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 > 第137章 油坊酬谢宴 喜结良缘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7章 油坊酬谢宴 喜结良缘兆

时值深秋,阮氏油坊在众人的期盼中顺利落成。尤一手依着村中惯例,不但给帮工的乡亲们结了工钱,更在自家院子里摆开了隆重的酬谢宴。

这宴席摆得格外有心。尤一手在正屋里设了两桌贵宾席,一桌请的是林守业、黄豆爷爷、七叔公等村中长老和好友,还有一桌是专门给邻里留园的那群小“东家”们的,不是他们在留园里种下那片亚麻,重新激活了他内心的生机,他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他们是尤氏油坊得以重开的大功臣。

尤一手端着酒杯,声音哽咽:这些年,要不是各位老哥哥老姐姐帮衬,我尤一手哪能把三个闺女拉扯大?特别是英子姐和玉莹姐,给孩子做衣裳、教规矩,比我这当爹的还上心……

林守英笑着打断:说这些做什么?菜丫头她们懂事,我们看着就欢喜。如今你想通了,比什么都强!

上官玉莹也红着眼圈道:你能重开油坊,阮妹子在天之灵也该安心了。

院子里另摆了五六桌,请的是帮忙建油坊的乡亲。最引人注目的,是院子一角架起的大铁锅——尤家这次可是下了血本,宰了一头养了整年的大肥猪,要做杀猪菜!

说起尤家养猪,也是有一番故事的。这些年尤一手封了手艺,只种地,想以此养家,但这是不可能的。幸好三个女儿很是贴心,早些年大女儿尤菜托李货郎带回了两只猪崽子,三姐妹跟着父亲一边种地,一边养猪。

这些年,从两只猪崽子起家,每年都能养几只大肥猪,好多人家过年都会订她们的猪肉来做腊肉腊肠。二女儿尤茶做猪油的手艺更是一绝,雪白如乳脂,味道极好,那猪油渣子也是好多人家愿意拿鸡蛋、蔬菜来换的。

了不得啊!李文远看着锅里翻滚的猪肉,啧啧称赞,尤叔,这些年您虽说封了手艺,可这家底一点没薄!这猪养得真肥实!

尤菜正利落地切着五花肉,闻言笑道:多亏李叔常帮我们带猪崽回来。二妹熬的猪油,三妹调的饲料,这才养出这么好的猪。

这话引得众人纷纷打趣:

要我说,尤老哥与油坊就是有天定的缘分,即使不榨油了,家中也不缺油!

就是!这些年您家猪油、猪油渣就没断过,村里谁没尝过?合该这油坊就该您来开!

席间,刘小山正给邻座的丁老三夹菜:丁三哥,你尝尝这个血肠,是尤家大姐的拿手菜。

丁老三受宠若惊:小山老弟太客气了。你也吃。”

“听说您家四弟也迁来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刘小山很喜欢这个憨厚的丁三哥,主动攀谈起来。

可不是!丁老三笑得见牙不见眼,现在跟着他岳父在织布坊帮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另一桌,林守成父子正“埋头苦干”,干活舍不得花力气,吃肉还是很用心的。

是的,上次修建鱼塘尝到了甜头,这回建油坊,父子俩又主动请缨了。还别说,又让他俩占了便宜。建油坊的活儿不算重,比起建鱼塘可是轻松多了,工期也短了很多,父子俩没怎么吃苦头就拿到了工钱,还吃上了这好多年都不曾有过的“杀猪宴”。

林文杨往嘴里塞了块红烧肉,含糊道:爹,这肉真香!比过年吃得还痛快!

林守成舀了勺酸菜炖粉条,满足地叹气:早知道干活有这好事,咱们早该来了。你娘就是心眼小,非不让咱们去织布坊帮忙,真是……

父子俩相视一笑,竟难得地达成共识——往后村里有活,还得抢着干!

这时,一个清秀腼腆的年轻人提着茶壶走过来,小心翼翼地给尤菜面前的空杯倒上热茶。这人便是宋老四,罗里正精心挑选的美男子。

话说罗里正为了跟平华村结门好姻亲,回去真是仔细考虑了好多天,终于相中了村里的宋家老四。

这宋家和丁家一样,家庭和睦,四代同堂,宋老四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早已婚配。姐姐嫁给同村的一户人家,宋老四和大哥二哥与父母、祖父母住在一起,大哥二哥的孩子都有了。

宋老四算是老来子,今年18岁,相貌堂堂。因为很受宠爱,人很单纯,但没有娇纵的坏习惯,勤快能干。正是说亲的年纪,家里也正在要为他找门好亲事。

罗里正上门跟宋老太爷和宋老四的父母把这事儿一说,宋家不太乐意,因为不愿意让小孙子\/小儿子做上门女婿。但罗里正保证说这平华村日子可好过了,以后想去落户可不容易了,而且那家的闺女长得好,又能干,家里还有产业。最后还是宋老太爷见里正亲自来保媒,想着给里正一个面子,就让小孙子去走一趟,应付一下。

罗里正想着尤家三个闺女,21岁、19岁、16岁,跟宋老四最般配的应该是小女儿,要是能看上眼,肯定是一桩好亲事。

谁知,这眼神清澈单纯的宋老四一眼就相中了尤家大姑娘21岁尤菜,当时就憨憨地跟人家说:“我愿意来当上门女婿,你相中了我没有?”

这一幕把原本大气从容的尤菜姑娘羞得脸都红了,更把尤茶、尤香两姐妹逗得在旁捂嘴直笑。

后来,宋老四就回家争取“婚姻自由”了,家里说:“这姑娘比你大三岁呢。”

宋老四振振有词:“女大三,抱金砖。我就相中她了。”

最后,当然是遂了宋老四的愿,毕竟宋家也不指着宋老四来传宗接代,家里人丁兴旺着呢。再说了,结亲就是要孩子喜欢的,找个他不喜欢的,那还叫结亲?那叫结仇!宋家人也是想得开的。

于是两家请了正经媒人,走了正规定亲流程,好日子要到明年开春后了,所以定在明年春天成亲。这过了明路,宋老四就经常往平华村跑了,成了尤菜姑娘的“小尾巴”。

罗里正得知这门亲事真正定下,他的心也定下来了,以后跟平华村也是姻亲关系了,好机会肯定不会漏掉了!

老油翁对这个大女婿考察一番后,发现这人人品的确很好,心思单纯,干活也细致,能培养出来。特别是他对女儿是真喜欢,对女儿言听计从,照顾有加,也就不计较他总是上门来刷存在感的事儿了。

此刻,宋老四红着脸对尤菜说:尤姑娘,我帮你给客人们倒酒。

尤茶见状,故意扬声笑道:宋家小哥,你这还没过门呢,就帮着大姐招待客人了?

尤香也凑趣:可不是!我大姐夫真勤快!

满院子顿时笑成一片。有知情的村民便向大家解释道:这可是平分村宋老太爷家的老四!宋家在平分村可是顶好的人家,四代同堂,从没红过脸。你们瞧这小哥,多实诚!

又有人接话:听说宋家原本不舍得小儿子入赘,是这小子自己铁了心,说非尤家大姑娘不娶。罗里正保的媒,宋老太爷亲自点的头!

宋老四被众人说得耳根通红,却仍憨憨地笑着,认真道:能娶到尤姑娘,是我的福气。我祖父说了,结亲就要结两姓之好,既是我自己相中的人,就要好好待她。

尤菜被这番话说得心头一暖,悄悄往他碗里夹了块最肥美的肘子肉。这一幕落在尤一手眼里,老油翁捋着胡子,眼中满是欣慰——这样知根知底、家风淳厚的好人家,这样真心实意待他闺女的好后生,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酒过三巡,尤家三姐妹找到果果,围在她身边,尤菜更是抱起正在专心啃大骨头的果果,贴着她的小脸柔声道:谢谢果果,要不是你在留园种了那些亚麻,我爹也不会重开油坊。

小团子眨巴着大眼睛,忽然伸出油乎乎的小手,搂住尤菜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

菜姑姑也要当新娘子了吗?果果给姑姑做糕糕,还给姑姑滚床!

满院宾客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大的笑声。宋老四挠着头,看着尤菜傻笑,那模样憨厚得让人忍俊不禁。这笑声飘出院子,融进秋日的晴空里,仿佛在预告着——平华村的喜事,这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