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833章 兵智之三《诡道》03 斗伯比&季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3章 兵智之三《诡道》03 斗伯比&季梁

斗伯比&季梁:春秋“诱敌VS识诱双雄”!一设羸师诱敌,一慧眼破局,正邪博弈见真章

楚武王想攻打随国,先派人去求和,自己则率军驻扎在瑕地等待时机。随国派少师(官名)去主持和谈。楚国的斗伯比献计:“我们在汉水以东一直没能得志,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总是炫耀三军武力,用威势逼迫周边国家,他们害怕就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所以很难图谋。汉水以东的国家里,随国最大,要是随国变得骄傲自大,肯定会抛弃周边小国;小国离心离德,对楚国才有利。少师在随国很受宠信,咱们可以故意让军队装作疲弱不堪的样子,让他更加骄傲。”

少师回到随国后,果然请求率军追击楚军。随国的季梁立刻劝阻:“楚国故意示弱,明显是在引诱我们上钩啊!”随侯听从了季梁的建议,停止了追击。

冯梦龙点评:当时要是没有季梁,随国差点就中了楚国的圈套。楚国的子反说过:“包围敌人时,要让战马衔着木棍喂食(不让马嘶鸣),派肥壮的士兵去应对访客,故意装作实力雄厚。”所以凡是故意示弱的,都是在引诱对手。

再看两个类似的例子:汉朝军队乘胜追击匈奴,汉高祖刘邦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上谷,派人去侦察。冒顿把精锐士兵、肥壮牛马都藏了起来,只让侦察兵看到老弱士兵和瘦弱牲畜。先后派去的十个使者,回来都报告说匈奴可以攻打。刘邦又派刘敬去侦察,刘敬回来禀报:“两国交战,本该炫耀自己的优势。可我去了之后,只看到瘦弱的老弱和牲畜,这肯定是故意暴露短板,埋伏奇兵想抢占先机。我觉得匈奴不能打。”刘邦不听,结果果然在白登被匈奴包围。

武则天时期,契丹的李尽忠、孙万荣攻破营州后,把几百名汉朝俘虏关在地牢里。听说麻仁节等人率领大军赶来,就让看守欺骗俘虏:“我们家人又饿又冷,实在活不下去了,等朝廷大军一到就投降。”有一天,把俘虏们带出来,给他们喝粥,安慰说:“我们缺粮养不起你们,又不忍心杀了你们,放你们回去怎么样?”俘虏们都跪地求饶,于是被释放。俘虏们回到幽州,把情况详细告诉了官军,士兵们听说后,都争相想要率先进军。到了黄銮峪,契丹人又让老人去投靠官军,还在路边丢弃了老牛瘦马。麻仁节等人放弃了步兵,率领骑兵率先挺进。契丹人设下埋伏,半路截击,活捉了麻仁节等人,官军全军覆没。这两件事和楚国诱敌的计策如出一辙。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 “示弱诱敌 + 冲动决策” 困局,关键在 “示短藏长 VS 反向验证”

- 诱敌者的底层套路(斗伯比、冒顿、契丹)

精准拿捏人性弱点:利用对手 “骄傲自满”(少师)、“贪功冒进”(刘邦、麻仁节)的心理,用 “示弱” 降低其警惕;

示短藏长造假象:故意暴露短板(羸师、老弱、缺粮),隐藏核心实力(精锐、伏兵、埋伏圈),让对手误判局势;

引导冲动决策:通过 “可轻易取胜” 的假象(追败军、打弱敌、捡功劳),引诱对手放弃理性思考,盲目行动。

- 破局者的核心逻辑(季梁、刘敬)

反向推理戳假象:遵循 “反常必有妖” 原则 —— 两国对立时,本该炫肌肉却故意露短板,必然藏有阴谋;

坚守理性不盲从:不被 “短期利益”(追敌立功、轻易取胜)冲昏头,冷静分析局势的合理性;

戳穿人性陷阱:看透 “示弱” 是为了迎合对手的贪婪、骄傲,从根源上否定 “轻易取胜” 的可能性。

二、核心启示:遇“对手示弱+诱惑当前”,别冲动,用“反向验证+理性破局”取胜

这种“示弱诱敌、识诱防坑”的博弈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谈判博弈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竞品示弱+利益诱惑”:比如竞品突然降价、声称“经营困难”,还放出“低价加盟”“资源转让”的诱惑,别盲目跟风或接手。像季梁那样:“反向验证竞品的真实实力(如调研其供应链、财务状况),识破‘示弱=诱入局’的套路;不被短期利益冲昏头脑,坚守自身节奏,避免陷入竞品设下的价格战或陷阱”;

- 职场攻坚遇“合作方示弱+邀功诱惑”:比如合作方声称“任务难度大、资源不足”,却邀请你方牵头推进,承诺“功劳共享”,别轻易接盘。可以说:“核实合作方的真实产能和投入意愿,判断其‘示弱’是真困难还是想甩锅;明确权责和利益分配,避免自己方投入大量资源后,陷入被动或被抢功”;

- 谈判博弈遇“对手示弱+让步诱惑”:比如谈判中对手声称“底线已到、难以让步”,却突然给出小幅度让步,引诱你方做出更大妥协,别冲动妥协。可以说:“反向推导对手的核心诉求和底线,判断‘示弱让步’是否为‘以小换大’;坚守自身核心利益,用‘小让步换大权益’的方式回应,避免被对手牵着鼻子走”。

简单说就是:“面对对手示弱、诱惑当前的情况,冲动只会掉入陷阱。关键是保持理性,通过反向验证戳破假象,不被短期利益迷惑,坚守自身底线和节奏,用‘识诱+防坑’的思路,稳稳掌握主动权。”

【原文】斗伯比 季梁

楚武王侵随,使求成焉,而军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曰:“我之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图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宠,请羸师以张之。”少师归,请追楚师。季梁谏曰:“楚之羸,其诱我也!”乃止。

当时微季梁,几堕楚计。楚子反有言:“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故凡示弱者皆诱也。

汉兵乘胜追匈奴。高帝闻冒顿居上谷,使人觇之。冒顿匿其壮士肥牛马,见老弱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复使刘敬往,敬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矜夸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上不听,果围于白登。

天后中,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之破营府也,以地牢囚汉俘数百人。闻麻仁节等诸军将至,乃令守者绐之曰:“家口饥寒,不能存活,待国家兵到即降耳。”一日引出诸囚,与之粥,慰曰:“吾等乏食养汝,又不忍杀汝,纵放归,若何?”众皆拜伏乞命,乃纵去。至幽州,具言其故,兵士闻之,争欲先入。至黄銮峪,贼又令老者投官军,送遗老牛瘦马于道侧。仁节等弃步卒,将马先入。贼设伏,横截将军,生擒仁节等,全军皆没。二事皆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