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耕的汗水还未从额角完全风干,夏日灼热的气息便已迫不及待地裹挟着泥土的蒸腾扑面而来。岑卿那场「犁开春天」的直播,如同一扇骤然推开的窗,让无数屏幕前的网友真切地窥见了田园诗画背后,那沉重而真实的劳作底色。关于那台“服役”超过十五年、浑身布满铁锈与油泥的老式手扶拖拉机的讨论,并未随着直播结束而停止,反而在“归晚演书”的账号下持续发酵。

“那台老铁牛,看着真让人心疼,晚晚开起来太费劲了。”

“我们老家以前也有这么一台,后来彻底报废了,耕地都靠租,成本高了好多。”

“现在的政策不是有农机补贴吗?不知道青山坳能不能申请?”

“合作社现在赚钱了,村里能不能考虑买台新的?”

一条条充满关切和建议的评论、私信,岑卿都仔细地看着。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那台老铁牛的“年迈体衰”。父亲林建国为了让它能继续在田间轰鸣,不知付出了多少额外的心血去维修、保养,但效率的低下和不时出现的故障,始终是悬在春耕秋收头上的一把钝刀,割不开丰饶,只徒增疲惫。

这个问题,同样萦绕在村长林永富的心头。合作社的初步成功,让村集体账户上有了些盈余,但也远未到可以随意挥霍的程度。添置一台全新的、像样点的大中型拖拉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一次合作社的扩大会议上,林永富将这件事提上了议程。

“咱们村这台老家伙,大家都清楚,怕是撑不了几个年头了。”林永富敲着烟斗,眉头紧锁,“眼下合作社有点进项,我就琢磨着,是不是该考虑给村里添个新‘铁牛’?但这钱……怎么出,是个问题。”

会议室里顿时议论开来。

“是该换了!去年秋收就差点误了事,修了三天才动弹!”

“新拖拉机好啊,省时省力,咱们这些老骨头也能轻松点。”

“好是好,可钱呢?一台新的得好几万吧?合作社的钱还得留着收山货、搞包装呢。”

“能不能各家各户凑点?”

“凑?说得轻巧,谁家闲钱多?”

争论声中,李叔站了起来,他看向岑卿:“晚晚,你在网上见识广,听说现在国家有那个……农机购置补贴?咱们能申请不?”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岑卿身上。她这段时间确实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心中已有初步构想。

“永富叔,李叔,各位叔伯婶娘,”岑卿声音清晰,不疾不徐,“国家确实一直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而且近年来对丘陵山区、贫困地区还有倾斜。补贴的比例根据农机类型和地方政策有所不同,高的能到30%甚至更多。”

“30%?!”有人惊呼,“那能省下不少钱啊!”

“但是,”岑卿话锋一转,“申请补贴需要符合条件,要走流程,要准备不少材料。而且,具体到我们县、我们镇,今年还有没有额度,补贴哪些机型,都需要去镇上的农机管理站问清楚。”

林永富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有条件就好!怕的是没门路!晚晚,你懂这些政策,又会上网,这事你得帮村里多上心!”

“这是我应该做的。”岑卿点头,“我明天就去镇农机站咨询一下。而且,”她顿了顿,看向众人,“我觉得,这次买农机的过程,或许可以直播。”

“直播?”林永富有些意外,“这有啥好播的?”

“叔,您想,”岑卿解释道,“咱们村农机老旧的问题,很多网友都看到了,也很关心。农机购置补贴这个政策,虽然好,但很多像咱们一样的普通农户可能并不完全了解,不知道如何去申请。如果我们能把咨询政策、选择机型、申请补贴、直到新农机开回村里的全过程直播出来,是不是也能给其他有同样需求的乡亲们提供一个参考?这也算是咱们‘归晚演书’和‘青山坳合作社’的一份社会责任。”

会议室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赞同的声音。

“晚晚想得周到!这是好事!”

“对!让外面的人也看看,咱们国家政策是怎么惠农的!”

“说不定还能帮到其他村呢!”

林永富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晚晚,这事你全权负责,需要村里开证明、跑腿,你尽管说!”

第二天一早,岑卿就带着身份证、合作社的证明材料,坐上了前往镇里的早班车。她提前开启了直播,标题直接明了:「走进镇农机站,实地探访农机补贴政策」。

直播间一开,立刻涌入了大量观众,人数远超平时的美食或风景直播。

“来了来了!是为买拖拉机的事吗?”

“支持晚晚!希望能申请成功!”

“我们这边补贴好像挺麻烦的,不知道青山坳那边怎么样。”

镇农机站是一栋略显陈旧的三层小楼。岑卿举着手机,边走边解说:“我们已经到镇农机站了,现在进去找工作人员咨询。”

她找到挂着“农机购置补贴办理”牌子的办公室,里面一位四十多岁、面容和善的工作人员接待了她。得知岑卿的来意和正在直播后,工作人员略显惊讶,但很快便热情地介绍起来。

“欢迎欢迎!通过网络宣传惠农政策,这是好事啊!”工作人员姓王,他拿出厚厚的政策汇编和当年的补贴目录,耐心讲解。

镜头对准了那些文件,岑卿适时地提出网友们可能关心的问题:

“王站长,请问今年我们镇针对大中型拖拉机的补贴比例大概是多少?”

“申请补贴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个人和合作社申请有区别吗?”

“具体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补贴的机型是固定的吗?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品牌和型号吗?”

王站长一一解答,条理清晰:

“今年省里对适用于丘陵山区的中型拖拉机补贴比例是30%,我们市里还有5%的叠加补贴,总补贴额度能达到35%。”

“合作社申请和个人申请,在流程上差不多,但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时在审核和额度上可能会有一定优先。需要营业执照、对公账户、土地承包合同或证明……”

“流程主要是先申请,审核通过后自主购机,然后提交购机凭证等材料,最后补贴资金会直接打到账户。机型必须在国家和省的补贴目录内,目录里的品牌和型号都可以选,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和地块情况选择……”

整个咨询过程,岑卿都通过直播完整呈现。王站长专业的解答和耐心的态度,也让直播间的观众纷纷点赞。

“这位王站长讲得真清楚!”

“35%的补贴!力度真不小!”

“原来合作社申请还有优势,看来抱团发展是对的。”

“流程看起来不算特别复杂,关键是要准备好材料。”

咨询结束,岑卿拿到了详细的申请表格和材料清单。她谢过王站长,走出农机站。

阳光明媚,照在镇街道上。岑卿对着镜头,脸上带着收获的喜悦:“大家都听到了吧?政策是好的,关键是要主动去了解,去申请。接下来,我们合作社就要根据拿到的目录和清单,开始筛选合适的机型,准备申请材料了。这个过程,我也会持续和大家分享。”

回到村里,岑卿将咨询到的情况向林永富和合作社理事会做了汇报。有了明确的方向,大家干劲十足。接下来的几天,岑卿和林晓峰等人一起,在网上查询补贴目录内各品牌型号拖拉机的性能、价格、口碑;林永富则负责准备合作社的各项证明材料;几位老把式,包括林建国,则根据多年的耕作经验,提出对马力、扭矩、油耗、维修便利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经过反复比较和讨论,理事会最终选定了一款性价比高、特别适合青山坳梯田水旱作业的中型轮式拖拉机。

申请材料准备齐全后,岑卿再次直播,记录了林永富和合作社代表将厚厚一叠材料递交到镇农机站的过程。王站长接收材料后,表示会尽快审核上报。

等待批复的日子里,岑卿的直播间成了“农机选购知识小课堂”。她请父亲林建国和几位老师傅,结合选定的机型,讲解拖拉机各个部件的功能、日常维护保养的知识,甚至分析了不同耕作环境下如何发挥农机最大效率。这些朴实无华却极其实用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真正的农户和农业爱好者,直播间里充满了技术流的讨论。

半个月后,好消息传来:青山坳合作社的农机购置补贴申请,批复通过了!

当岑卿在直播中宣布这个消息时,屏幕被“恭喜”、“太好了”的弹幕刷屏。村民们更是欢欣鼓舞,仿佛已经听到了新“铁牛”清脆有力的轰鸣。

利用补贴款和合作社的一部分盈余,购机款很快到位。合作社派代表去市里的农机公司提车那天,岑卿全程直播。当那台崭新的、漆色锃亮、散发着工业力量美感的中型拖拉机,被缓缓开出仓库,出现在镜头前时,整个直播间沸腾了。留守在村里的村民,也通过直播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太帅了!新铁牛!”

“看着就很有劲!青山坳如虎添翼!”

“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为合作社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