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传朕旨意。”

苏毅的声音在喧嚣的欢呼声中响起,清晰地传入韩信的耳中。

“全军后撤十里,安营扎寨。”

“什么?”

韩信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愣愣地看着苏毅,脸上写满了不解。

“主公,您是说……后撤?”

不光是韩信,就连龙辇周围的亲卫,以及不远处的曹正淳,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眼下金陵城军心民心已然崩溃,城楼上的守军形同虚设,正是一鼓作气,拿下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好时机。

只要大军压上,甚至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伤亡,就能冲进城去。

可主公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下令后撤?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没错,后撤。”苏毅的语气不容置疑,“不仅要后撤,还要派出使者,告诉城里的人,朕给他们三天时间考虑。”

“三天之内,开城投降,朕保他们荣华富贵,既往不咎。”

“三天之后,若城门不开,神威大将军炮,将夷平金陵城内,每一寸土地。”

韩信剑眉紧锁,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陛下,恕臣不解。金陵城防已溃,军心已丧,正是我军一鼓作气之时,为何要给他们喘息之机?”

苏毅并未直接回答,反而转身,遥望那座在暮色中显得孤寂的雄城,淡然道:“韩将军,你觉得,是一座完整的金陵,对大夏更有用,还是一座血流成河、处处断壁残垣的金陵更有用?”

韩信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什么。

苏毅的声音悠悠传来:“朕要的,不只是这座城,更是城里的人心。三天时间,足以让恐惧发酵,让那些王公贵族自己做出选择。朕要他们,亲手将大炎的国祚,送到朕的面前。”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韩信脑中炸响。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他看着苏毅的背影,那不再仅仅是一个年轻的帝王,而是一个将天下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棋手。

“陛下深谋远虑,信,心服口服!”韩信发自内心地躬身一礼,再无半点疑惑。

韩信几乎可以想象,此刻金陵城内的景象。

城外的十万大军,就像一柄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而苏毅给出的三天时间,则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会让城内那些本就摇摆不定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产生剧烈的内讧。

是战,是降?

是为那个已经吓晕过去的炎帝尽忠,还是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考虑?

这三天,对于金陵城来说,将是比直接攻城,还要难熬一万倍的煎熬!

高!实在是高!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兵法了,这是诛心之策!

韩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终于明白了苏毅的意图。

主公要的,根本不是一座被打烂的都城,而是一座完完整整、并且从上到下都彻底臣服的金陵!

他要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他要的,是整个大炎王朝的统治阶层,主动跪在他的脚下,将这座江山,亲手奉上!

“主公深谋远虑,信,佩服!”韩信发自内心地躬身一礼,再无半点疑惑。

“去传令吧。”苏毅摆了摆手,“另外,让将士们也好好休整一下,连续的急行军,他们也累了。”

“遵命!”

韩信领命而去。

很快,那片淹没了金陵城外的黑色海洋,开始缓缓地向后退去。

这个反常的举动,让城楼上那些本就惊魂未定的大炎官员们,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他……他们怎么退了?”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他们的那个‘铁管子’用完了?”

“不对!这肯定是阴谋!是那苏毅小儿的奸计!”

兵部尚书强撑着站起来,色厉内荏地喊道:“大家不要慌!这一定是叛军的缓兵之计!他们孤军深入,后勤不济,撑不了多久的!只要我们守住金陵,等待南方的援军一到,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然而,他的话,并没有起到任何安抚人心的作用。

援军?

南方的五十万大军,现在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

可城外那十万如狼似虎的大夏铁骑,却是实实在在的!

刚才那如同天罚般的炮击,还历历在目!

守城?拿什么守?用人命去填吗?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人心惶惶之际。

一名大夏的使者,单人匹马,举着一面白旗,来到了城下。

他将苏毅的“最后通牒”,大声地宣读了一遍。

当听到“开城投降,既往不咎”和“夷平金陵,鸡犬不留”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时,城楼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无比诡异。

所有人都沉默了,但他们的眼神,却在疯狂地交流着。

活下去,并且保住荣华富贵。

还是,陪着那个已经半死不活的炎帝,一起被埋葬在这座城里?

这,根本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一个时辰后,大夏中军大帐。

苏毅正坐在主位上,听取着各方的军情汇报。

“启禀陛下,我军已后撤十里,安营扎寨。斥候已散布出去,方圆百里,尽在掌控。”韩信躬身汇报道。

“启一禀陛下,东厂的番子已经混入了金陵城。据报,城内已经乱成一锅粥。粮价飞涨,人心惶惶。不少王公贵族,已经开始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随时跑路了。”曹正淳阴恻恻地补充道。

苏毅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剧本发展。

“很好。”他的目光,从韩信和曹正淳身上扫过,最终落在了帐内另一名一直沉默不语的文士身上。

那人一身儒衫,面容清瘦,气质儒雅,正是被苏毅从后方调来的荀彧。

“文若,你主管后勤,为我大军调度粮草,居功至伟。”苏毅开口道,“如今我大夏已得大炎半壁江山,但这些地方,百废待兴,世家林立,民心未附。接下来,该如何治理,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苏毅很清楚,打天下,靠的是韩信、吕布这样的绝世猛将。

但治天下,靠的,却是荀彧、贾诩这样的王佐之才。

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荀彧闻言,精神一振。他知道,自己真正的舞台,来了。

他上前一步,对着苏毅深深一揖,声音沉稳而有力。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安民,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