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 > 第95章 火车站走出的黑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年初二清晨,昊天影视的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首日票房出来了。”

大乔将报表放在许昊面前,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激动,

“620万。”

赵丽蓉忍不住惊呼:

“上座率58%!这简直......”

许昊只是轻轻点头,目光落在窗外。

这个数字在他意料之中。

昨夜,他已经在天涯论坛上看到了第一个热帖:《人在囧途,今年最惊喜的喜剧!》

发帖人“归乡游子”详细描述了自己在火车站偶遇首映的经历:

“本来只是打发时间,结果笑得前仰后合。最绝的是电影放到一半,我的车次到了,不得不拖着行李离开,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你们懂吗?我决定今天就去电影院补上这张电影票!”

帖子下面跟了上百条回复:

“同感!我在火车站看了大半,今天特意带全家来看。”

“牛耿这个角色太真实了,简直就是我老家表叔的翻版。”

“许昊居然真的会拍电影,还拍得这么好!”

大年初三,情况开始失控。

“许总,排片率已经涨到22.7%了!”

小乔冲进办公室,脸上写满兴奋,

“很多影院临时增加场次,还是供不应求!”

陈晨拿着手机走过来,展示着博客上的话题:

“你看,#欠人在囧途一张电影票#已经冲到热帖第三了。”

话题下面,无数网友晒出电影票根:

“来补票了!比火车站看得更过瘾!”

“带爸妈二刷,他们笑得比我还开心。”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回家路上的点点滴滴......”

与此同时,媒体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京华时报》用整版报道:《火车站走出的票房黑马》

“......这部投资仅300万的小成本电影,正在用口碑书写一个票房神话。许昊再次证明,好的故事永远不缺观众......”

《电影周刊》的标题更加直接:

《人在囧途:给浮躁影坛的一记耳光》

“当大片们沉迷于特效和明星堆砌时,一部讲述普通人回家故事的电影却真正打动了观众。这值得所有电影人深思。”

大年初四,奇迹继续。

“单日票房1850万!”

财务总监大乔的声音有些发抖,

“现在排片率已经达到31.5%,上座率依然维持在68%的高位。”

许昊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北京城的夜景。

手机不停震动,都是祝贺的信息。

杨密发来一张电影院排队的长龙照片:

“许老板,你这次可是闹出大动静了!”

照片里,等待购买《人在囧途》电影票的观众从售票处一直排到商场门口。

刘诗诗的信息紧随其后:

“我们宿舍的女生都去看了,哭得稀里哗啦的。”

最让许昊意外的是张建国教授的短信:

“电影看了,很好。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你出师了。”

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的电影院线,经理们都在紧急调整排片。

“把《人在囧途》的场次再加20%!”

上海某影院经理对着电话吼道,

“现在观众只认这个片子!”

在成都,一个影院经理看着售票系统感叹:

“从业二十年,没见过这么疯的。黄金场次开售十分钟就卖光,这还是工作日啊!”

“这不可能!”

星耀娱乐的办公室里,王总将一份报表摔在桌上,

“300万的投资,首周4800万票房?预计总票房2.8亿?开什么玩笑!”

秘书战战兢兢地解释:

“数据已经核实过了,而且......而且业内预测,最终票房可能不止2.8亿。”

王总点燃一支雪茄,眼神阴鸷。

他想起之前对昊天影视的围剿,现在看起来像个笑话。

一部《人在囧途》的利润,就抵得上他公司大半年的收入。

“去查,我要知道这个许昊下一步要做什么。”

同样的对话,在全国各地的影视公司上演。

这个突如其来的票房黑马,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华晟资本的会议室里,分析师正在做紧急汇报:

“《人在囧途》的成功不是偶然。我们分析,其成功因素有三:第一,精准的营销定位;第二,过硬的内容质量;第三,恰到好处的情感共鸣。”

ppt上展示着详细的数据分析:

投资回报率:1600%(首周)

预计最终投资回报率:9333%

社交媒体讨论量:日均50万条

口碑评分:豆瓣8.4分,猫眼9.2分

“最重要的是,”

分析师总结道,

“这部电影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小成本、精准营销、高回报。这对我们现有的投资逻辑是颠覆性的。”

在杭州的一家电影院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对刚看完电影的老夫妻。

“好多年没看过这么好看的电影了。”

老人笑着说,

“里面的故事就像我们年轻时回家过年的经历。”

他的老伴补充道:

“特别真实,又好笑又感动。我们准备明天带孙子再来看一遍。”

在重庆,一个电影博主在个人专栏写道:

“《人在囧途》的成功,证明了中国观众对好故事的渴望。我们不需要华丽的特效,不需要流量明星,我们只需要一个能打动内心的故事。”

这篇专栏在24小时内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

与此同时,参与电影制作的团队成员们也沉浸在喜悦中。

徐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

“这是我演过最舒服的戏。许昊虽然是个新导演,但他懂得如何让演员发挥最好状态。”

王宝强在博客上发文:

“感谢许昊导演给我这个机会。牛耿就像为我量身定做的角色,让我想起了刚来北京时的自己。”

正月十五,元宵节。

昊天文化产业集团召开庆功宴。

许昊站在台上,看着下面欢庆的员工们。

赵丽蓉举杯致辞:

“《人在囧途》预计总票房2.8亿,投资回报率近100倍!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许昊缓缓起身,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这不是结束,这只是开始。”

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人在囧途》证明了我们道路的正确性:好的内容,永远是最强大的竞争力。”

他环视全场,目光扫过每一张激动的面孔。

“接下来,昊天影视将启动新星导演计划,每年投资10部小成本电影。同时,《步步惊心》项目正式启动......”

宴会厅再次沸腾。

记者们疯狂地按着快门,记录下这个时刻。

在会场的角落,陈晨轻声对身旁的杨密说: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杨密点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台上的许昊:

“他总是在创造奇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