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革命,这是一种寻求公正、重建秩序的秘籍,而这一求新的思想元素,也始终贯穿于我们的历史之中。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确定革命这一伟大的目标。

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能百折不挠,坚持到底。

革命的好处:

第一,组织度拉满。

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将一切权利归于组织,党组织直接管理人民群众。

党支部扎根基层,甚至直接管理到个人,没有地主土豪这种中间商赚差价。

组织深入到基层,使得执政动员能力空前强大。

又因为执政法理来源于理想信念,再通过纪律将一切升华稳固,使所有力量凝聚在一起,发挥最大作用。

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一生理需求,二安全需求,三社会需求,四尊重需求,五自我实现需求。

当这五项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对于革命和组织的忠诚度将极难动摇。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生的正义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正义而奋斗牺牲,相信有很多人都愿意这么做。

至少愿意尝试一下,那这些人就是我们未来坚强的战士和发展对象。}

【每个人都会死,如果有机会去做一件伟大的事,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畏惧死亡的。

要把农民的利益和你捆绑在一起,光打土豪没用。

只要分土地,你就能成功。

实打实分给百姓田地,自然有人跟着你。

但科技没有提升,生产力的上限就在那里。

生产力的局限,不是靠革命就能短期扭转的。

生产力的局限不是生产力大小,而是生产力分配。

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也会被反过来改变。】

各朝代皇帝:“……深入基层?”

自古就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

封建王朝向来就没有为民谋福利的概念,就连那些白役,只要跟官府沾上点关系,就会通过压榨老百姓搞钱。

认真来说,没几个当官的,愿意下基层。

扶苏在长城上,紧盯着科技两个字。

阿父说过,汉朝的独尊儒术,让其他学说渐渐消失,所以科技进步才会很慢。

从他们所了解的大清来看,两千年过去底层百姓依旧吃不饱,跟他们大秦的生活水平差不了多少。

如果,他们大秦也能发展科技……

思想与科技需要启蒙,又与阿父焚书坑儒的目的相悖。

“我只想安稳过日子,不想造反。”

“放心吧,你不是人家革命要发展的对象。”

“真的有人会不想当皇帝吗?”

“怎么会有人不想当皇帝?”

“后世革命了,他们不就没有皇帝了吗?”

……

百姓听不懂这些,感觉好玄幻,她们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

正在造反的百姓,也不敢想象,怎么会有人为了理想愿意去死呢?

起码,没被逼到绝路,他们是不想死的。

{第二,极大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忠诚度。

首先的一点,就是解决为谁而战的问题,将个人效忠转变成忠诚于组织理想。

旧军队往往是皇帝、军阀的私产,这诞生一个问题就是即使兵多将广,但派系林立,将领拥兵自重。

一个个小心思,小算盘,在战场上见死不救,争抢功劳的事多了去了。

而有着政治工作宣传优势的革命军,却极大的避免这种情况。

不但从未有规模的叛军,甚至完全可以以革命宣传来转化俘虏为我所用。

第三,极为吸引底层人民和各种人才。

历史上的各种造反口号多种多样。

比如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数以万计,这些粗陋的口号也确实吸引了无数追随者。

前期这些起义口号各种画大饼,但最后因为不切实际等原因没有落到实处。

而变为为了争夺权力、掠夺财富、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手段。

而这些目的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的封建制度,为了自己做人上人。

但这革命,是以人民万岁为主体,发动人民的革命,必然更具吸引性和诱惑力。

毕竟,天下何人不通共?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各朝代皇帝:“……简直大逆不道。”

什么叫以人民万岁为主体,发动人民的革命。

士农工商,每一个阶层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做人上人,革命能带来什么?

后世的革命,与他们这些古代封建王朝根本不适配。

大明为什么亡,不就是一群贪官,想要掌控皇帝吗?

有了钱,就会追求权。

就算不想当皇帝,也会当权臣。

古代帝王们一脸否定,而特殊年代的所有人,看着投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这句话激动不已。

人民万岁,他们革命胜利了!

【除了刚开始的口号可以暂时凝聚农民这一盘散沙外,后面你还得提交一些政治纲领和均田政策。

均田也要看地方势力,古代地方宗族势力募兵很厉害,战斗力非常猛。

如果穿越,在古代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思想,还真有可能一遇风雨便化龙。

想要改变生产力,不是仅靠一代人就能改变的。

个人的力量太弱小,能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只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人才。】

各个朝代皇帝:“……好家伙,王莽就是这么下台的。”

农民起义,朝廷一般不会放在眼里,因为这群人一般不会成气候。

除非地方豪强与世家想要推翻朝廷,但,本身就背靠朝廷获得巨大利益的世家,会愿意均田?

那还不如期待,他们这些皇帝给百姓分地更现实。

至于教育,他们一直致力于推行民间教育,只不过儒家是主流思想而已。

可后世如此反对儒家,是因为什么呢?

“均田是每个人都有地的意思吗?”

“革命就要跟咱们利益绑定,给咱们分田就能绑定。”

“如果这样,我愿意支持革命。”

“你不要命了,这是造反。”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我要娶媳妇。”

……

百姓听懂均田的意思后,才从前面懵懵懂懂的状态中醒悟,原来这就是革命。

新王朝建立时,也会给他们分地,但这些地不是真的属于他们,还要交税……

造反与革命的区别,他们好像懂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