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台,观星。”

苏毅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响,没有丝毫犹豫,简洁而果决。

“来人!”

“传朕旨意,宣工部尚书鲁班,即刻入宫觐见!”

小太监领旨而去。

没过多久,一个身影便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御书房。

来人约莫五十岁上下,身形不算高大,但筋骨强健,一身寻常的匠人短打,腰间挂着墨斗、角尺、小斧等一应工具,叮当作响。他脸上带着一丝被从工作中打断的不悦,可一见到苏毅,那丝不悦便化作了恭敬。

“臣,鲁班,参见陛下。”他只是拱了拱手,礼节简单,却透着一股实干家的直率。

苏毅也不在意这些虚礼,直奔主题:“鲁班,朕要你在皇城之内,建一座观星台。”

“建台?”鲁班的眼睛亮了,就像是看到了什么绝世璞玉,“敢问陛下,要多高?何种形制?用何等卯榫结构?可有图纸?”

一连串的问题,充满了匠人的热情。

“要高,越高越好,能俯瞰整座长安城。”苏毅顿了顿,说出了关键,“时限,今夜子时之前。”

“噗——”

鲁班身后,刚刚跟进来准备伺候笔墨的曹正淳,一口气没喘匀,差点呛着。

从现在到子时,不过两个时辰。别说建一座高台,就是把材料从库房运过来,都不够!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鲁班也是一怔,他掰着手指算了算,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时间问题。

他抬头看向苏毅,眼神中带着询问。

苏毅的目光平静而深邃,其中蕴含的信任,让鲁班心中一定。他知道,这位陛下从不做无的放矢之事。既然他敢提,就一定有他敢提的道理。

“陛下,此事若按常规,绝无可能。”鲁班沉声道,“但若不按常规……臣需要人手,所有的人手。还有,所有库房的木料石材,任我调动。”

“准!”苏毅一字千金,“朕再给你一道手谕,皇城之内,所有禁卫、工匠、杂役,皆由你调遣。需要谁,直接点名,朕让曹正淳去给你提人。”

“好!”鲁班猛地一拍大腿,眼中迸发出惊人的光彩,那是一种创造者即将挑战极限的狂热,“陛下,您就瞧好吧!”

他转身就走,风风火火,仿佛晚一刻,那尚不存在的观星台就要塌了一般。

曹正淳连忙跟了上去,小心翼翼地问:“鲁大人,咱们……从何处开始?”

“去营造司!”鲁班头也不回,“把宋应星、贾思勰、王祯、李冰……这些家伙全给老夫叫起来!今晚,谁也别想睡!”

曹正淳听着这一串名字,心中更是惊异。这些人,不都是陛下不知从何处寻来的奇人吗?

片刻之后,皇城内一处平日里用来堆放营造材料的巨大空地上,灯火被点得亮如白昼。

数千名宫中工匠、禁卫、杂役被紧急召集于此,一个个睡眼惺忪,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等大事。

鲁班站在一块大青石上,手中没有图纸,只是拿着一根木炭,在地上飞快地勾画着什么。他的身边,围着几个气质各异的人。

宋应星,一身儒衫,却蹲在地上,正拿着几块不同的木料,用指甲掐,用鼻子闻,嘴里念念有词:“宫中库存的这些金丝楠木,养护得不行,内部纤维有些松了,承重不能超过三千斤。这批铁桦木倒是上乘,可用来做主梁……”

农学家贾思勰则从另一角度分析:“陛下要得急,卯榫接口处的润滑,寻常的桐油干得太慢。可以用‘乌桕’的种子榨油,即用即干,还能防虫蛀,后山就有!”

水利大家李冰,则拿着一根长杆,不断测量着地面,计算着风向和地基受力:“此地土质松软,不可起纯木高台。需以巨石为基,深入地下一丈,再以条石垒砌三丈,其上再起木楼,方能保万无一失。老夫算过了,这样最快,也最稳。”

他们几人三言两语之间,一座观星台的选材、地基、结构、乃至细节处理,便已然定了下来。周围那些宫廷的老工匠们听得目瞪口呆,如听天书。

他们建了一辈子房子,从未想过一草一木,一石一土之中,竟还有如此多的门道。

“都听明白了?”鲁班画完最后一笔,站起身,环视一圈,“宋应星,你负责材料甄别与调配!李冰,你带人挖地基!贾思勰、王祯,你们去榨油、处理木料!其余人,按我图纸,分组领料,同步开始加工卯榫部件!”

“喏!”几位大师轰然应诺,立刻带着各自的人手散开。

整个场面,瞬间从一片混乱变得井然有序。

“东边那三百个禁卫,你们力气大,去采石场,把那几块最大的花岗岩给老夫抬过来!”

“西边那群小太监,你们手脚麻利,负责传递工具和茶水,谁敢偷懒,咱家可看着呢!”曹正淳捏着兰花指,声音尖细,却无人敢不当回事。

一时间,空地上号子声、锤打声、锯木声、喝令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疯狂而高效的交响曲。

那些宫廷工匠们,一开始还抱着怀疑的态度,可当他们看到那些由鲁班亲自设计的卯榫结构时,所有人都被镇住了。那些结构精妙绝伦,看似复杂,却能完美契合,严丝合缝,大大减少了安装的时间。

他们更震惊地看到,宋应星只用手一掂,就能报出一根木梁的承重极限,分毫不差。李冰指挥着人挖掘的地基,其深度和角度,都仿佛经过了千百次的计算,精准无比。

这已经不是在建造,这是在创造奇迹!

御书房内,苏毅负手而立,袁天罡和李淳风则在一旁闭目养神。

毛骧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单膝跪地:“陛下,鲁大人已率众开工。其效率……匪夷所思。地基已然挖好,第一层石基正在铺设。”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竟有如此进展?

苏毅嘴角微扬。

又过了一个时辰,毛骧再次出现:“陛下,石基已垒砌至三丈高,所有木质构件全部加工完毕,正在由禁卫营高手用绳索吊装。鲁大人亲自在梁上行走,指挥拼装,如履平地。”

当子时的更鼓即将敲响前一刻,毛骧第三次现身,他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难以掩饰的震撼。

“陛下……观星台……成了。”

苏毅、袁天罡、李淳风三人走出御书房,只见皇城中央,一座崭新的高台拔地而起。

它没有雕梁画栋,通体由原木与青石构成,粗犷而质朴。但它高耸入云,仿佛一柄利剑,直刺夜空。台身笔直,结构稳固,在夜风中纹丝不动,散发着一股与天地争锋的傲然之气。

台下,数千工匠、禁卫瘫坐在地,人人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不可思议。他们看着自己的杰作,仿佛在做梦。

鲁班站在台下,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对着苏毅遥遥一拱手,露出了一个功成身退的笑容。

“陛下,请。”袁天罡对着苏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苏毅当先一步,踏上了通往台顶的阶梯。袁天罡与李淳风紧随其后。

三人登上百丈高台,凛冽的夜风扑面而来,吹得衣袍猎猎作响。整座长安城,连同那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李淳风迫不及待地从怀中取出一个造型奇特的铜盘,上面刻满了星宿度数,开始飞快地测算起来。

而袁天罡,只是负手立于高台边缘,缓缓抬起了头。

子时的更鼓,悠悠敲响。

就在鼓声落下的那一刹那,袁天罡那双半开半阖的眼中,骤然爆射出两道骇人的精光。他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一抹无法掩饰的……惊骇。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它们不是要来……它们……一直都在!”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夜空中的某一个方位,那里,群星璀璨,看似与别处无异。

“陛下,您看那北斗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