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案六组之李阳 > 第19章 技术迭代,罪证无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技术迭代,罪证无遗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模块的图标正发出柔和的蓝光,像一排待命的精密仪器。当“连环盗窃案”的卷宗导入系统时,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率先启动,瞬间锁定了窗台上那点特殊的花粉——显微镜下,淡黄色的颗粒呈现出独特的三棱结构,系统数据库立刻匹配出结果:“高山杜鹃花粉,本市仅市郊云雾山有分布。”

“启动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李阳指令下达,虚拟画面瞬间切换到案发现场——独居老人的卧室里,窗户虚掩着,窗台上的花粉与窗框上若隐若现的划痕形成呼应。系统根据划痕深度和角度分析:“嫌疑人身高约170cm,惯用左手,攀爬时左脚用力更猛。”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同步运转,结合现场提取的微量dNA(附着在花粉上的皮屑)、骨骼特征推算(从脚印间距得出),很快生成一个模糊轮廓。李阳放大画面,调出“更高级技术模拟画像师技术”:“加入头发dNA比对,关联本市有盗窃前科人员数据库。”

屏幕上的轮廓逐渐清晰——短发,眉骨突出,左脸颊有一道浅疤。当系统将其与数据库匹配时,一个名字跳了出来:“赵坤,曾因入室盗窃被判三年,三个月前刚出狱,住址登记在云雾山附近。”

“追踪之瞳启动,定位赵坤行踪。”李阳敲击键盘,屏幕上立刻拉出一条轨迹线:赵坤近一个月内,多次在独居老人小区附近徘徊,案发后曾前往云雾山,昨晚出现在城东的旧货市场。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自动生成分析:【结合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的监控画面,赵坤行动敏捷,擅长攀爬,与窗台划痕特征吻合;其指纹库记录与现场窗框上的模糊指纹部分重合;云雾山的杜鹃花粉附着在他的外套纤维上,与案发现场一致】。

证物扫描系统进一步发现,赵坤在旧货市场出售的银手镯,正是其中一位老人失窃的物品。“通知陶非和王勇,去旧货市场布控。”李阳对着对讲机说,“赵坤有同伙,系统分析他近几次通话都提到‘老地方分赃’,定位显示在云雾山山腰的废弃木屋。”

抓捕行动很顺利。当陶非带人冲进旧货市场时,赵坤正和一个瘦高个男人交易,看到警察的瞬间,两人转身就跑,却被早已布控的王勇等人堵住。赵坤的同伙挣扎时,口袋里掉出一串钥匙,上面挂着个杜鹃花纹的挂件——与花粉来源完全对应。

审讯室里,赵坤起初抵赖,直到李阳将技术分析结果一一摆在他面前:“你外套上的花粉,与云雾山杜鹃完全一致;你左脸颊的疤,在监控里清晰可见;你出售的银手镯内侧刻着老人的名字缩写,这是你抹不掉的证据。”

赵坤脸色煞白,看向同伙:“是你说这招‘天衣无缝’的……”

他的同伙——正是帮他销赃的旧货店老板,见状也不再隐瞒:“赵坤说独居老人反应慢,东西好偷,还教我用杜鹃花粉掩盖行踪,说山里到处都是,查不到源头……”

案件告破,李阳将完整的技术报告发给郑一民支队长和季洁等人。郑一民看着报告里环环相扣的证据链,感慨道:“以前查案靠腿,现在靠技术,这效率真是天翻地覆。”

季洁笑着补充:“但终究靠的是人。李阳的技术再厉害,也得我们去现场抓人、去审讯突破。”

李阳关掉电脑,走到窗边。云雾山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他仿佛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鹃,在阳光下绽放。技术是冰冷的工具,却因为人的运用,有了温度和力量——它捕捉罪恶的痕迹,也守护着那些独居老人的安宁。

“下一个案子?”陶非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新的卷宗,“有个公园的长椅下,发现了一包被遗弃的现金,数额不小,没人认领。”

李阳接过卷宗,指尖划过“现金”“公园”“无主”几个字,屏幕上的技术模块再次亮起,新一轮的探寻即将开始。而这一次,他知道,无论线索多隐蔽,技术织就的网,总会将真相打捞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