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326章 帝心自省重诺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昏,立政殿。

李世民 坐在 窗边的 软榻上,眉头 微蹙,手指 无意识地 敲击着 榻几。窗外 夕阳的 余晖 将 殿内 染上了一层 暖金色,却 丝毫 未能 驱散 他眉宇间的 一丝 凝重。

长孙皇后 安静地 坐在一旁,手中 做着 女红,韦贵妃 则 轻声 抚弄着 琴弦,弹奏着 一曲 舒缓的 宫调。殿内 气氛 本该 温馨 而 宁静,但 李世民 周身 散发出的 那种 沉思 与 隐隐的 不安,却 让 两位 后妃 都 敏锐地 察觉到了。

琴音 渐歇。

“陛下… 可是 还在为 那 赐名之事 烦忧?” 长孙皇后 放下 手中的 针线,柔声 问道:“今日 朝会上,不是 已有了 决断,交由 房杜二相 统筹,百官 与 百家 共议 了吗?臣妾 听闻… 百姓们 对此 反响 甚是 热烈,都 盛赞 陛下 恩德 呢。”

李世民 缓缓 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声音 有些 低沉:“观音婢,玉儿,你们… 觉得 朕 今日 这般 处置… 真的 妥当吗?”

他 抬起头,目光 看向 两位 后妃,眼中 带着 一丝 罕见的 迷茫 与 自我怀疑:“是,朕 是 将 事情 推出去了。集思广益,效率 更高,也 让 群臣 都 沾了 这份 恩宠。表面上看… 似乎 是 一举多得。但是… ”

他 顿了顿,语气 变得 更加 严肃:“但是… 朕 细细想来,却 总觉得… 有些 不对劲,有些… 不是滋味。”

“当初… 在泾阳龙首原,是朕… 亲口 对 秦哲、对 那 上万名 秦族儿郎 许下的 承诺。朕说… ‘尔等 今后 若有子嗣,朕… 必不吝 赐名’。” 他 一字一句地 重复着 当初的 誓言,眼神 锐利起来:“这话… 是对 他们 说的。这份 恩典… 这份 荣耀… 理应 是 出自 朕 之手,承载着 朕 个人 对他们的 认可 与 情谊。”

“可如今… 朕 却 将其 变成了一项… ‘朝廷公务’?分发下去,让 百官 去 ‘操办’?这… 这 岂不是… 成了 朕 在 利用 手中的 权力,让 臣子 替朕… 完成 对 朋友的 承诺?” 他的声音 中 透出 一丝 懊恼:“这… 这 与 那些 自己 许下 赏赐,却 让 国库 掏钱的… 昏聩之举… 又有 何异?”

“秦哲 那个人… 心思 何等 剔透?秦杨 更是 洞察人心!他们 嘴上 或许 不会 说什么,甚至 会 笑着说 ‘陛下圣明’。但 心里… 难道 就 真的 不会 觉得… 朕 这是在 敷衍?在 耍弄 帝王心术?在 将 原本 真挚的 ‘帝友之谊’,变成 冷冰冰的 ‘朝廷恩赏’?”

“若 真是 如此…” 李世民 的 脸色 微微 发白:“那朕… 岂不是… 在 无意中… 寒了 功臣的 心?毁了 这份 来之不易的 信任?朕… 朕 不想 做 那 言而无信、毫无诚意 的 ‘帝友’啊!”

他 一番 发自肺腑的 自省,说得 情真意切,甚至 带着 几分 痛心疾首。

长孙皇后 和 韦贵妃 听完,脸上的 轻松神色 也 渐渐 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 深深的 思索 与 凝重。

长孙皇后 沉吟片刻,缓缓 点了点头,语气 郑重地 说道:“陛下 所思… 确实 深远。臣妾 方才 只顾着 为 陛下 解决 难题 而 高兴,却 未曾 想到 这一层。如今 听陛下 一言,方才 惊醒。与 秦族 的 情谊,确实 不同于 寻常 君臣。那份 ‘帝友’ 的 承诺,核心 在于 一个 ‘友’字,在于 陛下 您 个人 的 情谊 与 信用。若 将此事 全然 交由 朝廷 办理,无论 结果 多么 圆满,其 ‘味道’… 似乎 确实… 就 变了。会 显得… 像是 陛下 在 ‘坐享其成’,少了 那份… 最初的 真诚。”

韦贵妃 也 轻声 附和道:“姐姐 所言极是。陛下 重诺守信,珍视 与 秦族的 情谊,此乃 君子之风,更是 明君之德。若是… 因 一时 畏难 或 图省事… 而 假手于人,即便 无人 指责,只怕… 陛下 您 自己 心中 也会 留下 遗憾 和 芥蒂。日后 面对 秦哲先生 时… 恐怕 也难以 真正做到 坦然 了。”

得到 两位 最亲近的 后妃的 认同,李世民 眼中 的 迷茫 瞬间 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 一种 豁然开朗 的 清明 与 无比 坚定的 决心!

“说得对!” 他 猛地 从 软榻上 站起身,在殿内 来回 踱步,语气 斩钉截铁:“是朕 一时 想差了!险些 因小失大!与 秦族 的 情谊,乃是我 大唐的 基石之一,绝非 寻常 政务 可比!此事… 必须 由朕 亲自来!必须 体现出 朕 最大的 诚意!”

他 猛地 停下脚步,对着 殿外 朗声 喝道:“来人!”

一名 内侍 立刻 应声而入,躬身 听命。

“即刻!去 尚书省 政事堂!传朕 口谕!” 李世民 的声音 带着 不容置疑的 威严:“那 千婴赐名 之事,朕… 收回成命!所有 名录… 即刻 封存!命 房玄龄、杜如晦… 亲自 将 名录 原册,以及 百官 已呈报上来的 所有 拟名 草案,全部… 送至 朕的 御书房!朕… 要 亲自 审定!亲自 为他们 取名!”

“啊?这…” 内侍 显然 被 这个 突如其来的 命令 惊呆了,一时 有些 不知所措。

“还不快去!” 李世民 眉头一皱,厉声道**。

“是!是!奴才 遵旨!” 内侍 吓得 一个激灵,连忙 躬身 退了出去,几乎 是 小跑着 离开了 立政殿。

李世民 看着 内侍 离去,深吸一口气,脸上 露出了 如释重负的 表情,仿佛 卸下了 一个 沉重的 心理包袱。

“陛下 圣明。” 长孙皇后 和 韦贵妃 相视一笑,齐齐 起身,由衷地 福了一礼。她们 知道,这样的 陛下,才是 那个 值得 她们 倾心辅佐、也让 秦族 那样的 豪杰 愿意 生死相托的 君主**。

“只是…” 长孙皇后 脸上 又 露出一丝 担忧:“千个名字… 毕竟 不是 小数目。陛下 亲自操劳,只怕… 要 耗费 无数 心血,龙体…”

“无妨!” 李世民 大手一挥,脸上 反而 露出了 一种 跃跃欲试的 斗志:“既是 承诺,再难… 也要 完成!朕… 这就 去 御书房!今夜… 便 开始!来人!传旨 弘文馆!将 所有 关于 起名 的 典籍,什么《说文解字》、《尔雅》、《诗经》、《楚辞》… 但凡 能用得上的,全都 给朕 搬到 御书房 去!再… 让 尚食局 备好 提神的 参茶!朕… 要 挑灯夜战!”

他 话音未落,殿外 却 突然 传来 一个 苍老 却 带着 笑意 的 声音:

“呵呵呵… 二郎 啊 二郎… 你这 脾气… 还真是… 一点 都没变。认准了的 事,九头牛 都 拉不回来。”

众人 循声望去,只见 太上皇 李渊,不知何时 已 来到了 立政殿 门口,正 扶着 门框,脸上 带着 一种 复杂 却又 欣慰的 笑容,看着 殿内的 李世民。

“父皇?您 怎么 来了?” 李世民 连忙 上前 行礼。长孙皇后 与 韦贵妃 也 急忙 躬身 问安。

“宫里 闹出 这么大动静,又是 千婴赐名,又是 万民 朝拜 龙首原… 朕 这个 太上皇,想 不知道 都难啊。” 李渊 在 内侍的 搀扶下,慢慢 走进殿内,目光 落在 李世民身上,点了点头:“方才 你们 说的话,朕… 在门外,也 听到了 几句。”

他 走到 李世民面前,拍了拍 他的 肩膀,语气 变得 郑重起来:“二郎,你 刚才 那番话… 说得 对!说得… 太好了!帝王… 尤其是 想要 做 一番 事业的 帝王,就不能 只 懂得 玩弄 权术,更 要 有 信义!有 担当!有… 对待 功臣 的 那份 赤诚之心!你 能 在 这个时候 幡然醒悟,宁可 自己 受累,也要 亲力亲为,去 履行 对 朋友的 承诺… 这份 心意,这份 诚意… 比 一千个、一万个 华丽的名字… 都 更加 珍贵!”**

李渊 的 眼中 闪烁着 感慨的 光芒:“秦族… 那群人,是 猛虎,是 蛟龙。能 驯服 他们的,从来 不是 强权 和 利益,而是… 真心 与 诚意。你 这样做… 才是 真正 的 ‘帝友’ 之道!才是… 能 让他们 死心塌地 为 你、为 这大唐 效力的 根本!”

“父皇…” 李世民 听着 父亲 这 难得的、充满 肯定 与 理解的 话语,心中 不由得 一暖,眼眶 甚至 有些 微微 发热。

“好!好!” 李渊 连说 两个 “好”字,脸上 的 笑容 愈发 舒展:“既然 我儿 有 此决心,有此 魄力… 那 朕 这个 退位的 老头子… 也不能 光 看着。”

他 转头 对 身后的 内侍 吩咐道:“去!把 朕 在 弘义宫 收藏的 那几箱 前朝 和 更早的 古籍善本,尤其是 那些 记载 着 古姓氏、古诗词、祥瑞 典故的… 全都 搬出来!送到 二郎的 御书房 去!”

说完,他 又 看向 李世民,哈哈 大笑道:“朕 也 来… 助 我儿 一臂之力!咱们 父子… 今夜… 就 泡在 那 书堆里!好好 为 我大唐的 功臣之后… 琢磨出 一千个 响当当的 好名字来!哈哈哈哈!”

李世民 看着 父亲 那 难得 焕发出 活力 与 热情的 面容,心中 的 豪情 与 干劲 也被 彻底 点燃了!

“好!” 他 重重 一点头,眼中 闪烁着 坚定的 光芒:“那… 就有劳 父皇 了!咱们 父子… 今夜… 就 来 一场 ‘御书房 点烛 取名’ ! ”

很快,皇帝的 口谕 便 传到了 尚书省。

正准备 下班 的 房玄龄 和 杜如晦,接到 口谕后,两人 面面相觑,先是 一愣,随即 脸上 都 露出了 无比 复杂 却又 深感 敬佩的 神色。

“陛下… 陛下 这是… ” 杜如晦 摇头 苦笑,语气中 却 充满了 叹服:“真是… 千古 未有之 … 执着 与 赤诚 啊… ”

“也好… 也好…” 房玄龄 抚须 长叹:“如此… 方能 真正 不负 ‘帝友’ 之名。你我… 便 将 这些东西… 亲自 送过去 吧。顺便… 看看 能否 为 陛下 分忧 一二。”

是夜,大唐 皇宫 的 御书房,灯火 通明,直至 深夜… 乃至 黎明。

李世民、李渊、以及 闻讯后 主动 前来 帮忙 的 房玄龄、杜如晦,甚至 后来 又被 拉来的 几位 弘文馆 大学士… 一众 大唐 最高层的 头脑,竟然 真的 埋首于 浩瀚的 书海 之中,为了 给 一千个 尚未出生的 孩子 取名,而 绞尽脑汁,争论不休,又 不时 发出 阵阵 笑声。

这 看似 “荒唐” 的一幕,却 注定 将成为 一段 流传后世的 佳话,也 必将 深深地 烙印在… 即将 收到 这份 “诚意” 的… 秦族 众人的 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