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 > 第101章 七夕得巧,福泽暗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七夕得巧,福泽暗生

七月初七,乞巧节。

平华村在萦绕了整夜的淡雅花香中醒来。昨日果果生辰的低调与苹果树开花的隐秘欢欣,似乎为这个传统的女儿节更添了一份灵秀之气。

天光初亮,平华村很多家的院落里,便飘出了“巧芽面”的清香。女人们将提前数日催发的麦芽、豆芽(称为“巧芽”)投入滚水中,与面条同煮,祈愿自家女儿能“得巧”,心灵手巧。嫩黄的芽苗也被细心栽入小花盆,摆在窗台,取义“巧手生芽”,盼着一份灵慧能如这新芽般茁壮成长。

早饭后,女眷们不约而同地聚到了林文松家的院子。这里因着苹果树繁花满枝,灵气氤氲,在此处做活计,只觉心神宁静,通体舒泰。今日的重头戏是制作“巧果”。和好的面团掺了糖蜜与芝麻,用刻着花瓣、云纹的木模子一压,便成了一个个精致可爱的小面点,下油锅炸至金黄,香气扑鼻。

芝兰、秀茹已是熟练工,小果果也踮着脚在一旁看得认真。她学着大人的样子,将几个花瓣形状的巧果面团拼在一起,仰头对张青樱说:“娘,看!花花糕糕,给新娘子吃。”她还想念着婚宴上那美好的花形合欢饼。

张青樱忍俊不禁,柔声解释:“果果,这不是新娘子吃的合欢饼哦。这是‘巧果’,是供奉巧娘娘,也是给小姑娘们吃的。吃了它,就能‘得巧’,以后做针线、做饭食,都会做得特别好!”

果果眨着大眼睛想了想,她最近最想做好的事就是踢毽子,于是认真地问:“果果吃了,踢毽子,踢得好?”稚语童言引得众人大笑,纷纷肯定:“一定踢得好!我们果果最能干了!”小家伙这才心满意足,摇头晃脑地高兴起来。

二姑奶奶林守英在一旁笑道:“光自己吃可不行,这巧果啊,要送给相好的姐姐、姑姑们,大家一起‘得巧’,福气才更多呢。”

“好!”果果立刻积极响应,掰着手指头数起来,“送给冬雪姐姐,小花姑姑,卉生姑姑、豆芽姑姑,尤菜姑姑、尤茶姑姑、尤香姑姑……”她念出一长串名字,都是村里平日待她亲厚的女子。

郑秀娘见她那认真的小模样,心下柔软,附和道:“哇,咱们果果要送这么多人呀!好,那咱们就多做些,让果果今年得最多的巧,以后做什么都顶顶棒!”果果回给二伯娘一个甜得能沁出蜜的笑脸,用力点头。

巧果出锅,众人趁热尝了一两块,满口甜香。剩下的便被仔细地用干净油纸包成小包,放进芝兰、秀茹和果果专属的小背篓里。果果背着她那个迷你小背篓,迈着欢快的小步子,跟在姐姐们身后,像只忙碌又快乐的小蜜蜂,出门派送巧果去了。

女眷们各自归家,依着习俗,在院子里晾晒衣物、书籍。传说织女于此日晾晒天衣,故而人间效仿,认为可“避蛀”“祈福”。

待果果送完巧果,蹦蹦跳跳地回来,只见爹爹林文松和哥哥们正在院子里忙碌。他们用长竹竿搭起了架子,挂上了色彩缤纷的布帛和各式小巧的彩色灯笼。

果果仰着脑袋,看得入了迷,忽然噔噔噔跑回屋,抱出了元宵节时爹爹给她做的那个宝贝兔子灯,奶声奶气地要求点上,还疑惑地问:“爹爹,过元宵节了吗?”

林文松被女儿逗乐,接过灯笼,温言解释:“不是元宵,今天是七夕,这是‘鹊桥’。”他将果果抱到膝上,指着那璀璨的“鹊桥”,缓缓讲起了牛郎织女星河相会的古老传说。果果听得极为入神,乌溜溜的眼睛里盛满了星光。

故事听完,她小心翼翼地将点亮的兔子灯递给爹爹,软糯地请求:“爹爹,把兔子灯也挂上去,给牛郎和织女照路,他们就能快点儿见面了。”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喧闹。最好动的林怀远提着一个木桶,带着一群半大少年兴冲冲地跑进来。“果果!快来看,哥哥们给你带了好东西!”

原来,这群少年清晨操练完毕,路过玉带河,见水面波光粼粼,林怀远一时兴起,招呼大家拿了桶和网兜去试试运气。谁知这一试,竟大有收获!捞上了好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和不少青壳河虾。大鱼已拿回家给大人加餐,他们特意挑了三尾最漂亮的银色小鱼和半桶鲜虾,送来给果果。

自去年苹果树首度开花,玉带河的鱼虾便渐渐多了起来,偶尔还能捡到野鸭蛋,村民只道是风调雨顺。却不知,这亦是苹果树花开,灵气滋养水土,悄然优化了整个村庄生态环境的证明。未来的日子里,山林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果果对那三条在桶中游弋的银色小鱼爱不释手,蹲在旁边看了许久。大哥林毅体贴地找来一个大瓦盆,盛满清水,让她把小鱼养起来。果果高兴极了,又央求娘亲将几只小虾也放进去,一本正经地说:“让它们一起玩儿……”

晚风送爽,华灯初上。林文松一家围坐在院子里,就着“鹊桥”上摇曳的灯火,享用着用新鲜河虾做的馄饨。虾肉清甜弹牙,汤头鲜美,众人都赞不绝口。林睿吃得酣畅,直呼:“明儿还去捞虾,再吃一顿!”

饭后,月色清辉洒满院落。张青樱在院中石桌上摆开一碟巧果、一盒缝衣针和一束五彩丝线。她与林文松对视一眼,眼中含着温柔的期待,对果果招手:“果果,来,我们‘穿针乞巧’。”

果果好奇地凑过去。张青樱柔声解释:“对着天上的月亮,用这五彩丝线穿过这七孔针。若能很快穿过,便是得了织女娘娘赐下的‘巧手’之艺。”

果果觉得这游戏新奇又有趣。她伸出小手,稳稳拿起那根有着七个细孔的银针,仰头望向皎洁的月亮,小脸一派专注。然后,她捏起一根五彩丝线,学着平日所见母亲的样子,眼准手稳,竟一次便将丝线流畅地穿过了针孔!

动作之快,之精准,让全家人都愣住了。一时间,院子里静得只能听到夏虫的低鸣。下一刻,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爆发出来。“穿过去了!一次就穿过去了!”

大家都为这小人儿展现出的专注与灵巧感到惊喜。果果在众人的夸赞中笑逐颜开,急切地问母亲:“娘,织女娘娘,给果果传巧了吗?”

张青樱将她搂入怀中,语气无比肯定:“传了,传了!织女娘娘必定是把最多的巧,都传给咱们果果了。”

月色如水,花香暗浮,小小的院落里,温馨与喜悦满得几乎要溢出来。这个七夕,在平华村,似乎真的连星月都格外垂怜,将福巧与希望,悄然织进了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