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州府的春日,似乎也比别处来得更喧嚣些。运河解冻,漕运愈发繁忙,连带着城西码头的人气都旺了几分。岑卿的“五香素肉干”生意,经过小半年的经营,已在这片地界扎下了细弱的根。虽未能盘下固定摊位,但与那码头管事的“默契”已然形成,每日缴纳一包豆干的“孝敬”,换得一方立足之地,倒也相安无事。收入渐稳,除去开销,竟也攒下了约莫二两银子,被她仔细收在贴身之处,与那十两整银分开放置。

这日,她如常挎着篮子从码头回来,路过一家新开的茶肆,听得里面说书先生醒木一拍,声音洪亮:

“……话说当今圣上感念宰相大人劳苦功高,又听闻其与那京城传奇厨娘苏小婉姑娘情投意合,已亲自下旨赐婚!佳期就定在下月十五!这可真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啊!”

茶肆内顿时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夹杂着羡慕与惊叹。

“苏小婉?可是那个从咱们这边清河镇槐树村出去的丫头?”

“可不就是!一步登天喽!”

“听说她做的菜,连宫里御厨都自愧不如……”

“宰相大人真是好福气……”

岑卿的脚步在茶肆外微微一顿,篮子里的空油纸被风吹得窸窣作响。

苏小婉。丞相。

这两个名字,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她心底漾开一圈极淡、极遥远的涟漪。那个曾与她同住一村、命运却截然不同的女子,那个曾在她最困顿之时,悄然递来一份厚重赠予的“故人”,如今,真的要踏入那云端之上的位置了。

她继续往前走,面色平静无波,仿佛刚才听到的只是与己无关的市井闲谈。回到柳枝巷的小屋,闩上门,将空篮子放下,她却没有立刻开始准备明天的原料。

夕阳的余晖透过小窗,在简陋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坐在凳子上,目光落在虚空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个装着散碎银钱的小布袋。

赐婚。

这意味着苏小婉的人生轨迹,正沿着那本“书”中的轨迹,平稳而辉煌地前行。而她这个本该早已病死的“路人丁”,却挣扎着爬出了坟墓,在这远离剧情中心的江州府,靠着偷来的银钱、借来的方子和自己的一点狠劲,勉强活了下来。

一种奇妙的牵连感,在她心中升起。并非嫉妒,也非攀附,而是一种……站在不同轨道上,对另一个挣脱了部分命运,虽然苏小婉的方式与她截然不同的同类,一丝难以言喻的感触。

苏小婉赠她银钱、路引、方子,是看到了她挣扎求生的影子,给了她一个机会。这份赠予,改变了她必死的结局。

如今,苏小婉大婚。

她岑卿,似乎应该有所表示。不是巴结,不是讨好,而是……一种回应。告诉那个或许早已不记得她这号人物的“故人”,她送出的那份“善缘”,并未被辜负。那颗挣扎求生的种子,已在贫瘠的土壤里,顽强地发出了自己的芽。

送什么?

金银珠宝?她倾其所有也拿不出手,且毫无意义。

奇珍异玩?更非她所能及。

她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这依托于对方所赠方子、又经自己反复试验改进而来的——“五香素肉干”。

这想法一经浮现,便迅速清晰起来。

她要用自己现在安身立命的根本,精心制作一份,送去京城。

这不只是贺礼,更像是一份无声的“回执”。告诉苏小婉,也告诉自己:你看,我用你给的“钥匙”,真的打开了一扇门。我活下来了,并且,会继续活下去。

心意已定,接下来的几天,岑卿投入了前所未有的专注。

她挑选了品相最上乘的豆干,厚薄均匀,质地紧实。香菇选用肉厚味醇的干菇,提前许久用温水细细泡发。香料更是精心配比,将买得到的花椒、茴香、桂皮等仔细研磨成粉,力求味道融合层次分明。

卤制的过程更是小心翼翼。火候控制在微沸,让豆干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却又不敢煮得过烂失去韧劲。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卤汁咸鲜香浓,深深浸入豆干每一丝纤维。

风干环节也极为讲究。她选择了通风但无直射光的位置,将卤好的豆干一片片摊放在干净的竹筛上,定时翻面,确保干湿均匀,口感达到最佳的韧而不硬,嚼之生香。

她甚至奢侈地买来一些干净漂亮的白棉纸和细麻绳,将最终筛选出的、色泽油润、形态完美的豆干片,每十片为一包,仔细包裹捆扎好。没有礼盒,她便用一块干净的深蓝色粗布,将几包素肉干整齐地包好,打成一个利落的包袱。

她不知道宰相府的具体地址,但这并不难。京城最大的酒楼“百味楼”名声在外,据说与苏小婉颇有渊源,将贺礼送至那里,托他们转交,应是最稳妥的方式。

一切准备就绪。她计算着路程和时间,委托了一支信誉尚可、即将前往京城的商队,支付了不算便宜的托运费,请他们将这份特殊的贺礼,连同她口述、请代笔先生写下的一张极其简单的拜帖,落款只写了“江州故人岑氏”,送往京城百味楼,转交苏小婉姑娘。

商队启程那日,岑卿站在江州府高大的城门外,看着驮着货物的马队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她怀中,是这几日制作贺礼成本后,略显空瘪的钱袋。

但她心中,却有一种奇异的充实与平静。

她送出的,不仅仅是一包吃食。

那是一份来自尘埃里的回音,是一个“路人丁”对自身存在的微弱宣告,也是一条无形中联结了两个挣脱命运女子的细线。

她转身,重新汇入江州府熙攘的人流。

京城的风云,丞相的大婚,都与她无关。

她的战场,依旧在这城西的码头,在这飘着豆干卤香的小屋里。

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

这才是她对那份赠予,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