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 第133章 科长老狐狸,笑里藏刀的马科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3章 科长老狐狸,笑里藏刀的马科长!

那座文件垒成的小山,像一座沉默的墓碑,上面无形地刻着江澈的名字。

刘莉那句轻飘飘的“考考您的学习成果”,如同最后一把铲进坟坑的土,将江澈的躺平之梦彻底掩埋。

办公室里恢复了那曲紧张而高效的交响乐,但江澈知道,至少有三对以上的耳朵,正分出了一半的频率,在监听他这边的动静。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成了一场公开处刑的主角。

江澈没有动。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堆文件,目光仿佛穿透了纸张,看到了背后那个正坐在独立办公室里,泡着上好龙井,含笑不语的男人——马文才。

这招数,太熟悉了。

上一世,他见过无数个“马文才”。他们从不发火,从不骂人,脸上永远挂着春天般和煦的微笑。他们关心你的生活,询问你的家庭,甚至记得你爱喝什么茶。他们是你口中的“好领导”,是同事眼里的“老好人”。

但他们也是最锋利的刀。

他们的刀,藏在笑容里,藏在关心里,藏在那些看似为你好的安排里。

就像眼前这座文件山。

这是新官上任的“下马威”?不,太低级了。马文才这种段位的人,不屑于用这么粗暴的手段。

这是在考验他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有一点,但不是全部。

江澈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脑中迅速复盘。

马文才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他是一个科室的“土皇帝”,最需要的是稳定和掌控。一个新来的、有职位的副手,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池塘的石子,必然会带来涟漪。尤其是这个副手还很年轻,是从下面实打实干出成绩提拔上来的,背后又有县领导的赏识。

这种人,是潜在的威胁。

所以马文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这颗石子规定好它落水的位置和激起的波纹大小。

这堆文件,就是尺子,是规矩。

让你看,是让你明白综合科的水有多深,工作有多复杂,让你产生敬畏之心。

让你学,是让你按照他划定的框架去学,让你接受他的工作逻辑和行文风格,将你纳入他的体系。

最后那个“下班前抽查”,则是最精髓的一笔。

它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你整个下午都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之中。在这种压力下,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心性、乃至抗压能力,都会暴露无遗。

如果你焦头烂额,手忙脚乱,那证明你能力有限,好拿捏。

如果你敷衍了事,破罐破摔,那证明你心高气傲,不堪大用,可以慢慢边缘化。

如果你完美完成,甚至超乎预期……那马文才的笑容会更灿烂,因为他得到了一把更好用的“刀”,一把可以让他自己更省力的刀。

至于这把刀会不会有自己的想法,会不会反噬主人?那是以后要考虑的事。至少在今天,他要先掂掂这把刀的分量,试试它的锋刃。

“呵呵。”

江澈心中冷笑一声,脸上却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压力的凝重。他伸手,郑重地从文件山顶上取下第一本,一本《县委办公室综合科20xx年工作总结汇编》。

他没有立刻翻开,而是先慢条斯理地将自己桌上的茶杯、笔筒摆放整齐,然后用纸巾,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桌面,仿佛要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这副做派,落在旁人眼中,解读出了不同的味道。

刘莉暗自点头:嗯,是个细致人,做事有条理,不毛躁。

赵峰眼神微闪:嘿,有点意思,这是在调整心态,准备打硬仗了。

只有笔杆子李默,嘴角撇过一丝不屑:花里胡哨,还不是要硬着头皮啃。

江澈将那本厚厚的汇编放在擦拭干净的桌面上,翻开了第一页。

他没有像个学生一样,逐字逐句地去啃。上一世写过的材料比这堆文件加起来还高,他早就免疫了。他的眼睛像一台高速扫描仪,迅速掠过纸面。

他看的不是内容,是格式。

标题用什么字体,几号字。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格式区别。行距,字距,页边距。

他看的不是成绩,是问题。

每一篇总结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后面的部分,才是精髓。这能看出科室常年以来的短板和痛点。

他看的不是空话,是人名。

材料的起草人、审核人、签发人。在不同的汇报材料中,领导名字的排序变化。这些,才是藏在字里行行间的权力密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江澈看得极其“认真”,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若有所思地点头,时而拿起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他完全沉浸其中,仿佛与世隔绝。

办公室里的气氛渐渐变得有些微妙。

起初,大家还抱着看好戏的心态,想看看这个新来的副科长怎么出糗。可看着江澈那副稳如泰山的模样,一些人心里开始犯嘀咕。

这小子,好像……不是在装样子?

下午三点,科长办公室的门开了。

马文才端着茶杯走了出来,脸上依旧是那副招牌式的和善微笑。他没有看江澈,而是踱步到笔杆子李默身边。

“小李,下午那个给宣传部的稿子,弄好了吗?”

李默立刻站了起来,恭敬地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递过去:“马科,您过目。我按您的意思,把‘开拓创新’的调子又往上提了提。”

马文才接过稿子,只扫了一眼,便笑着点头:“不错,措辞很精准,火候也刚刚好。”

他顿了顿,用一种很随意的语气说:“就是这个结尾,‘我们坚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嗯,很好,但如果能加上一句‘在周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是不是就更具体,更有温度了?”

李默的脸颊微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哎呀!您看我这脑子!还是您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我马上改!”

马文才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像一个慈祥的长辈鼓励晚辈:“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细节。县委办无小事,一个词,一个字,背后都连着政治。慢慢学吧。”

说完,他端着茶杯,又慢悠悠地踱了回去,关上了门。

整个过程,他一眼都没看江澈,却仿佛每个字都说给了江澈听。

江澈的眼皮都没抬一下,但心里已经给马文才贴上了一个新的标签:笑面虎,画饼大师,甩锅达人,以及……一个pUA高手。

他在敲打李默,看似是业务指导,实则是权力宣示。他在告诉科室所有人,尤其是江澈:你们写的每一个字,最终解释权都在我这里。你们的“才华”,必须为我的“意图”服务。周书记的关怀,只有我才能定义。

江澈心中轻叹,这地方,比他想的还要累。

他继续翻阅着文件,速度不快不慢,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一下午的时间,那座文件山,被他翻下去了三分之一。

临近五点半,办公室里的人开始有些躁动。键盘声渐渐稀疏,收拾东西的细微声响此起彼伏。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江澈,以及那扇紧闭的科长办公室门。

大戏,要开场了。

江澈却仿佛毫无所觉。他合上手中的文件,伸了个懒腰,然后端起自己那杯已经凉透了的茶,起身走向饮水机。

他慢悠悠地倒掉冷茶,慢悠悠地放上新的茶叶,慢悠悠地接满热水。整个动作行云流水,透着一股子与周围紧张气氛格格不入的悠闲。

就在这时,“咔哒”一声轻响。

那扇所有人关注着的门,开了。

马文才背着手,面带微笑地走了出来。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屏住了呼吸。

他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穿过办公室,皮鞋踩在地面上,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他停在了江澈的办公桌前。

江澈刚刚接好水,转过身,恰好与他对上视线。

四目相对。

马文才的笑容温和依旧,眼神里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审视和考量。

他看着江澈,又看了一眼那座只矮了一截的文件山,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精准地投进了办公室这潭死水里。

“小江同志,”他笑着问,“一下午了,学习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