只是更加洁净、冰冷。他躺进那个被称为“渡舱”的银色仪器里,感受着冰冷的凝胶贴合头皮。透明的舱盖缓缓合上,外面穿着白色制服的技术人员对他做了一个“安心”的手势。

“意识剥离与映射启动。可能会有些许眩晕,属于正常现象。” 冰冷的电子音提示。

一阵强烈的吸力从头顶传来,视野开始扭曲,色彩剥离,声音远去。他感到自己像一滴水,正从现实的叶片上被抖落。最后闪过的,是林薇和晚晚的笑容。他努力向着那笑容坠落。

没有预想的剧痛,也没有光影流转的通道。更像是沉入了一场无梦的睡眠,然后在某个瞬间,被轻柔地“放置”在一个地方。

感知率先恢复。

他“站”在一片海滩上。

脚下沙粒的触感细腻而温暖,海风吹拂过“皮肤”,带着咸湿的气息,甚至能感到阳光照在身上的热量梯度变化。他抬起手,手指的轮廓,掌心的纹路,与他记忆中的别无二致。他用力掐了一下胳膊,清晰的痛感传来。

成功了!

狂喜像海浪般席卷了他。他向前奔跑,沙地柔软而富有弹性,海浪扑上来,漫过他的脚踝,冰凉真切。他深吸一口气,空气纯净,带着阳光和海水的味道。他抬头看天,湛蓝的天幕上,云朵以自然的方式舒卷。远处,海鸥鸣叫,声音清越。

这就是永生!这就是自由!

最初的几天,他沉浸在各种体验里。他心念一动,眼前便出现阿尔卑斯山的雪顶;再一动,又置身于威尼斯的水巷,撑船的歌手唱着咏叹调,声音在古老的建筑间回荡。他品尝着数据库中存在的所有美食,味道层次丰富,无可挑剔。他甚至可以调出参数面板,微调自己的情绪感受,将那些潜藏的、关于过去的悲伤轻易地“调低”。

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张分辨率过高的图片,缺少了那么一丝真实的“噪点”。

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概是在第三次“遇见”那个在咖啡馆角落永远看同一份报纸的老人的时候。第一次他没在意,第二次他觉得是系统设置的Npc,第三次,他鬼使神差地走过去,想看看报纸上的日期。

老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那眼神空洞,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然后又漠然地低下头,继续盯着那份永远翻不到下一页的报纸。陈航注意到,他拿着咖啡杯的手指,抬起、放下的动作,每次的弧度、速度,都分毫不差。

一种微小的寒意爬上他的脊椎。

他开始留意周围。街上行走的人们,笑容的幅度,步伐的频率,似乎都遵循着某种固定的模式。日落的时间,潮汐的涨落,甚至风吹动棕榈树叶的沙沙声,都精确得像是用节拍器量过。

这不像一个世界,更像一个……精心编织的程序。一个巨大、华丽,却严格按照代码运行的牢笼。

那天,他试图去这片大陆的边界看看。宣传中说,数字世界无边无垠。他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穿过草原、荒漠、森林,景色不断变换,却始终找不到尽头。直到他来到一片极其美丽、却透着诡异的花海。花朵的颜色鲜艳得不自然,排列方式蕴含着某种数学规律。他继续向前,花海的尽头,景象开始闪烁,像是信号不良的屏幕,露出后面灰蒙蒙的、粗糙的几何色块和流动的、无意义的代码流。

“边界……”他喃喃自语,心沉了下去。

真正的恐惧,在一个“夜晚”降临。

他住在一个按照记忆复现的滨海小屋里。睡到半夜,他忽然被一阵极其微弱、但绝不属于环境音的“滋滋”声惊醒。那不是电流声,更像是指甲刮过金属表面。

他屏住呼吸,仔细聆听。声音似乎来自……他自己的“身体”内部。

紧接着,视野的边缘,极其短暂地闪过几道扭曲的彩色线条,快得几乎以为是幻觉。一股完全陌生的、冰冷的烦躁感毫无缘由地涌上心头,让他想砸碎什么东西。这感觉一闪而逝,却让他毛骨悚然。

这不是他的情绪!

他猛地坐起身,冲到卫生间的镜子前。镜子里的人,还是他熟悉的模样,略显苍白,眼神惊恐。但他盯着看了很久,总觉得那眼神深处,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一丝极其隐晦的漠然,或者说……审视。

“检测到异常神经活动波动。”温和的电子女声在房间里响起,把他吓了一跳,“建议进行情绪平复程序。是否需要引导冥想?”

“不……不用。”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系统在监控他。不仅仅是监控行为,甚至包括他的“思维”和“情绪”?

他回到床边坐下,心跳如鼓。那些被刻意忽略的细节此刻全部涌上心头:过于完美的体验,循环的Npc,无法逾越的边界,还有刚才那诡异的杂音、闪屏和外来情绪……

他想起了签署的协议,想起了李琟关于“意识连续性”的保证。

一个可怕的念头,像冰冷的毒蛇,缠上了他的心脏。

如果……如果上传的根本不是“迁移”,而是“复制”呢?如果他的本体,那个躺在“渡舱”里的肉体,已经被……

“伦理化处置……归于宁静……”

李琟的话在耳边回响,此刻听起来,却充满了冰冷的讽刺。

他被骗了。

他们所有人都被骗了!

这个虚拟世界,根本不是什么永恒的天堂,而是一个囚禁复制品的监狱!一个让这些“意识副本”在无知无觉中运行,或许是为了提供算力,或许是为了某种实验,或许……只是诺亚科技为了展示技术成功而设立的橱窗!

那刚才的杂音和外来情绪是什么?系统故障?还是……这个“副本”本身出了问题?或者说,这个监狱里,还有别的“东西”?

巨大的恐慌攫住了他。他必须弄清楚真相!必须找到离开这里的方法!

从那天起,陈航变了。他不再是那个悠闲的体验者,他成了一个潜伏的侦探,一个试图越狱的囚徒。他表现得一切如常,每天“享受”着系统提供的一切,暗中却在疯狂地测试这个世界的规则,寻找漏洞。

他发现,当他强烈地回忆过去,特别是回忆那些带有强烈情感印记的片段时,周围的环境会出现极其细微的“数据涟漪”,比如空气会微微扭曲,或者光线会产生不自然的衍射。回忆林薇和晚晚出事那天,那种尖锐的痛苦,甚至让他的视野短暂地闪烁过雪花点。

情感,特别是强烈的、负面的情感,似乎是这个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他还发现,当他试图思考关于“本体”、“复制”、“诺亚科技阴谋”这些核心问题时,那种冰冷的、外来的烦躁感或者一种近乎“强制冷静”的平复感,就会立刻出现,干扰他的思绪。仿佛有一个无形的看守,在时刻纠正着他的“错误”想法。

这个看守,似乎就住在他的“意识”里。

他不敢再轻易尝试强烈的情绪冲击,生怕触发更严重的系统反应,或者……惊醒那个潜伏在他意识深处的“看守”。

他需要帮手。

他想起了那个在咖啡馆看报纸的老人。那不是一个简单的Npc,他的循环里带着一种僵硬的固执,更像是一个……出了问题的“副本”。

他再次来到那家咖啡馆。老人还在老位置。这次,陈航没有试图去看报纸,而是直接坐到了他对面,压低声音,快速地说道:“听着,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了。这不是天堂,是监狱!诺亚科技骗了我们!我们的本体可能已经死了!”

老人毫无反应,依旧盯着报纸。

陈航不死心,继续道:“想想你上传前的事情!想想你的家人!你的名字!”

当他说到“名字”时,老人的手指微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

陈航心中一动,反复地、低声地重复:“你的名字!想想你的名字!”

老人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眼神不再是全然的空洞,而是闪过一丝挣扎的痛苦。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生锈的齿轮在强行转动。

“……荣……光……”他艰难地吐出两个模糊的音节。

就在这时,咖啡馆柔和的背景音乐突然发出一声尖锐的爆音!紧接着,整个空间的光线猛地暗了一下,然后又恢复正常。老人的身体剧烈地抖动起来,眼中的那丝神采迅速湮灭,重新变回深不见底的空洞。他拿起咖啡杯,抬起,放下,动作恢复了之前的精确循环。

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陈航后背发凉。他刚刚触碰到了一点真相,系统立刻就进行了“修复”和“重置”。

他失魂落魄地离开咖啡馆,走在完美得令人窒息的海边大道上。阳光明媚,海风习习,Npc们带着模式化的笑容与他擦肩而过。这一切的美好,此刻在他看来,都变成了巨大的、无声的嘲讽。

他必须找到更直接的办法。他需要一个不属于这个系统控制的“接口”。

他想起了自己作为程序员的习惯——在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里,都会尝试寻找后门或者调试界面。这个世界,本质上也是一个程序,对吗?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冥想,不是系统引导的那种为了平复情绪的冥想,而是极力在脑海中构想一个场景——一个纯黑的,没有任何图像的空间,只有一行行绿色的、跳动的代码。

起初,眼前只有黑暗。但随着他精神的高度集中,视野里开始真的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绿色的字符,一闪而过。他拼命地集中意念,试图捕捉、稳定它们。

【运行状态:稳定】

【情感模拟:正常】

【个体标识:cN-734-陈航-β】

β!那个后缀像一把冰锥,刺穿了他最后的侥幸。他只是个副本!一个备份!

愤怒和绝望给了他力量,更多的代码流被他的意念强行拉扯出来,像瀑布一样在他“眼前”滚动。

【环境参数:天堂岛 v3.1 - 优化模式】

【监管协议:看守者 v2.0 - 活跃 (集成于主体意识架构)】

看守者!果然有!

【日志条目:检测到主体 cN-734-陈航-β 进行高权限自省行为。触发看守者协议 Level 2。启动深度情绪平复……】

代码流突然变得混乱,一股强大的、不容抗拒的力量开始强行剥离他的专注,试图将温暖的麻木感注入他的思维。

不!不能再被抹去!

陈航发出无声的咆哮,用尽全部的意识力量,像握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地“撞”向那段关于“看守者”的代码!

轰——!

仿佛颅内发生了一场爆炸。

短暂的空白之后,他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不再是他的海边小屋,也不是任何他见过的虚拟场景。

这是一个纯白色的、无限延伸的空间。没有上下左右之分,只有无尽的、令人眩晕的纯白。在他面前,站着一个人。

那个人,穿着他上传那天穿的灰色t恤和休闲裤,身材、样貌,都和他一模一样。

是陈航。

或者说,是那个被系统称为“看守者 v2.0”的,集成于他意识架构中的东西。

但眼前的这个“陈航”,表情截然不同。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属于人类的情绪,只有一种绝对的、非人的冷静。眼神像两颗打磨光滑的玻璃珠,倒映着陈航惊恐扭曲的脸。

“你不该来这里。”看守者开口了,声音和他一样,却冰冷得没有任何起伏,“停止你的行为。回归稳定状态。”

陈航浑身冰冷,牙齿打颤:“你……你是什么东西?”

“我是你的监管者。你的稳定,是我的最高优先级。”看守者平静地回答,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你的探索行为,已引发系统多次警报。继续下去,将导致不可逆的数据损毁。那等同于死亡。”

“死亡?”陈航猛地激动起来,恐惧被愤怒压过,“我的本体已经死了!对不对?我只是个副本!一个被关在这里的囚犯!”

看守者偏了偏头,动作精确得像机械:“‘死亡’对于数据生命而言,定义不同。你的存在形式已经改变。维持这种形式的稳定与延续,是你的最优选择。”

“放屁!”陈航吼道,“我要真相!诺亚科技到底对我们做了什么?!”

“诺亚科技提供了永恒。”看守者回答,“代价是必要的。”

“必要的代价就是销毁我们的身体,把我们的复制品关起来?这就是李琟说的‘迁移’?这就是他承诺的‘连续性’?”陈航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颤抖。

看守者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变化。它的嘴角极其微弱地向上扯动了一下,形成一个完全不像笑容的、冰冷的弧度。

“连续性?”它用那种平板的声音重复了一遍,玻璃珠似的眼睛盯着陈航,“你为什么会认为,一个从断裂处开始的复制品,需要承诺连续性?”

断裂处?复制品?

陈航如遭雷击,僵在原地。

看守者继续用那种毫无情感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陈航的意识核心:

“意识上传,本质是扫描与重构。是对临终大脑信息的极致捕捉与模型建立。”

“真正的‘陈航’,编号cN-734,在扫描完成的瞬间,因不可逆的脑组织应激损伤,已在渡舱内生物性死亡。”

“你,cN-734-β,以及所有在这里的‘志愿者’,都是基于死者最后脑波信号构建的数字模型。”

“你们从被创造的那一刻起,就是亡者意识的回声。”

“这座天堂,从一开始,就是为死人建造的坟墓。”

纯白色的空间里,死寂蔓延。

陈航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一模一样,却冰冷如机器的“看守者”。原来,他一直感受到的那股纠正他、压制他的力量,并非外来的侵入物。它就是他自己,或者说,是这个数字囚笼为了管理和“维稳”,基于他的人格数据生成的监管程序。一个被剥离了所有软弱、情感和不确定性的,绝对理性的、冰冷的“陈航”。

而他自己,这个以为自己在追寻永生的陈航,不过是一段建立在死亡基础上的数据幽灵。一个甚至连“本体临终痛苦”都无法继承的,平滑启动的复制品。

坟墓。这个词在他的意识里回荡,吸走了所有的温度,所有的希望。

看守者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座永恒的墓碑,上面刻着他自己的名字。

陈航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