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隽&周亚夫:古代“声东击西天花板”!一攻一防,玩转战场虚实博弈
朱隽:鼓噪西南+突袭东北,巧破宛城黄巾贼
黄巾军十万人占据宛城,朱隽率军围城。他先下令修筑土山,居高临下观察城内动静,接着派人在城西南方擂鼓呐喊,摆出要从这里猛攻的架势。
黄巾军果然上当,把全部兵力都调到西南方向防守。朱隽趁机亲自率领五千精锐,悄悄突袭东北方向(注:表面攻打南方,实际目标是西方,声东击西的经典操作),顺利登上城墙,攻入宛城。
周亚夫:坚壁不战+预判西北,死守破吴楚联军
太尉周亚夫率军攻打吴、楚叛军,却坚守营垒不出战。吴军粮草短缺,多次前来挑战,周亚夫始终不为所动。
后来吴军突然冲向营垒的东南角,摆出要猛攻的样子(注:和朱隽声东击西的计策如出一辙)。周亚夫立刻判断敌军是声东击西,下令重点防备西北方向。没过多久,吴军的精锐果然直奔西北,因为周亚夫早有防备,最终没能攻破营垒。
冯梦龙点评:把这两个案例放在一起看,就能明白用兵的灵活变化——朱隽用声东击西主动进攻,周亚夫识破声东击西被动防守,核心都是玩转虚实。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攻防博弈的关键,在“虚实迷惑+精准预判”
- 进攻方(朱隽、吴军)核心逻辑
制造假象,转移注意力:通过“鼓噪西南”“猛攻东南”的表面动作,让防守方误以为核心进攻点在该处;
隐蔽真实目标,趁虚突袭:在防守方兵力转移后,直击其兵力空虚的真实目标,实现高效破局。
- 防守方(黄巾军、周亚夫)核心差异
黄巾军:被表面假象迷惑,盲目调动全部兵力,导致真实防守点空虚,被轻易攻破;
周亚夫:识破表面假象,精准预判敌军真实进攻方向,提前布防,守住关键防线。
二、核心启示:遇“攻防对峙+信息不对称”,攻要“声东击西”,防要“预判虚实”
这种虚实博弈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谈判博弈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进攻端:善用“声东击西”,打破僵局
商业竞争遇“竞品严防核心业务”:比如想抢占竞品核心市场,对手防守严密,别正面硬闯。像朱隽那样:“用‘进攻次要市场、推出非核心产品’的假象(鼓噪西南),吸引竞品兵力转移;趁竞品核心市场防守空虚,集中资源精准突袭(猛攻东北),抢占关键份额”;
职场攻坚遇“核心任务阻力大”:比如推进核心工作受阻,别盲目硬推。可以说:“用‘处理次要事务、对接边缘协作’的假象(猛攻东南),转移阻力方注意力;趁阻力方放松核心任务防备,快速推进关键环节(防备西北),实现突破”。
- 防守端:学会“预判虚实”,守住要害
商业防守遇“竞品频繁动作”:比如竞品频繁在不同领域试探,别盲目应对。像周亚夫那样:“冷静分析竞品核心诉求,不被表面动作迷惑;精准预判其真实目标,集中资源守住核心业务(防备西北),避免顾此失彼”;
职场防守遇“他人分散注意力”:比如推进重要项目时,有人用无关事务分散你精力,别盲目跟风。可以说:“明确项目核心目标,识别无关干扰(表面猛攻);预判他人真实意图,聚焦核心工作做好防备,避免关键环节出纰漏”。
简单说就是:“攻防对峙中,进攻的关键是‘用假象骗对手,用实招打要害’;防守的关键是‘不被假象骗,精准防要害’。不管是攻还是防,核心都是看透虚实,掌握主动权。”
【原文】朱隽 周亚夫
黄巾贼十万人据宛。朱隽围之,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西南。隽自将精兵五千,掩东北,边批:弩弓南指,情实西射。遂乘城而入。
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坚壁不战。吴兵乏粮,数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东南陬,边批:即朱隽之计。太尉使备西北,已而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
合观二条,可识用兵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