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大会的喜悦,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平华村各家各户漾开了层层涟漪。那沉甸甸的钱袋和五花八门的年礼被带回家中,也带回了各不相同的心思与盘算。
冯小芹提着自家那份沉甸甸的分红和豆腐坊送的礼包,身边的刘小山则一手拎着装有三条灵鱼的水桶,一手小心捧着那罐金贵的胡麻油,夫妻俩脸上都带着笑,脚步轻快地往家走。一进门,冯小芹放下礼包,就迫不及待地钻进里屋,抱出了她的宝贝钱匣子,准备将分红全数倒入。
“小芹,”刘小山放好东西跟进屋,见状连忙制止,“这分红,也得按老规矩,先分出一份来给孩子们存着当束修,剩下的再归你收着。”
“这半年咱们卖菜也攒下不少了,孩子们读书的钱够了吧?”冯小芹试图商量,“这些分红,咱们全拿来修房子好不好?分家都一年多了,总该有个自己的窝了。”她望着丈夫,眼里带着期盼。
“不行,”刘小山语气温和却坚定,“早说好的,所有进项都要留一份给娃。咱家两个小子,开销大着呢。”他没说出口的是,他实在怕了妻子那无底洞似的娘家,再多钱,那边也总有法子掏走。对于新房,他何尝不渴望?自家那宅基地空了一年多,每次路过,他心里都沉甸甸的。
“两个娃也不用都去念书,让长安去,学好了回来教长宁,还能省下一份钱呢。”冯小芹打着小算盘。
“那咋成?都是咱的亲骨肉,就得一样对待。不然长宁长大了,心里该多委屈。”刘小山坚决不同意。他和他哥刘大山就是被爹娘一碗水端平养大的,再难也没亏待过哪个。
“你呀,就是死脑筋!”冯小芹见丈夫态度强硬,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退让了,“算了算了,今儿个高兴,不跟你争。分就分吧!”
自打上次她把家底都贴补了娘家,丈夫在这事上就再没顺着她过。她转念一想,钱留在丈夫手里,总归是花在这个家、花在孩子身上,总比全部没了强。
刘小山仔细分出一份钱,进屋收好。冯小芹独自在堂屋,看着钱匣里依旧可观的钱串子,只觉得日子都亮堂了起来。
“小山!”她冲着里屋喊,“等过了年,咱们就找人动工盖新房!明年,说啥也得住上自己的家!”接着,她又提起年货:“今儿分的这些年礼,我拿些送回娘家去,我爹娘他们也该置办年货了。”
“行,你拿一条鱼、两斤藕,再捎上些豆干给岳父岳母吧。”刘小山对岳家,面儿上的礼数从不短缺,即便那家人向来瞧不上他。
“这……是不是太少了点儿?”冯小芹嫌少,“我家人多,鱼拿两条,藕拿三斤吧?豆腐豆干也都拿回去,我爹娘那边可买不到这么好的。还有这胡麻油,他们指定没吃过,也让他们尝尝鲜!对了,我哥还说咱们这的风干兔子好,我去兔子工坊找嫂子要两只……”她越说越起劲,仿佛已看到娘家人羡慕夸赞的眼神。
“小芹,”刘小山心里一堵,耐着性子劝,“你这下子送大半年礼回去,等到回门那天,你空着手去吗?咱们先简单送点儿,等回门时再多带些好东西,鱼啊,油啊、兔子啊、腊肠啊,你爹娘岂不更惊喜?”
“咦?你说得在理!”冯小芹眼睛一亮,觉得丈夫这主意妙极了,不知不觉就顺着他的安排走了,“好,就先按你说的办!”
无独有偶,林文桂和丁老三也在家对着年礼琢磨。丁老三看着堆在桌上的好东西,喜滋滋地对妻子说:“媳妇儿,这些都是金贵物,外面买可得花大价钱!咱们搬出来快半年了,爹娘那边也没少贴补,拿些回去孝敬二老,你看成不?”
按林文桂的本心,自然是一个子儿都不愿往外拿,但她深知不能坏了自个儿“明事理”的形象。“当家的,这是应当应分的!咱们迁出来,爹娘还贴了安家费呢。要不……把这些豆制品都送回去吧?镇上卖得贵,老人孩子都爱吃。”
“好,就听你的!”丁老三见妻子如此通情达理,很是感动,“这鱼和藕也多拿些,爹娘和哥嫂都没尝过,不知道有多好。”
“这……”林文桂眼珠一转,忙道,“鱼和藕就先别动了吧?四弟那边肯定也得往家里送。咱们的留着,过年叫上他们一家一块儿吃,多热闹!”她巧妙地把话头引向了丁老四家。
“对对对!还是你想得周到!”丁老三一拍大腿,“我这就去跟老四说,让他们送完礼,过年都来咱家吃!”说着就要出门。
“唉?当家的,你等等……”林文桂慌了神,想拦却没拦住,眼睁睁看着丈夫出了门。她气得直跺脚,这下可好!丁老四那个精明的,肯定拖家带口过来。到时候这些鱼啊藕啊不端上桌,那两口子能乐意?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答应让丈夫拿一条鱼一斤藕回去呢!她仿佛已经看到准备好的年礼飞走了一半,还得自个儿下厨忙活,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林守成家倒是没这分配年礼的烦恼,所有好东西,注定是要全数祭了自家人的五脏庙。林守成和儿子林文杨还在为多得的两斤莲藕扬扬得意:“瞧见没,白得两斤好藕!这就是咱爷俩当初去留园出力的好处,名儿都刻在功德碑上了!”
“哼!”王氏却不屑一顾,“你们还有脸说?那留园合该是咱家的产业!里头的鱼虾莲藕哪儿来的?还不是果果那丫头弄出来的?果果是咱林家孙辈!本来整个园子都该是咱的,你们倒好,为两斤烂藕就美上天了!”
父子俩被噎得一愣,高涨的情绪瞬间被泼凉。半晌,林文杨才压低声音道:“娘,您说的我们能不知道?可您也瞅见了,大伯二姑他们多狠!现如今别说认回果果,咱稍微靠近点都得被轰出去。这事儿急不得,我和爹这些日子伏低做小,大伯那边态度才刚有点松动。放心,该是咱的,迟早跑不了!”
林守成也沉着脸叮嘱:“你在外头把嘴管严实点!咱们先得装出改过自新的样儿,让大哥他们消了气,才能图后招。明年种菜是关键,再种不好,村里不让咱种了,咱在这村子就待不下去了,到时候啥都完了!”
王氏一听,原来这父子俩心里早有盘算,顿时转怒为喜:“你俩早说啊!我还当你们被那边收买了呢!成,听你们的,明年好好种菜!姜氏,”她转向一直默不作声的儿媳,“你可得给我勤快点儿!”
姜氏低着头撇撇嘴,心里抱怨“啥活儿都是我来”,嘴上却应着:“知道了,娘。可我一个妇道人家,力气有限,还得让小姑子家多帮衬,妹夫可是干活的好手。”
“快别提了!”林守成一听就火大,“丁老四那个混账也迁来了,处处护着他哥!我上次叫老三来帮忙,被那小子当众一顿呛,气死我了!文桂也是个没用的,胳膊肘往外拐,指望不上!”提起女儿女婿,他就一肚子火。
正当大人们在屋里各有盘算时,院子里的林胖墩正带着弟弟林小胖蹲在水桶边。
林胖墩指着桶里最肥硕的那条红鱼,信誓旦旦:“这条最大,肉肯定最多,咱今天就叫奶奶做了它!”
林小胖馋得直流口水:“哥,咱把它抓出来!”两个小子说干就干,伸手就去桶里捞鱼,没留神脚下一绊,“哐当”一声,水桶倒了,水流了一地,三条鱼在泥水里扑腾!
“爷爷!爹!快来抓鱼啊!”两个小子慌得大叫。
“哎呦我的祖宗!”屋里的大人闻声冲出,见状又急又气,“这金贵的鱼啊!你俩败家玩意儿!”一时间鸡飞狗跳,全家总动员,手忙脚乱地终于把鱼都捉了回来。
“爷爷,奶奶,我就要吃这条红的!现在就要吃!”林胖墩不依不饶地闹起来。
“好好好,我的小祖宗,中午就给你做!”林守成和王氏对着宝贝孙子,毫无原则地妥协了。再说,他们自个儿也馋得很。“再炒盘藕片尝尝,听说生吃都跟果子似的脆甜。姜氏,中午就做!”
结果,林守成一家成了全村最早享用年礼的人家。这年还没到,分来的鱼、藕、豆制品就已消耗大半。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林文桂家那份尚且“完好”的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