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牢深处,阴冷潮湿的空气里混杂着霉味与血腥。

安乐侯的尸体已经僵硬,倚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双目圆睁,仿佛凝固了死前最后的惊恐。

墙壁上,那用鲜血书写的八个大字——【我乃被冤,真凶在内】,笔画扭曲,在昏暗的火把下如同恶鬼的诅咒,触目惊心。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站在一旁,那张向来没有表情的脸上,此刻铁青一片。

天牢,在他的管辖之下,重犯离奇“自尽”,这是抽在他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狄仁杰蹲下身,无视了那股令人作呕的气味,仔细勘查着安乐侯的尸体。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死者发黑的指甲,又看了看他颈部那道浅浅的勒痕。

李元芳站在他身后,眉头紧锁。

“大人,仵作初步验看,是自缢身亡。墙上的血书,也是他自己的血。”

狄仁杰没有起身,视线转向墙上的血字。

“元芳,你看这字。”

他伸手指着那八个字。

“‘我乃被冤’这四个字,笔力尚存,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但从‘真凶’二字开始,笔画变得癫狂、扭曲,最后这个‘内’字,几乎不成形状,更像是一团绝望的涂抹。”

狄仁杰站起身,环视着这间狭小的牢房。

“他不是自杀,是‘被自杀’。”狄仁杰的目光扫过死者发黑的指甲和圆睁的双眼,“你看,这是中了迷心之毒的征兆,神智混乱,任人摆布。真凶是让他亲手写下血书,再伪造自尽的假象。好狠毒,好缜密的手段。”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所有锦衣卫心中一凛。

“真凶算准了我们会查到安乐侯,也算准了他会成为一个完美的罪人。为了不让他有机会在公审时翻供,便用某种手段,逼迫他写下这封血书,然后杀人灭口。”

狄仁杰的目光最终落在毛骧脸上。

“这封血书,不是他的遗言,是他留下的最后一道线索,也是……一声无声的悲鸣。”

毛骧的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入皇宫。

御书房内,苏毅听完汇报,脸上毫无波澜。

他没有震怒,也没有斥责锦衣卫的失职,只是平静地转动着拇指上的玉扳指。

那份超乎寻常的冷静,反而让前来禀报的毛骧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片刻后,苏毅开口。

“传狄仁杰。”

当狄仁杰再次站在御书房时,苏毅挥退了左右。

“看来,我们钓到了一条小鱼,却惊动了后面的巨鳄。”

苏毅从龙椅上起身,走到狄仁杰面前。

“一条甘心赴死的弃子,一个能将手伸进锦衣卫天牢的黑影。这盘棋,比朕想的还有趣。”

狄仁杰躬身。

“臣,有负陛下所托。”

“不。”

苏毅伸手,扶住了他。

“你做得很好。你让朕看清了,这长安城的水面下,究竟藏着多少污泥。朕不管那巨鳄是谁,官居何位,哪怕是朕的至亲,你,继续给朕查下去!”

苏毅将那枚玄铁令牌,亲自按入狄仁杰的掌心,力道沉稳。“放手去查,朕,便是你最大的靠山。无论是谁,杀无赦!”

这四个字,比任何赏赐和许诺都更有力量。

狄仁杰紧紧握住令牌,那份冰冷的触感,瞬间驱散了他心中所有的疑虑和顾忌。

“臣,遵旨!”

从皇宫出来,狄仁杰的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他立刻找到了李元芳。

“元芳,兵分两路。”

“你,带人去查安乐侯入狱后,所有接触过他的人。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狱卒、伙夫、杂役,一个都不要放过。”

李元芳重重点头。

“那大人您呢?”

狄仁杰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我,去见一个人。”

夜色如墨。

东厂衙门,比白日里更显阴森。

狄仁杰孤身一人,递上名帖,被一名小番子引着,穿过重重庭院,来到一处幽静的花厅。

曹正淳早已等候在此,他没有穿那身刺眼的官袍,只着一件寻常的黑色绸衫,正慢条斯理地为一盆兰花浇水。

“狄大人,深夜到访咱家这腌臜地,可是有什么要事?”

曹正淳放下水壶,用丝帕擦了擦手,阴柔的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狄仁杰开门见山。

“曹都督,我想请你帮忙,查一查宫里。”

曹正淳的动作一顿,笑容更盛。

“宫里?狄大人有‘如朕亲临’金牌在手,哪里去不得?”

“有些地方,锦衣卫的刀好用,但不如东厂的耳朵好用。”

狄仁杰的语气很平静。

“我要查的,不是宫殿,是人。特别是那些常年伺候在各宫贵人身边的宦官、宫女。他们的关系网,他们的过往,甚至他们每日倒掉的泔水,我都要知道。”

曹正淳转过身,一双细长的眼睛在狄仁杰身上打量。

“狄大人的胃口,不小啊。”曹正淳细长的眼睛眯起,像是在评估一件有趣的玩物。“查宫里的宦官宫女,这可是往咱家的饭碗里伸筷子。不过……”

他话锋一转,阴柔一笑:“既然是陛下的旨意,咱家自当效劳。只是得提醒狄大人,这宫里的井,尤其是太后娘娘的住处,水深不见底,可别鱼没钓到,自己成了井中亡魂。”

狄仁杰没有回应他的暗示,只是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多谢曹都督提醒。”

就在狄仁杰与曹正淳在东厂密谈之时,李元芳那边已然有了突破。

他几乎是将天牢翻了个底朝天,从上百名相关人员中,终于筛查出一条关键线索。

安乐侯“自尽”前,最后一次送饭的小狱卒,曾与他有过一次远超规定时间的短暂接触。

而那名小狱卒,就在安乐侯死后,便以家中有急事为由告假,从此人间蒸发。

李元芳立刻下令,全城张贴海捕文书,全力搜捕此人。

就在他布置好一切,准备亲自带队追踪时,一名东厂的番役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脸色惨白。

“李将军!不必找了!”

那番役的声音尖利而惊恐。

“人……人找到了!”

“在哪?”李元芳心中一紧。

番役咽了口唾沫,声音因恐惧而变得尖锐:“人……人找到了,就在宫里!”李元芳心中猛地一沉,追问:“宫里何处?!”

那番役嘴唇哆嗦着,几乎是用气音说出了一个足以让天地变色的地方:“……永福宫 ……后院的枯井里。”